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769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所述专用进胶管呈管状结构,四周管壁沿轴线呈一定角度,角度在-180°至180度之间,使用时产品表面流痕大大减少,注塑压力急剧降低,并且方便使用,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作
,特别涉及ー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
技术介绍
在制造业极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模具作为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类型层出不穷,对于各类模具的改进、加工也成为技术改进中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在现有的连接杆塑胶模具设计中,采用的是直进胶导管,导致注塑过程中压カ大,产品胶ロ处流痕比较明显,不仅浪费原料,严重的状况下会使模具无法使用,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与模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现有的连接杆塑胶模具设计中,采用的是直进胶导管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产品表面流痕大大减少,注塑压カ急剧降低,并且方便使用,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ー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进胶管呈管状结构,四周管壁沿轴线呈一定角度,角度在-180°至180度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专用进胶管的横切面成圆形,纵剖面呈梯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专用进胶管的横切面成圆形,纵剖面呈倒梯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进胶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ー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进胶管I呈管状结构,四周管壁沿轴线呈一定角度,角度在-180°至180度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专用进胶管I的横切面成圆形,纵剖面呈梯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专用进胶管I的横切面成圆形,纵剖面呈倒梯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 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进胶管呈管状结构,四周管壁沿轴线呈一定角度,角度在-180°至180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其特征在于,专用进胶管的横切面成圆形,纵剖面呈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其特征在于,专用进胶管的横切面成圆形,纵剖面呈倒梯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所述专用进胶管呈管状结构,四周管壁沿轴线呈一定角度,角度在-180°至180度之间,使用时产品表面流痕大大减少,注塑压力急剧降低,并且方便使用,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文档编号B29C45/46GK102794891SQ20121031056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亢建兵 申请人:昆山市浩坤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杆塑胶模具的专用进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进胶管呈管状结构,四周管壁沿轴线呈一定角度,角度在?180°至180度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浩坤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