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的夹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224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片的夹取装置。夹取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活动地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形成用于夹紧基片的夹紧空间;调节部,调节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固定连接,调节部的长度可调,用于调节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紧空间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夹取装置通过调节部调节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的夹紧空间的大小,来实现对基片的夹取和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夹取装置夹取基片,不仅解决了基片被污染的问题,还能可靠的夹取基片,减少了基片脱落而造成损坏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实验操作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ー种基片的夹取装置。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是靠人工手持方式取放基片(例如小尺寸的匀胶铬版)。基片放置在暗盒中,取放基片时,需将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张开,卡住基片的同一边的两个角,从而将基片从暗盒中拿出或放入。现有技术取放基片具有以下缺点1.操作人员取放基片时虽然戴着洁净手套,但由于操作设备、仪器等会有颗粒尘埃,所以手套上仍会沾上污尘颗粒,从而造成取放基片时易将基片污染的问题。2.如果基片尺寸较大,由于人手大小有限,可能会导致取放基片吃力,使得基片容易从人手上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提供一种基片的夹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易污染基片、基片易脱落损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片的夹取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活动地连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间形成用于夹紧基片的夹紧空间;调节部,调节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固定连接,调节部的长度可调,用于调节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夹紧空间的大小。进ー步地,夹取装置还包括夹片,夹片可拆卸地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夹片与基片相卡接。进ー步地,本体包括设置在本体的操作端的操作手柄和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的夹头,夹头之间形成夹紧空间,夹片设置在夹头上。进ー步地,第一本体包括设置在第一本体的操作端的第一操作手柄、以及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夹紧端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二夹头与第一本体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第ー夹头之间形成夹角,夹片包括设置在第一夹头上的第一夹片和设置在第二夹头上的第二夹片,第二夹头和第二夹片均朝向夹紧空间。第二本体包括第二操作手柄和设置在第二本体的夹紧端的第三夹头,夹片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夹头上的第三夹片。进ー步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铰接,第一本体的第一操作手柄与第一夹头位于本体的同一侧,第二本体的第二操作手柄与第三夹头位于本体的同一侧,且第一本体和第ニ本体相对设置。进ー步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铰接,第一本体的第一操作手柄与第二本体的第三夹头位于本体的同一侧,第一本体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与第二本体的第二操作手柄位于本体的同一侧,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交叉设置。进ー步地,夹片包括用于放置基片的凹槽。进ー步地,凹槽沿远离基片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进ー步地,调节部为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的弾性收缩单元或者设置在本体的操作端的弾性扩张单元。进ー步地,调节部为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或设置在本体的操作端的弾性收缩单 元。本技术中的夹取装置通过调节部调节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间的夹紧空间的大小,来实现对基片的夹取和放置。由于本技术采用夹取装置夹取基片,不仅解决了基 片被污染的问题,还能可靠的夹取基片,減少了基片脱落而造成损坏的情況。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夹取装置和基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片的夹取装置。如图I所示,本技术中的夹取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可活动地连接;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间形成用于夹紧基片的夹紧空间;调节部30,调节部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固定连接,调节部30的长度可调,用于调节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夹紧空间的大小。使用夹取装置取放基片时,通过手动改变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是活动连接的,因而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之间的位置很容易改变。),从而改变夹紧空间的大小,直到夹紧空间可以适应基片的大小,而后通过调节部30将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位置固定,使夹紧空间保持在与基片大小相适应的状态,从而实现了对基片的夹紧。由于本技术采用夹取装置夹取基片,不仅解决了基片被污染的问题(因为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手持方式拿取夹片,所以容易污染基片。),还能可靠的夹取基片,減少了基片脱落而造成损坏的情況。本技术中的夹取装置还包括夹片40,夹片40可拆卸地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夹片40与基片相卡接(请參考图I)。优选地,夹片40套设在本体的夹紧端,且通过固定螺钉将夹片40与本体固定,从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夹片40从本体上滑落而导致基片脱落损毁的情况。由于设置了夹片40,因而增大了本体与基片间的受カ面积,从而进ー步地保证可以夹稳基片。本技术中的本体包括设置在本体的操作端的操作手柄和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的夹头,夹头之间形成夹紧空间,夹片40设置在夹头上。优选地,如图I所示,第一本体10包括设置在第一本体10的操作端的第一操作手柄11、以及设置在第一本体10的夹紧端的第一夹头12和第二夹头13,第二夹头13与第一本体10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第一夹头12之间形成夹角,夹片40包括设置在第一夹头12上的第一夹片40a和设置在第二夹头13上的第二夹片40b,第二夹头13和第二夹片40b均朝向夹紧空间。第二本体20包括第二操作手柄21和设置在第二本体20的夹紧端的第三夹头22,夹片4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夹头22上的第三夹片40c(请參考图I)。使用夹取装置时,通过对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进行相应操作,可以改变夹紧端的夹紧空间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基片的取放。由于设置了三个夹头,且第二夹头13与第一夹头12之间有夹角,从而使得基片被夹取时与夹紧装置有三个接触点,因而提高了夹取装置夹紧基片的可靠性。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铰接,第一本体10的第一操作手柄11与第一夹头12位于本体的同一侧,第二本体20的第二操作手柄21与第三夹头22位于本体的同一侧,且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相对设置。使用夹取装置时,通过同时握压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使得第一夹头12、第二夹头13和第三夹头22间的夹紧空间变大,从而便于将基片放置到夹紧空间中,然后慢慢减小对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握压力,使得夹紧空间逐渐变小直至适应基片的大小并将其卡 紧为止。优选地,调节部30为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的弾性收缩单元或者设置在本体的操作端的弾性扩张单元。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调节部30是设置在本体的夹紧端的弾性收缩单元。进ー步地,调节部30是弹簧。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0与第二本体20铰接,第一本体10的第一操作手柄11与第二本体20的第三夹头22位于本体的同一侧,第一本体10的第一夹头12和第二夹头13与第二本体20的第二操作手柄21位于本体的同一侧,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交叉设置。该实施例的设置方式,类似于剪刀的实施方式。使用夹取装置时,需要通过同时扩压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使得第一夹头12、第二夹头13和第三夹头22间的夹紧空间变大,从而便于将基片放置到夹紧空间中,然后逐渐减小对第一操作手柄11和第二操作手柄21扩压力,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片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间形成用于夹紧所述基片的夹紧空间;调节部(30),所述调节部(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30)的长度可调,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所述夹紧空间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片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间形成用于夹紧所述基片的夹紧空间; 调节部(30),所述调节部(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10)和所述第二本体(20)固定连接,所述调节部(30)的长度可调,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本体(10)与所述第二本体(20)之间的所述夹紧空间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还包括夹片(40),所述夹片(4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夹紧端,所述夹片(40)与所述基片相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操作端的操作手柄和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夹紧端的夹头,所述夹头之间形成所述夹紧空间,所述夹片(40)设置在所述夹头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的操作端的第一操作手柄(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的夹紧端的第一夹头(12)和第二夹头(13),所述第二夹头(13)与所述第一本体(10)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所述第一夹头(12)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片(4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12)上的第一夹片(40a)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头(13)上的第二夹片(40b),所述第二夹头(13)和所述第二夹片(40b)均朝向所述夹紧空间。所述第二本体(20)包括第二操作手柄(21)和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陈社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普照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