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34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包括片体和片脚,片体和片脚通过筋条连接,其特征在于:筋条与片体连接的内筋部位设计成横截面为燕尾形状的燕尾,燕尾的最小宽度尺寸大于筋条的厚度尺寸,燕尾的两只脚背向片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换向片的筋条内筋部位的截面积,使换向器产品可以承受更大的点焊电流,使点焊工艺稳定,同时也增加了换向片与换向器电木粉之间的结合力,提高换向器的超速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换向器的换向片。
技术介绍
传统换向器的一种换向片,它的结构是这样的包括片体和片脚,片体和片脚通过筋条连接,筋条的厚度统一并较窄。上述换向片的不足是换向器产品较难承受大的点焊电流,直接影响电机厂对换向器产品的正常点焊工艺;另外,换向片与换向器电木粉之间的结合力有限,换向器的超速性能不能有进一步的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点焊工艺稳定、提高换向器超速性能的换向器换向片。 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包括片体和片脚,片体和片脚通过筋条连接,其特征在于筋条与片体连接的内筋部位设计成横截面为燕尾形状的燕尾,燕尾的最小宽度尺寸大于筋条的厚度尺寸,燕尾的两只脚背向片体。换向片由成型拉拔铜材冲制形成。上述技术方案的换向器换向片,首先是增加了换向片筋条内筋部位的截面积,使点焊工艺稳定,其次,内筋部位的倒燕尾设计增加了换向片与换向器电木粉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换向器的超速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由成型拉拔铜材冲制形成,包括片体I和片脚4,片体I和片脚4通过筋条3连接,筋条3与片体I连接的内筋部位设计成横截面为燕尾形状的燕尾2,燕尾2的最小宽度尺寸大于筋条3的厚度尺寸,燕尾2的两只脚背向片体I。本技术的换向片,由于增加了筋条内筋部位的截面积,换向器产品能较好地承受大的点焊电流,使点焊工艺稳定,另外内筋部位的倒燕尾设计增加了换向片与换向器电木粉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换向器的超速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包括片体和片脚,片体和片脚通过筋条连接,其特征在于筋条与片体连接的内筋部位设计成横截面为燕尾形状的燕尾,燕尾的最小宽度尺寸大于筋条的厚度尺寸,燕尾的两只脚背向片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其特征在于换向片由成型拉拔铜材冲制形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包括片体和片脚,片体和片脚通过筋条连接,其特征在于筋条与片体连接的内筋部位设计成横截面为燕尾形状的燕尾,燕尾的最小宽度尺寸大于筋条的厚度尺寸,燕尾的两只脚背向片体。本技术增加了换向片的筋条内筋部位的截面积,使换向器产品可以承受更大的点焊电流,使点焊工艺稳定,同时也增加了换向片与换向器电木粉之间的结合力,提高换向器的超速性能。文档编号H01R39/04GK202759138SQ20122050793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阮志伍, 阮金雨, 李道德, 黄小红 申请人:瑞安市博宇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包括片体和片脚,片体和片脚通过筋条连接,其特征在于:筋条与片体连接的内筋部位设计成横截面为燕尾形状的燕尾,燕尾的最小宽度尺寸大于筋条的厚度尺寸,燕尾的两只脚背向片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志伍阮金雨李道德黄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博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