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一种装配在汽车上的后副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车辆舒适性、操控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连杆形式等新结构形式的后独立悬架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采用纵臂和上下摆臂的多连杆后独立悬架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对后副车架的刚度、强度、模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使用的后副车架无法全面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刚度高、强度大、集成度高的,适用于多连杆形式后独立悬架 的后副车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框型的后副车架本体,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有后副车架前板、后副车架后板、后副车架上板、后副车架下板,所述后副车架前板和所述后副车架后板焊接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后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后副车架下板焊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左右两侧为竖立式,左右两侧的上部连通;所述的第二空腔为横向式,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在交接处相互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空腔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空腔下部的外壁通过两条加强撑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外壁与加强撑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空腔外壁的下部,所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副车架,包括有框型的后副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有后副车架前板、后副车架后板、后副车架上板、后副车架下板,所述后副车架前板和所述后副车架后板焊接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后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后副车架下板焊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左右两侧为竖立式,左右两侧的上部连通;所述的第二空腔为横向式,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在交接处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包括有框型的后副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本体包括有后副车架前板、后副车架后板、后副车架上板、后副车架下板,所述后副车架前板和所述后副车架后板焊接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后副车架上板和所述后副车架下板焊接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左右两侧为竖立式,左右两侧的上部连通;所述的第二空腔为横向式,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在交接处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空腔下部的外壁通过两条加强撑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外壁与加强撑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空腔外壁的下部,所述第二空腔下部外壁与加强撑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二空腔后端的下部,所述加强撑杆连接成斜向支撑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外壁与加强撑杆的连接点位于左右两侧相对面的外壁。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上部焊接有后副车架前后板左连接管和后副车架前后板右连接管,所述后副车架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因放,李智,张德军,韦文杰,王芳,张学明,李龙飞,梁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