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256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包括马达、电磁阀、压力控制阀、油缸、单向阀、溢流阀、油泵、过滤器及管道。马达通过管道与油缸相连,管道末端设有油泵及油箱,马达与油缺中间的管道上设有电磁阀、压力控制阀及单向阀,油泵前端设有溢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能量利用率低,控制操作麻烦等缺陷,以实现提高能量利用率及方便操作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型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塑机内部液压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注塑机动力系统上常用电机或液压系统,但现有的液压系统由于结构复杂使得液压系统中大量能量流失做成系统效率低,并且现有液压系统中由于复杂从而使在操作使用时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以实现提高能量利用率及方便操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元件、油泵、油箱及管道,所述油泵输入端接入油箱,油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执行元件一端相连接,执行元件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油箱相连,所述执行元件分为调模马达、预塑马达、开合模油缸、第一中子油缸、第二中子油缸、顶出油缸、射移油缸及注射油缸。进一步地,所述油泵分为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及第三油泵,所述第一油泵及第三油泵分别与两个电动机相连,所述第二油泵与第三油泵并联输入端接有过滤器后与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及第三油泵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三单向阀相连,所述第一油泵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管道与第一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油泵与第二单向阀之间管道与第二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油泵与第三单向阀之间管道与第三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及第三溢流阀控制端分别接有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及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及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输出端接有溢流口,所述单向阀通过输入管道执行元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管道分为主输入管道、分流支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及各执行元件支路,所述主输入管道设有可变节流阀,所述可变节流阀分流端接入油箱中,所述第一支路设在可变节流阀与单向阀之间,第一支路设有第一支路溢流阀,第一支路溢流阀输入端接有溢流口,所述第二支路设在可变节流阀与第一支路之间,第二支路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三支路设在可变节流阀与执行元件支路之间,第三支路与第一支路溢流阀输入端连接,第三支路设有固定节流阀,所述固定节流阀与第一支路溢流阀之间通过管道分出两个第三支路溢流阀,所述第三支路溢流阀分为第三支路弹簧溢流阀及第三支路电磁溢流阀,所述第三支路溢流阀输入端接入分流支路。进一步地,所述调模马达、开合模油缸、第一中子油缸、第二中子油缸及顶出油缸的执行元件支路上分别接有第一三位四通阀、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所述第一三位四通阀、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P端接在执行元件支路上,第一三位四通阀A端接与调模马达一端,第一三位四通阀B端接与调模马达另一端,第一三位四通阀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中,所述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A端与缸筒端相连接,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B端与活塞端相连接,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中。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模油缸支路与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P端相连接,所述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A端与开合模油缸活塞端相连接,且之间管道上分出支路与开合模油缸单向阀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合模油缸单向阀输出端分别与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T端、开合模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P端及第一压力控制阀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开合模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B端与第一压力控制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压力控制阀分流端分别与第二三位四通阀T端及液压系统输出管道相连,所述第二三位四通阀B端分别与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B端及开合模油缸缸筒端相连,第二三位四通阀A端接入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A端与开合模油缸·活塞端之间管道上。进一步地,所述射移油缸支路中设有第六三位四通阀,所述第六三位四通阀内部A端、B端及T端相连接,所述第六三位四通阀P端接入执行元件支路,第六三位四通阀A端及B端接有第一射移油缸单向阀及第二射移油缸单向阀,第六三位四通阀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中,所述第一射移油缸单向阀及第二射移油缸单向阀输出端分别与射移油缸缸筒立而及活塞 而。进一步地,所述预塑马达支路分别与第六压力控制阀输出端及预塑马达单向阀输入端相连,所述预塑马达单向阀输出端分别与预塑马达二位四通换向阀P端、第六压力控制阀分流端及预塑马达一端相连接,所述预塑马达另一端分别与预塑马达二位四通换向阀T端及液压系统输出管道相连,所述预塑马达二位四通换向阀A端与第六压力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注射油缸分为第一注射油缸及第二注射油缸,第一注射油缸缸筒端与第二注射油缸缸筒端相连,第一注射油缸活塞端与第二注射油缸活塞端相连,所述注射油缸支路分别连接第三压力控制阀分流端、第二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P端及第四压力控制阀分流端相连,所述第二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A端与第四压力控制阀输入端相连,第四压力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注射油缸活塞端、注射油缸电磁式二位四通换向阀P端及第四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注射油缸电磁式二位四通换向阀A端与溢流阀输入端及第五压力控制阀相连拉,所述第五压力控制阀输出端接入第四压力控制阀输出端与注射油缸电磁式二位四通换向阀P端连接处,第五压力控制阀分流端接入油箱,注射油缸电磁式二位四通换向阀T端与第二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B端相连接,第二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所述注射油缸缸筒端分别与第二压力控制阀输出端及反向压力控制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压力控制阀分流端与第一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P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A端与第二压力控制阀输入端相连,所述反向压力控制阀输出端与第一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B端相连,反向压力控制阀分流端接入油箱,第一注射油缸二位四通换向阀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输出管道末端接有进出水口。本技术一种用于注塑机的电机与油泵的连接结构,由于各条执行元件支路包括电磁阀及压力控制阀可以使液压系统中压力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能量利用率低,控制操作麻烦等缺陷,以实现提高能量利用率及方便操作的优点。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包括,执行元件、油泵、油箱及管道,油泵输入端接入油箱,油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执行元件一端相连接,执行元件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油箱相连,执行元件分为调模马达201、预塑马达901、开合模油缸301、第一中子油缸401、第二中子油缸501、顶出油缸601、射移油缸701及注射油缸801。油泵分为第一油泵101、第二油泵102及第三油泵103,第一油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元件、油泵、油箱及管道,所述油泵输入端接入油箱,油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执行元件一端相连接,执行元件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油箱相连,所述执行元件分为调模马达、预塑马达、开合模油缸、第一中子油缸、第二中子油缸、顶出油缸、射移油缸及注射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元件、油泵、油箱及管道, 所述油泵输入端接入油箱,油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执行元件一端相连接,执行元件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油箱相连, 所述执行元件分为调模马达、预塑马达、开合模油缸、第一中子油缸、第二中子油缸、顶出油缸、射移油缸及注射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分为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及第三油泵,所述第一油泵及第三油泵分别与两个电动机相连,所述第二油泵与第三油泵并联输入端接有过滤器后与油箱相连,所述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及第三油泵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三单向阀相连,所述第一油泵与第一单向阀之间管道与第一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油泵与第二单向阀之间管道与第二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油泵与第三单向阀之间管道与第三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及第三溢流阀控制端分别接有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及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第一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三通电磁阀及第三二位三通电磁阀输出端接有溢流口,所述单向阀通过输入管道执行元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分为主输入管道、分流支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及各执行元件支路,所述主输入管道设有可变节流阀,所述可变节流阀分流端接入油箱中,所述第一支路设在可变节流阀与单向阀之间,第一支路设有第一支路溢流阀,第一支路溢流阀输入端接有溢流口,所述第二支路设在可变节流阀与第一支路之间,第二支路设有控制阀,所述第三支路设在可变节流阀与执行元件支路之间,第三支路与第一支路溢流阀输入端连接,第三支路设有固定节流阀,所述固定节流阀与第一支路溢流阀之间通过管道分出两个第三支路溢流阀,所述第三支路溢流阀分为第三支路弹簧溢流阀及第三支路电磁溢流阀,所述第三支路溢流阀输入端接入分流支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模马达、开合模油缸、第一中子油缸、第二中子油缸及顶出油缸的执行元件支路上分别接有第一三位四通阀、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所述第一三位四通阀、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的P端接在执行元件支路上,第一三位四通阀A端接与调模马达一端,第一三位四通阀B端接与调模马达另一端,第一三位四通阀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中,所述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的A端与缸筒端相连接,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的B端与活塞端相连接,第三三位四通阀、第四三位四通阀及第五三位四通阀的T端接入液压系统输出管道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油缸支路与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P端相连接,所述间接控制三位四通阀A端与开合模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惠塑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