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383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调节电镀废水的pH值后,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在经沉淀处理后,排出的次级废水再进入包含酵母菌的生物吸附单元停留处理,最后排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运行成本低、产生的污泥易处理、能耗较低、环保性能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化学沉降法、电解法和膜处理法等三种方法是工业上常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尽管如此,上述三种方法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化学法处理后产生的污泥量大,并且因成分复杂也难于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得污泥的再应用几乎不能实现,导致金属浪费;电解法能耗高、电极消耗快,因此导致运行成本较高;膜处理法则因技术难度高、处理膜成本高、难以再生回收等原因而阻碍了其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产生的污泥易处理、能耗较低但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首先将电镀废水的pH值调节至4 8之间,之后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处理时间为I IOmin ;在经沉淀处理后,排出的次级废水调节其pH值在4 8之间,再进入生物吸附单元停留处理,次级废水在生物单元中停留时间为2 lOmin,最后排水;所述生物吸附单元中包含酵母菌,用量为每吨水3-5kg。为提高生物单元的处理效果,酵母菌采用分层叠加的方式布置,并进而选择20 40层布置酵母菌。而在电絮凝处理步骤中,为便于控制,通电电流由恒流或恒压电源控制,而输出的电流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电镀废水的pH值调节至4~8之间,之后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处理时间为1~10min;在经沉淀处理后,排出的次级废水调节其pH值在4~8之间,再进入生物吸附单元停留处理,次级废水在生物单元中停留时间为2~10min,最后排水;所述生物吸附单元中包含酵母菌,用量为每吨水3?5k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辉杨基峰黄小兵朱济群肖进春周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