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在覆盖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上套上盖来保护的类型的车辆用天线,据此不发生盖的脱落。车辆用天线是将天线杆安装在天线基座上而构成的,并且具备:设置在所述天线杆内并与所述天线基座连接的导电性的杆元件;接头部,其至少覆盖所述杆元件的轴向侧面,并具有内侧筒体和外侧筒体,所述内侧筒体设置在与天线基座相反侧的端部附近并具有接头卡合部,所述外侧筒体设置在内侧筒体的外侧;以及杆盖,其具有与接头卡合部卡合的盖卡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天线,特别涉及适合用于在覆盖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上套上盖来保护的类型的天线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用天线中,在棒状的天线元件上覆盖由树脂构件构成的天线罩来进行保护。而且,作为天线罩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可以例举使用金属模和天线元件的一体成形。这是将天线元件插入到成形制造天线罩的金属模内并流入树脂构件而制作的方法。这样制造的天线罩能够从天线元件的前端至根部一体地覆盖天线元件,能够期待高的保护性倉泛。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追求对于车辆用天线的设计性。作为决定设计的要素, 考虑形状、色彩、图案等,例如,将车辆用天线的天线杆(安装在天线基座上的棒状的天线元件被天线罩覆盖了的部分)的形状设为圆锥状或三角锥状、或者将与天线罩不同颜色的盖套在覆盖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上,从而能够使设计具有多样性。通常,车辆用天线长时间处于风雨中的情况很多,另外也容易发生损害车辆的情况。因此,在将盖套在覆盖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上来构成天线杆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盖和罩的强度,以便不会导致发生盖从天线罩上脱离等情况。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一种便携式无线用天线,其不使用粘接剂,就能够简单、容易地进行固定,即使长时间使用,装饰盖也不松动,不产生外观不良。在这种天线中,将接头连接在鞭状元件的上端,使盖覆盖该接头的上端,在盖上该盖时,在盖一侧设置突起并在接头一侧设置孔来进行嵌合。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 - 191656号公报专利文献I涉及的便携式无线用天线,使用具有装饰性的盖来提高天线整体的设计性,并且为了防止盖的脱落,在盖一侧和天线一侧分别设置有突起和孔,但是在施加来自天线外部的力的情况下,由突起和孔进行的固定受到影响,存在导致盖脱离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其目的在于在将盖套在覆盖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上来保护的类型的车辆用天线中,不发生盖的脱落。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天线是一种将天线杆安装在天线基座上而构成的车辆用天线,其具备导电性的杆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天线杆内并与所述天线基座连接;接头部,其至少覆盖所述杆元件的轴向侧面,并具有内侧筒体和外侧筒体,所述内侧筒体设置在与天线基座相反侧的端部附近并具有接头卡合部,所述外侧筒体设置在内侧筒体的外侧;以及杆盖,其具有与接头卡合部卡合的盖卡合部。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天线中,接头部具有接头外周部,所述接头外周部设置在该接头部的轴向侧面并具有朝向与杆盖的卡合侧突出的凸部,杆盖具有盖外周部,所述盖外周部在与凸部相接的面上具有凹部,通过接头卡合部与盖卡合部卡合,接头外周部与盖外周部嵌合。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天线中,接头部和杆盖利用限制部件至少防止相互的周向上的位置偏移。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天线中,天线杆也可以具有至少覆盖接头部的轴向侧面的杆罩,接头部和杆罩利用固定部件固定相互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天线中,固定部件也可以是朝向接头部侧设置的罩固定部和设置在与罩固定部对置的面上的接头固定部。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天线中,杆罩具有设置在该杆罩的轴向侧面上并朝向与杆盖的卡合侧突出的凸部,杆盖在与凸部相接的面上具有凹部,通过接头卡合部与盖卡合部卡合,凸部与凹部嵌合。 另外,在上述的车辆用天线中,接头部和/或杆罩也可以以覆盖杆元件的至少侧面的方式由树脂一体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将盖套在覆盖天线元件的天线罩上来保护的类型的车辆用天线中,能够实现不发生盖的脱落。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被搭载在车辆上的状态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天线杆的主视图和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天线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杆罩和接头部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接头部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接头部和杆罩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为,将天线杆2安装在车辆V的车顶上搭载的天线基座3上而构成的天线,特别是,在天线杆2的构造上具有特点。以下,虽然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在该说明中,分别使用以下称呼将棒状的天线元件称作杆元件,将天线盖称作杆盖,将具有覆盖天线元件的轴向侧面并与杆盖嵌合的构造的部件称作接头部,将覆盖接头部的轴向侧面的部件称作杆罩。[第I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中,用接头部覆盖杆元件,并将杆盖盖在该接头部的前端(与天线基座的安装侧相反的端部),来构成天线杆。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天线杆的构成的图,图2 Ca)表示主视图,图2 (b)表示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天线杆的构成具有与天线基座连接的导电性的杆元件30、覆盖杆元件30的绝缘性的接头部20、以及盖在接头部20的前端的杆盖10。所述杆元件30是将导体(元件)卷绕在由树脂构件构成的轴部31上,来构成安装在天线基座3上的棒状的天线杆2 (图3)。但是,在不对电波的发射性能造成影响的范围内,与轴向垂直的截面可采用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另外,基端侧经由未图示的电缆与调谐器连接。接头部20呈形成有可容纳杆元件30的中空的大致圆筒状。一般来说,覆盖天线元件的罩,为了提高最终成品的完成度(制作得漂亮),需要使膜厚均匀,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杆元件30的接头部20以均匀的膜厚构成。另外,在接头部20的前端设置有,如盖那样套上杆盖10并且防止已盖上的杆盖10的脱落和旋转的结构。即,形成有直径不同的大致圆筒状的外侧筒体21和内侧筒体22,在内侧筒体22的外侧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杆盖10卡合的接头卡合部24 ,在外侧筒体21的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杆盖10嵌合的接头限制部23 (图3)。在内侧筒体22上,利用接头卡合部24防止杆盖10的脱落,在外侧筒体21上,利用接头限制部23防止杆盖10的旋转(位置偏移)。另外,接头部20具有设置在轴向侧面上的接头外周部,该接头外周部的与杆盖10接触的部分形成为由接头凹部27和接头凸部28构成的梯形。杆盖10为从圆柱挖去中部而仅剩规定的壁厚的形状,并且杆盖10的与接头部20接触的部分形成为由盖凹部17和盖凸部18构成的梯形(盖外周部11)。在杆盖10和接头部20卡合时,盖外周部11和上述接头外周部的凹凸嵌合,而构成圆柱状的天线杆2。为了使杆盖10不易旋转并确保自由的设计性,与接头部20接触的部分的形状可以采用梯形之外的四边形(例如长方形)或三角形、或波形等曲线。另外,在杆盖10的内部一体地设置有基座部14与盖外周部11,所述基座部14支撑与接头卡合部24卡合的盖卡合部13以及与接头限制部23嵌合的盖限制部12 (图3)。这样,各部分一体地形成,因此杆盖10在盖上接头部20的状态下被固定,不会发生仅盖外周部11脱落或旋转的情况。图3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天线的天线杆的分解立体图。首先,杆元件30被卷绕在轴部31上,并从接头部20的下方(与盖上盖的一侧相反的方向)插入到中空中。然后,从接头部20的上方盖上杆盖10。在此,在覆盖接头部20时,在盖卡合部13和接头卡合部24 (图2)对应的位置上,将盖限制部12嵌入到接头限制部23内。通过这样的盖限制部12的嵌入,使盖卡合部13和接头卡合部24 (图2)的定位变得容易。并且,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1 JP 2010-1169801.一种车辆用天线,其将天线杆安装在天线基座上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电性的杆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天线杆内,并与所述天线基座连接; 接头部,其至少覆盖所述杆元件的轴向侧面,并具有内侧筒体和外侧筒体,所述内侧筒体设置在与所述天线基座相反侧的端部附近并具有接头卡合部,所述外侧筒体设置在所述内侧筒体的外侧;以及 杆盖,其具有与所述接头卡合部卡合的盖卡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部具有接头外周部,所述接头外周部设置在该接头部的轴向侧面并具有朝向与所述杆盖的卡合侧突出的凸部, 所述杆盖具有盖外周部,所述盖外周部在与所述凸部相接的面上具有凹部, 通过所述接头卡合部和所述盖卡合部卡合,所述接头外周部与所述盖外周部嵌合。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劲松,横山敏郎,岩渕聡洋,河鳍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