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灯只能改变远光灯到近光灯并不能调节车灯光线强度的问题。本装置包括蓄电池与车灯串联组成的车灯电路,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并与内部设定值进行比对判断输出信号的控制器、用于采集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检测单元和串联在车灯电路中的车灯控制电阻,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有光线检测单元,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车灯控制电阻的控制端。该装置可以完成自动调节车灯的亮度,使夜间行车更加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电子
,涉及一种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灯具在汽车行驶安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灯光包括远光灯、近光灯、雾灯等等,各种车灯在驾驶员操作调节下工作,但是在实际行驶中,并不是所有驾驶员都按照规则使用汽车灯具,特别是在夜间驾驶时,经常出现对面车辆开着非常亮的远光灯快速行驶过来,而远光灯的光线太强导致很多驾驶员因为无法躲避强烈的灯光而造成事故。为此,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010103576. 2的远光灯自动变近光灯安全行车装置,该装置将近光灯开关跟远光灯开关并联,将近光灯开关与近光灯串联,远光灯开关跟光传感器开关串联,而光传感器开关和另外一边分别跟远光灯跟近光灯串联,远光灯跟近光灯构成一个并联电路,最后跟汽车电瓶构成整个回路,通过光传感器感应对面汽车车灯发出的光来连通电路控制光传感器开关的连接状况。该装置可以实现在感应到对面车辆的灯光后本车辆自动从远光灯改变为近光灯。·该装置虽然能根据对面车辆的灯光光线使车辆的远光灯自动变成近光灯,即改变远光灯到近光灯实现光线距离的变化,但是对于光线的强度并未进行调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该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能够通过感应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车灯亮度,使车辆行驶适应当前的道路状况,更加安全和更具有实用性。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该装置包括蓄电池与车灯串联组成的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并与内部设定值进行比对判断输出信号的控制器、用于采集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检测单元和串联在车灯电路中的车灯控制电阻,所述的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有光线检测单元,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车灯控制电阻的控制端。光线检测单元检测到外部的光线强度,并根据不同光线强度产生不同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接收到采集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后,把光线强度电流信号与控制器内部的设定值进行比对判断处理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给车灯控制电阻,使车灯控制电阻改变阻值,从而改变车灯电路里的电流。在上述的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中,所述的车灯控制电阻为数字变阻器,上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数字变阻器的数字控制端,所述的数字变阻器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的数字变阻器的输出端连接车灯。数字变阻器具有可用数字信号来控制和手动控制改变阻值的功能,并且自身带有按钮、操作方便。在上述的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在上述的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中,所述的光线检测单元为四个,所述的四个光线检测单元两两分别设置在左大灯和右大灯旁。四个光线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光线强度更加准确,并且可以全方位的检测当前路况的光线强弱信息。在上述的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中,所述的光线检测单元为光感应器。光感应器可以采集外界光线的强度,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度产生不同强度的电流信号。在上述的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中,所述的光线检测单元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可以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度改变阻值,从而输出不同强度的电流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是采用单片机为核心,通过采集到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来改变车灯控制电阻的阻值,从而改变车灯电路的电流,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对车灯亮度的调节。2、本技术结构简单,连接结构清晰,通过光传感器、单片机和数字变阻器,就可以完成自动调节车灯的亮度,使夜间行车更加的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光感应器一 ;2、光感应器二 ;3、光感应器三;4、光感应器四;5、单片机;6、数字变阻器;7、车灯;8、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包括蓄电池8与车灯7串联组成的车灯电路,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并与内部设定值进行比对判断输出信号的控制器、用于采集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检测单元和串联在车灯电路中的车灯控制电阻。控制器包括单片机5,光线检测单元为四个光感应器分别为光感应器一 I、光感应器二 2、光感应器三3和光感应器四4,车灯控制电阻为数字变阻器6,数字变阻器6为型号D s 1668电子数字变阻器,有三种标准阻值;IOkQ、50kQ及IOOkQ它可以用手动控制,也可用数字信号控制,自身带有按钮、操作方便。光感应器一 I和光感应器二 2设置在车辆左边的车灯7旁,光感应器三3和光感应器四4设置在车辆右边的车灯7旁,单片机5的输入端连接有这四个光感应器,单片机5的输出端连接数字变阻器6的控制端,数字变阻器6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8,数字变阻器6的输出端连接车灯7。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打开车灯7后,本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开始工作,光感应器一 I和光感应器二 2米集车辆左边的环境光线强度信号,光感应器三3和光感应器四4采集车辆右边的环境光线强度信号,这里也可以采用光敏电阻来实现。光感应器根据光线强度的大小,输出的不同的电流信号。当外界的光线较强时,光感应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较强,反之,则光感应器输出的电流信号较弱。单片机5设有相应的输入端,单片机5通过输入端接收四个光感应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单片机5选择四个电流信号里的最弱电流信号与单片机5内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单片机5得出当前路况环境应当使用的光线强度,并生成光线强度控制信号,单片机5将光线强度控制信号发送给数字变阻器6,数字变阻器6根据光线强度控制信号,改变自己的阻值大小来控制蓄电池8和车灯7之间的电流,使车灯7发出的光线强度变强或者变弱。上述操作,最好在驾驶员选择远光灯模式下进行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 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光感应器一 I、光感应器二 2、光感应器三3、光感应器四4、单片机5、数字变阻器6、车灯7、蓄电池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该装置包括蓄电池(8)与车灯(7)串联组成的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并与内部设定值进行比对判断输出信号的控制器、用于采集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检测单元和串联在车灯电路中的车灯控制电阻,所述的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有光线检测单元,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车灯控制电阻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灯光感自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光感自动调节安全行车装置,该装置包括蓄电池(8)与车灯(7)串联组成的车灯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采集的光线强度电流信号并与内部设定值进行比对判断输出信号的控制器、用于采集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检测单元和串联在车灯电路中的车灯控制电阻,所述的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有光线检测单元,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车灯控制电阻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抒,王纯,周大永,刘卫国,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