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34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落架,包括下支架(1),所述下支架(1)的中间位置向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架(2),下支架(1)的两端向上分别对称设有一个凸块(4),所述下支架(1)的两端凸块(4)内侧分别套有一个第一减震皮圈(3),两个上支架(2)之间的下支架(1)上套有一个第二减震皮圈(5);所述下支架(1)为长方体,底面为细长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长期使用之后,不易变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ー种飞行器上的装置,尤其是涉及ー种起落架
技术介绍
在警察办案时,在局部地区发生事件或案件时,地面巡逻车到现场不能够对全方位环境进行评估时,可以使用警用无人机对底面进行拍摄等,但是一般需要使用该无人机的环境都比较恶劣,经常使用之后,无人机的起落架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警用无人机的起落架在长期使用之后易坏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起落架,包括下支架I,所述下支架I的中间位置向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架2,下支架I的两端向上分别对称设有ー个凸块4,所述下支架I的两端凸块4内侧分别套有ー个第ー减震皮圈3,两个上支架2之间的下支架I上套有ー个第二减震皮圈5 ;所述下支架I为长方体,宽为I I. 2臟,长为190 220mm,高为18 22臟。本技术起落架,所述上支架2为弧形,两个上支架2之间连接有两个加强销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在下支架上设有三个减震皮圈,在降落时能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下支架的底面为细长形,保证了其不易变形,不易损坏。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參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I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ー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ー个例子而已。如图I所示的起落架,包括下支架1,所述下支架I的中间位置向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架2,下支架I的两端向上分别对称设有ー个凸块4,所述下支架I的两端凸块4内侧分别套有ー个第一减震皮圈3,两个上支架2之间的下支架I上套有ー个第二减震皮圈5 ;所述下支架I为长方体,宽为I I. 2mm,长为190 220mm,高为18 22mm。所述上支架2为弧形,两个上支架2之间连接有两个加强销6。本技术由于在下支架上设有三个减震皮圈,在降落时能起到减震的作用,而下支架的底面为细长形,保证了其不易变形,不易损坏。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 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口 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落架,包括下支架(1),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架(1)的中间位置向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架(2),下支架(1)的两端向上分别对称设有一个凸块(4),所述下支架(1)的两端凸块(4)内侧分别套有一个第一减震皮圈(3),两个上支架(2)之间的下支架(1)上套有一个第二减震皮圈(5);所述下支架(1)为长方体,宽为1~1.2mm,长为190~220mm,高为18~2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落架,包括下支架(1),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架(I)的中间位置向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架(2),下支架(I)的两端向上分别对称设有ー个凸块(4),所述下支架(I)的两端凸块(4)内侧分别套有ー个第一减震皮圈(3),两个上支架(2)之间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公安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