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506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架,包括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导轨和若干导座,所述立杆包括长管以及接头管,两根所述长管的端部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管连接,所述长管和接头管的四周侧壁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长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接头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匹配以使所述接头管与所述长管套接,所述第一侧壁的断面轮廓呈朝向对侧所述第一侧壁的拱形,因此可以提高整个立杆的受压强度。高整个立杆的受压强度。高整个立杆的受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爬架。

技术介绍

[0002]立杆是工程施工工程的组成部分,是立起来的杆。立杆负责整个爬架的承重,因此对其强度有一定要求。目前的立杆主要是矩形管,矩形管的侧壁开孔用于安装爬架的其他结构,开孔的侧壁经常受压,目前的矩形管中,此侧壁是平板状,强度并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爬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爬架,包括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导轨和若干导座,所述立杆包括长管以及接头管,两根所述长管的端部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管连接,所述长管和接头管的四周侧壁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长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接头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匹配以使所述接头管与所述长管套接,所述第一侧壁的断面轮廓呈朝向对侧所述第一侧壁的拱形,所述长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一排第一安装孔。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与两个弧形部和位于两个所述弧形部中间的中心平板部,两个所述弧形部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所述长管的所述中心平板部上开设一排所述第一安装孔。
[0006]优选地,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位置通过弧形转角过渡。
[0007]优选地,所述接头管的一端形成有自所述第二侧壁向对侧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切削形成的倒角,以便于将所述接头管套入所述长管内。<br/>[0008]优选地,所述长管的所述中心平板部在靠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两端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间隔均匀排布一排所述第一安装孔;
[0009]所述接头管的所述中心平板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接头管套入所述长管端部并使所述长管的第二安装孔与接头管伸入所述长管的第三安装孔对齐后,可通过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配合的螺栓将所述接头管与所述长管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长管的所述中心平板部在靠两端的位置还分别开设有焊接孔,所述接头管套入所述长管的端部内后可通过所述焊接孔将所述长管与所述接头管焊接固定。
[0011]优选地,一排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长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排布。
[0012]优选地,所述长管和所述接头管是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通过挤压方式一体成型。
[0013]本技术的爬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立杆是由接头管连接长管实现,接头管、长管的四周侧壁中容易受压的第一侧壁呈拱形,因此可以提高整个立杆的受压强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长管与接头管组装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长管与接头管组装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长管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1]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0022]本实施例的铝合金立杆的爬架,包括脚手板、连接板、翻板、铝合金立杆、防护网框、连接构件、动力系统以及导轨和若干导座,脚手板、连接板、翻板、防护网框、连接构件、动力系统以及导轨和若干导座,这些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新型中关于这些结构的设置与常见的上述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改进点主要集中在立杆上。
[0023]参考图1

2,所述立杆包括长管1以及接头管2,所述长管1和所述接头管2是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通过挤压方式一体成型。
[0024]其中,两根所述长管1的端部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管2连接,比如说长管1与接头管2套接,长管1与接头管2套接之后可以采用焊接和/或螺栓固定,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焊接和螺栓固定方式。
[0025]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接头管2可同时与两根长管1的端部套接以连接两根长管1。比如本实施例中接头管2同时套接在两根长管1的端部内,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头管2还可同时套接在两根长管1的端部外。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管2的四周侧壁与所述长管1的四周侧壁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实现长管1以及接头管2的套接。所述长管1和接头管2的四周侧壁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参考图2

3,长管1和接头管2的四周侧壁均是有上下侧壁和左右侧壁组成,一对第一侧壁即是左右侧壁,一对第二侧壁即是上下侧壁。所述长管1的所述第一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一排第一安装孔101,所述长管1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接头管2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匹配以保证所述接头管2与所述长管1套接。
[0027]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强度,长管1和接头管2的所述第一侧壁的断面轮廓均是呈朝向对侧所述第一侧壁的拱形。因为长管1和接头管2的四周侧壁的形状是一致的,所以下面仅以长管1为例进行描述。
[0028]参考图3,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与两个弧形部和位于两个所述弧形部中间的中心平板部,两个所述弧形部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位置通过弧形转角过渡。
[0029]所述长管1的所述中心平板部上开设一排所述第一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架,包括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导轨和若干导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包括长管以及接头管,两根所述长管的端部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管连接,所述长管和接头管的四周侧壁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侧壁,所述长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接头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相同且尺寸匹配以使所述接头管与所述长管套接,所述第一侧壁的断面轮廓呈朝向对侧所述第一侧壁的拱形,所述长管的所述第一侧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一排第一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与两个弧形部和位于两个所述弧形部中间的中心平板部,两个所述弧形部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所述长管的所述中心平板部上开设一排所述第一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位置通过弧形转角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管的一端形成有自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晏吕光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