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翻转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15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配件,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客车翻转座椅。针对目前翻转座椅中卡位之间不存在缓冲装置,位置变换速度过快,乘坐舒适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侧板、还包括有坐垫,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一端固定于铰链处,另一端固定于垂直部内壁,阻尼装置呈倾斜状态。从而只需要做简单的结构改造,就可以实现翻转座椅的缓冲式翻转,提高了座椅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广泛适用于车、船等翻转座椅使用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座椅,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客车翻转座椅
技术介绍
翻转座椅是指在使用时,背部可以向后倾斜,以铰链为轴转动的座椅。这种 椅子由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靠背与座位之间的相对位置,所以被广泛使用在轨道车辆中,特别是单次使用时间较长的客车当中,乘客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靠背与座位之间的角度,从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提高乘坐的舒适度。但是,目前的翻转座椅一般都是采用卡位的方式,即设定几个常用的相对位置,乘客在调整中,快速在两个位置之间转换,两个位置之间不存在缓冲,位置转换中容易吓一跳,降低了翻转座椅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翻转座椅中卡位之间不存在缓冲装置,位置变换速度过快,乘坐舒适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侧板、所述座椅侧板上部凸起形成座椅靠背安装凸起,所述座椅侧板下部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靠背安装凸起与楔形顶端之间形成凹陷的坐垫安装槽;还包括有与靠背安装凸起配合的座椅靠背;还包括有坐垫,所述坐垫呈L形,由支架及软垫部分构成,所述坐垫的水平部与垂直部相交,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水平部沿水平向与垂直部相交后继续延伸,形成与坐垫安装槽匹配的安装部,还包括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一端固定于铰链处,另一端固定于垂直部内壁,阻尼装置呈倾斜状态。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平部内还设置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一端固定于铰链处,另一端固定于水平部内壁,阻尼装置呈倾斜状态。本技术通过在垂直部也就是乘坐时与乘客背部接触的相应位置设置阻尼装置,从而当乘客用力压坐垫的垂直部时,阻尼装置受到力的作用,产生形变,并且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具有了恢复静置状态,也就是倾斜状态的趋势,从而与压力形成相互的作用力,实现缓慢翻转的技术效果,方便了乘客的使用,提高了使用的舒适度。同时,本技术还进一步在水平部设置了阻尼装置,从而当乘客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譬如坐下时,由于力的作用使阻尼装置发生形变,在阻尼装置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乘坐舒适感。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只需要做简单的结构改造,就可以实现翻转座椅的缓冲式翻转,提高了座椅的使用舒适度,可以广泛适用于车、船等翻转座椅使用领域。附图说明图I为客车翻转座椅示意图;其中I-侧板、11-安装凸起、12-楔形、13-安装槽、2-座椅靠背、3-坐垫、31-水平部、32-垂直部、33-安装部、4-铰链、51、52-阻尼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I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侧板I、所述座椅侧板I上部凸起形成座椅靠背安装凸起11,所述座椅侧板I下部为上宽下窄的楔形12,所述靠背安装凸起11与楔形12顶端之间形成凹陷的坐垫安装槽13 ;还包括有与靠背安装凸起配合的座椅靠背2 ;还包括有坐垫3,所述坐垫3呈L形,由支架及软垫部分构成,所述坐垫3的水平部31与垂直部32相交,并通过铰链4连接,所述水平部31沿水平向与垂直部32相交后继续延伸,形成与坐垫安装槽匹配的安装部33,还包括有阻尼装置51,所述阻尼装置51 —端固定于铰链4处,另一端固定于垂直部32内壁,阻尼装置51呈倾斜状态。乘客乘坐时,背部靠在坐垫3的垂直部32上,需要压低靠背时,向后施力,此时由于阻尼装置51受到人背部的力量,发生形变,此时坐垫垂直部32向后运动,而阻尼装置51的弹性势能造成一个与人作用力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抵消掉一部分作用力,形成缓冲,增加位置转换时的舒适度。实施例2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侧板I、所述座椅侧板I上部凸起形成座椅靠背安装凸起11,所述座椅侧板I下部为上宽下窄的楔形12,所述靠背安装凸起11与楔形12顶端之间形成凹陷的坐垫安装槽13 ;还包括有与靠背安装凸起配合的座椅靠背2 ;还包括有坐垫3,所述坐垫3呈L形,由支架及软垫部分构成,所述坐垫3的水平部31与垂直部32相交,并通过铰链4连接,所述水平部31沿水平向与垂直部32相交后继续延伸,形成与坐垫安装槽匹配的安装部33,还包括有阻尼装置51,所述阻尼装置51 —端固定于铰链4处,另一端固定于垂直部32内壁,阻尼装置51呈倾斜状态,所述水平部31内还设置有阻尼装置52,所述阻尼装置52 —端固定于铰链4处,另一端固定于水平部31内壁,阻尼装置52呈倾斜状态。乘客乘坐时,背部靠在坐垫3的垂直部32上,需要压低靠背时,向后施力,此时由于阻尼装置51受到人背部的力量,发生形变,此时坐垫垂直部32向后运动,而阻尼装置51的弹性势能造成一个与人作用力相反的作用力,从而抵消掉一部分作用力,形成缓冲,同时阻尼装置52可以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缓冲,也就是说当人坐下时,对坐垫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此时由于阻尼装置52的作用,使得座椅形成一个向上回弹的作用力,从而抵消掉一部分的竖直向的作用力,形成缓冲,增加位置转换时的舒适度。本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实施例所公开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侧板、所述座椅侧板上部凸起形成座椅靠背安装凸起,所述座椅侧板下部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靠背安装凸起与楔形顶端之间形成凹陷的坐垫安装槽;还包括有与靠背安装凸起配合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坐垫,所述坐垫呈L形,由支架及软垫部分构成,所述坐垫的水平部与垂直部相交,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水平部沿水平向与垂直部相交后继续延伸,形成与坐垫安装槽匹配的安装部,还包括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一端固定于铰链处,另一端固定于垂直部内壁,阻尼装置呈倾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客车翻转座椅,包括座椅侧板、所述座椅侧板上部凸起形成座椅靠背安装凸起,所述座椅侧板下部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靠背安装凸起与楔形顶端之间形成凹陷的坐垫安装槽;还包括有与靠背安装凸起配合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坐垫,所述坐垫呈L形,由支架及软垫部分构成,所述坐垫的水平部与垂直部相交,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天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