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共轭扩展的紫精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364058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共轭扩展的紫精衍生物,式中X1和X2任意地为Cl、Br或I;R1和R2任意地为脂链烃基或单环芳烃基,可通过1,2-二(4-吡啶基)乙烯与卤代烃在有机溶剂中、30~80℃恒温搅拌反应制得,该共轭扩展的紫精衍生物与紫精相似,是优良的阴极电致变色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尤其是显示难得的红色,从而扩展了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色彩选择范围,为彩色电致变色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类新的红色电致变色显示材料,在电致变色领域具有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类共轭扩展的紫精衍生物(主要是乙烯基联吡啶季铵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类衍生物作为新型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特性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而成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材料光学性能在大范围内连续可调、可实现光调制、工作电压低、能耗低、易于集成电·路匹配,工作温度范围宽、具有高反射率因而不需要外部光源等,在电子显示器、汽车天窗光系统、变色太阳镜、智能窗、防眩后视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常用的电致变色材料主要分为两类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由于显示颜色过于单调,难以制作成全色的电致变色器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则以其显示色彩多样性和选择多样性的特点,应用更为广泛。其中,紫精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成本低、颜色丰富、对比度高、响应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在电致变色器件包括智能灵巧窗、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数字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共轭扩展的紫精衍生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中,X1和X2任意地为Cl、Br或I;R1和R2任意地为脂链烃基或单环芳烃基。FDA00002388973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相锴邓君余建超何俊岭秦主源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