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静压主轴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359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轴承装置,适用于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及加工中心的高精度主轴轴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滑枕、固定在滑枕内的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由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支撑的镗杆,其特别之处在于: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的内侧具有轴向的油腔和周向的回油槽,油腔通过节流阀与压力油进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接触面积大、无间隙、回转精度高;伸缩运动无间隙、直线度好;回转速度提高;油膜径向刚度高,吸振性好;可靠性强,无摩擦;镗杆运动定位精度高,温升可控等先进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轴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数控落地铣镗床的重载静压主轴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普通镗床镗孔时,对位置度要求较高的孔,其工艺问题的处理往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由于传统机械式镗杆导向支承系统内滚动轴承的间隙,滚动轴承外圈的接触滚道的圆度误差,轴承内圈的圆度误差,滑动导套和镗杆的间隙,均影响到工件的加工质量,使精度难以保证。因此,传统的工艺方法是将安装在镗杆导向支承系统中的D级单列向心推力球轴承进行分组测量和选配,用来消除轴承,导套径向跳动和跳动方向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而且安装时还要进行必要的修磨和调整,使轴承的预紧力恰到好处,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样使工艺复杂,装配难度增大,加工周期延长,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传统机械式镗杆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装置,相比传统机械式镗杆结构具有接触面积大、无间隙、回转精度高;伸缩运动无间隙、直线度好;回转速度提高;油膜径向刚度高,吸振性好;可靠性强,无摩擦;镗杆运动定位精度高,温升可控等先进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包括滑枕、固定在滑枕内的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由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支撑的镗杆,其特别之处在于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的内侧具有轴向的油腔和周向的回油槽,油腔通过节流阀与压力油进口相连。本技术的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其进一步的改进是,前静压轴承与滑枕之间有一薄壁筋板结构,前静压轴承的油路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油压的油膜检测装置。本技术的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利用油腔内的油压自动调节镗杆的位置,从而确保镗杆始终位于轴承静压套的中心,相比传统机械式镗杆结构具有接触面积大、无间隙、回转精度高;伸缩运动无间隙、直线度好;回转速度提高;油膜径向刚度高,吸振性好;可靠性强,无摩擦;镗杆运动定位精度高,温升可控等先进性。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静压轴承静压原理示意图图3为后静压轴承静压原理示意图图中,1、油膜检测装置,2、滑枕,3、联接套,4、镗杆,5后轴承压力油进口,6、前静压轴承,7、薄壁筋板结构,8、节流阀,9前轴承压力油进口,10后静压轴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静压主轴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其前、后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镗杆4、滑枕2、前静压轴承6、后静压轴承10、节流阀8、油膜检测装置1。其主要特点是前、后静压轴承固定在滑枕2上,镗杆4由前、后静压轴承支撑;后轴承压力油进口5为后静压轴承10的压力油进口,共有三处;前轴承压力油进口9前静压轴承6的压力油进口,通过联接套3将压力油分配到前静压轴承6各油腔(结构见图1)。在此液体静压轴承系统中,前静压轴承6为采用有周向回油槽的四油腔小孔节流静压轴承,分为前后两段,每段均分为四个油腔,共八个油腔;后静压轴承10为采用有周向回油槽的三油腔小孔节流静压轴承,均分为三个油腔。压力油经过每个静压腔的节流阀8时,形成阻尼,产生压降,进入对称的封闭油腔后,将镗杆浮起。由于节流阀8产生阻尼,使油腔具备了较强的刚性,当对称油腔间隙不同时,间隙小的油腔压力增高,间隙大的油腔压力减小,从而确保镗杆始终位于轴承静压套的中心。前轴承静压套装有四组油膜检测装置1,并应用气压密封技术有效而简单的阻止静压油的泄露。镗杆进行伸缩和旋转运动时,由前轴承基体的薄壁筋板结构7,根据镗杆4受力状况自行调节静压主轴姿态,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和加工精度。总之,本技术重载静压主轴轴承结构,设计先进性突出,运用了现代设计技术,简化了复杂的装配工艺,而且精度保持性好,可靠性高,是适用于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及加工中心的高精度主轴轴承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包括滑枕(2)、固定在滑枕(2)内的前静压轴承(6)和后静压轴承(10)、由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支撑的镗杆(4),其特征在于前静压轴承(6)和后静压轴承(10)的内侧具有轴向的油腔和周向的回油槽,油腔通过节流阀(8)与压力油进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静压轴承(6)与滑枕(2)之间有一薄壁筋板结构(7),前静压轴承的油路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油压的油膜检测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静压轴承(6)分两段,每段为对称的四个油腔;后静压轴承(10)为对称的三个油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轴承装置,适用于大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及加工中心的高精度主轴轴承结构。本技术包括滑枕、固定在滑枕内的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由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支撑的镗杆,其特别之处在于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的内侧具有轴向的油腔和周向的回油槽,油腔通过节流阀与压力油进口相连。本技术具有接触面积大、无间隙、回转精度高;伸缩运动无间隙、直线度好;回转速度提高;油膜径向刚度高,吸振性好;可靠性强,无摩擦;镗杆运动定位精度高,温升可控等先进性。文档编号B23B19/02GK2696746SQ20042003987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韩晓红, 贾会述, 孙永年, 包鹏超 申请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静压主轴装置,包括滑枕(2)、固定在滑枕(2)内的前静压轴承(6)和后静压轴承(10)、由前静压轴承和后静压轴承支撑的镗杆(4),其特征在于:前静压轴承(6)和后静压轴承(10)的内侧具有轴向的油腔和周向的回油槽,油腔通过节流阀(8)与压力油进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红贾会述孙永年包鹏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