渗透泵控释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072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崩解剂的膨胀性片芯的单室渗透泵控释片,所述崩解剂的种类和用量应当能够将包裹半透膜后的片芯的体积在该药品标准中释放度测定最末时间点时至少膨胀到原始体积的130%,优选至少膨胀到原始体积的140%。所述崩解剂包括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预胶化淀粉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克服普通半透膜长期储存后的老化现象,保持释放性能长期稳定。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单室型渗透泵控释片长期贮存后释放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含有崩解剂的膨胀性片芯。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崩解剂用于改善单室型渗透泵控释片长期贮存后释放性能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渗透泵控释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有崩解剂的膨胀性片芯的单室渗透泵控释片,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技术介绍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系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一类制剂。口服渗透泵控释片以其独特的释药方式和稳定的释药速率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渗透泵制剂, 是迄今口服控释制剂中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有单室渗透泵控释片和双室或多室(推挽式)渗透泵控释片,其主要区别在于单室渗透泵由单层片芯组成,药物及辅料均匀分布在片芯内部,其释药动力主要来源于半透膜内外的渗透压差;而双室或多室渗透泵的片芯一般由含药层和助推层组成,助推层不含药物,其释药动力除了渗透压差外,更主要的驱动力来源于水分渗入片芯后使助推层中的膨胀性物质吸水膨胀产生的推力。单室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包含药物和促渗透剂,外包一层控速半渗透膜,然后用激光在片芯包衣膜上开一个或多个释药小孔,口服后胃肠道的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形成药物的饱和溶液或混悬液,加之高渗透压辅料溶解,使膜内外存在大的渗透压差,将药液以恒定速率压出释药孔,直到片芯药物溶尽。单室渗透泵控释片中如果采用目前常用的半透膜材料,例如醋酸纤维素(CA)/聚乙二醇(PEG),制备的渗透泵型控释片,在刚制备好的一段时间内,其释放性能良好,然而储存一段时间后,其释放性能开始下降,储存时间越长,下降越明显,往往在药品规定的有效期(一般两年左右)的后半期,释放性能明显下降,甚至可能在出厂两年后根本就无法释放出药物来。分析原因,是因为成膜材料中含有增塑剂聚乙二醇(PEG),同时兼具增塑剂及致孔剂这两种作用,一方面由于具有增塑作用,在放置的过程中导致纤维素类半透膜发生紧致,另一方面,会不断与纤维素类膜骨架分子发生结合,从而减少在释放过程中的溶解比例,使致孔作用降低,造成膜通透性进一步下降,使释放变慢。分子量较低的PEG由于熔点较低,热稳定性更差,老化更快。由于单室渗透泵控释片不具有双室渗透泵控释片的助推层,药物的释放完全靠水分渗入半透膜后产生渗透压来把药物从小孔中挤出,半透膜的老化对其释放性能的影响非常大。为了克服半透膜老化带来的释放下降,往往需要过量投料,才能保证有效期内的释放达标。另外由于片芯主要由可溶性成分组成,随着内容物的不断溶解,片芯内部也缺乏有效的支撑,在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下,容易受挤压产生突释。崩解剂系指加入片剂中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包括传统崩解剂如干淀粉、微晶纤维素、海藻酸及钠盐、泡腾酸-碱系统,以及较新的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一般认为,崩解剂应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吸水后能膨胀。崩解剂是常用的片剂辅料,除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如口含片、舌下片和植入片外,一般均需加入崩解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由于半透膜老化而导致药物释放下降、末点释放残留增加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药品有效期内不受储存时间限制而始终保持稳定的释放性能的单室渗透泵型控释片,专利技术思路和特点在于利用崩解剂良好的吸水性能以及吸水后能膨胀的特性,使用了含有崩解剂的片芯,片芯遇水具有膨胀性,使得半透膜发生适当的形变,抵消了半透膜的老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目前常用的半透膜材料,例如采用醋酸纤维素+聚乙二醇为成膜材料的膜,由于聚乙二醇在放置过程中会不断与醋酸纤维素结合促进膜老化,造成膜通透性降低。本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意外地发现含有崩解剂的片芯,吸水后会明显膨胀,体积变大,使半透膜得到片芯的支撑,厚度变薄,透水微孔的孔径变大,通透性变好,补偿了膜老化产生的通透性下降,从而使得中后期释放速度基本恒定,末期残留小。尤其是对于单层(单室)渗透泵片而言,由于没有助推层的推动力,药物释放完全靠扩散,因而对膜老化导致的通透性下降非常敏感。 不含崩解剂的普通单室型渗透泵控释片在水中浸泡后,由于渗透压活性物质(例如乳糖、蔗糖、氯化钠等)吸水产生的渗透压对半透膜起到支撑作用,整个渗透泵控释片的体积会有一定程度的膨胀。然而我们研究后发现,由于相对来说渗透压产生的膨胀力不够大,因而这种膨胀作用比较弱。一方面控释片的体积膨胀程度较小,一般只能膨胀到初始体积的110 125%,也就是增大10% 25%,无法把半透膜撑到足够薄,也就无法充分补偿膜老化产生的通透性下降;另一方面,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半透膜不断老化,膜的紧致程度不断增加,仅靠渗透压支撑的体积膨胀的程度随之进一步明显减小,根本无法补偿膜老化产生的通透性下降,因此尽管普通单室型渗透泵控释片在水中浸泡后有一定的膨胀,但是依然不能克服半透膜老化产生的通透性下降,必须采用能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膨胀作用的膨胀材料才能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不受储存时间限制而始终保持稳定的释放性能。崩解剂在片剂中应用最多,是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除了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以外,一般的片剂中都加入崩解剂。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性,能够瓦解片剂的结合力,使片剂从一个整体的片状物裂碎成许多细小的颗粒,实现片剂的崩解,所以十分有利于片剂中主药的溶解和吸收。常用的崩解剂主要有以下几种(I)淀粉,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崩解剂,吸水膨胀率为186%左右。(2)羧甲基淀粉钠(CMS-Na),吸水后可膨胀至原体积的300倍(有时出现轻微的胶粘作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崩解剂,其在普通制剂中用量一般为1% 6%。(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吸水膨胀率在500 % 700% (取代基占10% 15%时),其在普通制剂中一般用量为20Z0 5%。(4)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又称交联聚维酮,C-PVP),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会出现高黏度的凝胶层,因而其崩解性能十分优越。进口 C-PVP溶胀后的体积可达原体积的180%以上,国产的稍差,溶胀后的体积只能达到原体积的120%左右。(5)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不溶于水,但能吸收数倍于本身重量的水而膨胀,所以具有较好的崩解作用,例如旭化成的Kiccolate ND-2HS,吸水后膨胀度为16. 5cm3/g ;当与羧甲基淀粉钠合用时,崩解效果更好,但与干淀粉合用时崩解作用会降低。(6)预胶化淀粉,是新型多功能药用辅料,英、美、日以及我国的《药典》中均已收载,一般指的是部分预胶化的淀粉,严格控制了预胶化率,保留了部分的直链淀粉,具有崩解性,同时有流动性和可压性,具有粘合和崩解两种功能,例如卡乐康的善达(Starch1500)就是部分预胶化淀粉的代表产品,膨胀度为7.0cm3/g。上述崩解剂均可以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膨胀作用,适合作为膨胀材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不受储存时间限制而始终保持稳定的释放性能。其中,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膨胀能力最强,尤其适合本专利技术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室型渗透泵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裹在片芯上的半透膜,其特征是片芯为含有崩解剂的膨胀性的片芯。由于不同崩解剂吸水后膨胀的能力不同,崩解剂在片芯中的重量百分比越大时片芯膨胀的倍数也越大,不同的半透膜变形性也不同,因此本专利技术在选择崩解剂的种类和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崩解剂种类和用量以及半透膜的种类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一般而言,崩解剂的种类和用量应当能够将包裹半透膜后的片芯的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室型渗透泵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裹在片芯上的半透膜,其特征是片芯为含有崩解剂的遇水膨胀性片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庆伟刘全志杨文斌狄媛吕玉珠唐亚坤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