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490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包括坡道(1)、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楼层(2)和连接所述楼层(2)的竖向构件(3),层与层之间的所述楼层(2)通过所述坡道(1)连接;所述楼层(2)的一侧设置有停车位(4),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5),相邻的两层所述楼层(2)上的车道(5)所在的位置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可以建在几乎所有的现有地面停车场上,使停车位数倍增加,且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可自由组合、通用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逐渐增多,对停车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的地面停车场规划面积狭小,一般为一排停车位、一条进出通道的结构布置,受城市土地价格昂贵以及土地规划的影响,停车场占地面积很难得到扩充。普通自走式立体停车场占地面积过大,不适用于狭窄场 地;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虽可用于狭窄场地,但机构复杂、造价昂贵、存取车操作费时、维修成本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建于现有地面停车场、结构简单、拆装容易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包括坡道、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楼层和连接所述楼层的竖向构件,层与层之间的所述楼层通过所述坡道连接;所述楼层的一侧设置有停车位,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相邻的两层所述楼层上的车道所在的位置相反。在本技术所述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中,所述车道为单车道,所述单车道的两侧分设有所述坡道,所述坡道为单车道。在本技术所述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中,所述车道为双车道,所述双车道的一侧设有所述坡道,所述坡道为双车道。在本技术所述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中,所述楼层由多个结构模块拼接而成,多个所述结构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中,所述结构模块和所述竖向构件为钢构件。在本技术所述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中,所述楼层的侧边设置有护栏。实施本技术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坡道与楼层是两个不同的模块,安装时只需用紧固件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即可,十分方便。相邻两侧上的车道的位置是错位设置的,可以保证坡道直接与每个楼层的车道相连通,行车方便,同时也简化了坡道的结构。本技术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可安装在只有一排停车位、一条进出通道的现有狭窄地面停车场地上,使停车位数倍增加。本技术的停车场也可任意组合,适用于不同面积的露天停车场,能实现多层存取、层间行走,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可自由组合、通用性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单车道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的偶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单车道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的奇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单车道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的主视图;图4是双车道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的偶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双车道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的奇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双车道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6所示,本技术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包括坡道I、楼层2和竖向构件3。其中,楼层2的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竖向构件3连接在楼层2与楼层2之间,起到支撑的作用。坡道I与楼层2连接,上下的楼层2通过坡道I连通。坡道I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等,本实施例红在哪个的坡道I为螺旋状的。楼层2可以由多个结构模块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的结构模块为钢构件,多个结构模块拼接后通过紧固件连接,竖向构件3也可以采用钢构件。楼层2和坡道I都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施工现场将两者拼接即可,钢构件的安装方便,同时拆装容易。每个楼层2都设有停车位4和车道5,停车位4和车道5相对设置,并且相邻的两层楼层2上的车道5所在的位置是相反的,例如将奇数楼层2的停车位4设置在内侧,将偶数层的停车位4设置在外侧。相邻两侧上的车道5错位设置可以保证坡道I直接与每个楼层2的车道5相连,行车方便,同时也简化了坡道I的结构。本技术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可安装在只有一排停车位、一条进出通道的狭窄地面停车场地上,使停车位数倍增加。本技术停车场也可任意组合,适用于不同面积的露天停车场,能实现多层存取、层间行走,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可自由组合、通用性好。进一步的,楼层2上的车道5可以单车道也可以是双车道。如图I-图3所示,当车道5为单车道时,单车道的两侧都设有坡道1,一边的坡道I用于进车,另一边的坡道I用于出车。如图4-图6所示,当车道5为双车道时,在双车道的一侧设置坡道I即可,坡道I也为双车道。上述单车道和双车道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汽车在多个楼层2之间的自由行走,具体选用哪种方式可根据场地的大小决定。进一步的,楼层2的侧边设置有护栏6,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1)、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楼层(2)和连接所述楼层(2)的竖向构件(3),层与层之间的所述楼层(2)通过所述坡道(1)连接;所述楼层(2)的一侧设置有停车位(4),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5),相邻的两层所述楼层(2)上的车道(5)所在的位置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坡道(I)、至少两层平行设置的楼层(2 )和连接所述楼层(2 )的竖向构件(3 ),层与层之间的所述楼层(2 )通过所述坡道(I)连接;所述楼层(2)的一侧设置有停车位(4),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车道(5),相邻的两层所述楼层(2 )上的车道(5 )所在的位置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狭窄场地非能动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5)为单车道,所述单车道的两侧分设有所述坡道(I ),所述坡道(I)为单车道。3.根据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晏彭玉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