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传钊专利>正文

车床尾座滚动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84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床尾座的滚动支承装置,它由滚动轴承及支架、浮动弹簧及调整垫片等构成.该装置可以使导轨无磨损、不维修、保持精度,使尾座移位轻便,可用来对各种要求定位精度的导轨支承滑动载荷进行改造.(*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有关对车床尾座滑动支承的改进装置。在车床尾座的现有技术中,我们所见到的是采用尾座底面与车床的轨道面直接磨擦,并通过人力推动使尾座在导轨上滑动,实现移动。这样做,操作人员(特别是妇女)很吃力,且使用一段时间后,导轨和尾座底面就发出磨损,使尾座套筒中心和主轴中心不同心,从而使车床精度下降,在车床寿命期内,就得维修若干次。近来的改进有在尾座上加上一套齿轮摇柄机构,通过摇动该机构使尾座滑动移位省力。同时,通过在底面加上铜片,或靠提高车床导轨的硬度来减少磨损。但都是机构复杂、加工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尾座的滚动支承装置,它可实现尾座的滚动移位,使导轨无磨损。该装置由滚动轴承及其支架、浮动弹簧及调整垫片所构成,将其装配在尾座底面上的定位凹穴内,再将尾座置于导轨上,尾座即浮起,调整尾座底面与导轨面之间的间隙至0.04~0.07mm即可实现滚动移位。该装置可使导轨的寿命与车床寿命相同,无需维修,即可始终保持出厂精度,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本技术的实施例由附图和如下的描述给出。如图一所示,为装于普通车床尾座底面上的滚动支承。它由滚动轴承〔1〕、碟形弹簧〔3〕、垫片〔4〕、调整垫片〔5〕、支架〔6〕、轴〔7〕、垫圈〔1〕所组成。碟形弹簧〔3〕置于垫片〔4〕的凹面〔2〕与调整垫片〔5〕的内面之间,该两内面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支架〔6〕为一柱体,其下部为一“冂”型沟槽〔9〕,在沟槽两壁上有一通孔〔8〕,轴〔7〕穿过其中。轴承〔1〕安装于轴〔7〕上,并通过垫圈来定位。支架〔6〕的上面〔10〕与调整垫片〔5〕相靠接,且直径相同。轴〔7〕的长度要大于支架〔6〕的直径。使用时将该装置装入尾座底面上开出的凹穴〔12〕中(如图二),凹穴中与导轨方向相垂直地开有一个其跨长大于凹穴直径的沟槽〔13〕,当轴的〔7〕的凸出部嵌入沟槽〔13〕,即保证该支承的方向性。再将尾座置于导轨上,由于弹簧的作用,将使尾座浮起,调节调整垫片〔4〕,使尾座底面与导轨面之间有0.04~0.07mm的间隙,即可浮动位移。需定位时,可随意定位,也可摇动尾座顶上的定位螺栓压下碟形弹簧〔3〕,即紧固定位。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应用之一,根据实际需要还可有各种基于本技术的基本构思的不同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尾座,有尾座底面、尾架、中心轴组件,其特征在尾座底面上开有定位凹穴,凹穴内装有由轴承(1)、弹簧(3)、垫片(4)、调整垫片(5)、支架(6)、轴(7)、垫圈(11)所组成的尾座滚动支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尾座,有尾座底面、尾架、中心轴组件,其特征在尾座底面上开有定位凹穴,凹穴内装有由轴承(1)、弹簧(3)、垫片(4)、调整垫片(5)、支架(6)、轴(7)、垫圈(11)所组成的尾座滚动支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调整垫片(5)位于支架(6)的顶面(10)上,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钊
申请(专利权)人:王传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