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20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包括有中空的模具框架(1),所述模具框架(1)顶部设置有一个滚轮轴承(2),所述滚轮轴承(2)顶部与一台驱动设备相连接,所述滚轮轴承(2)的底部与一个模具型腔(4)相连接;所述模具框架(1)的左侧横向固定设置有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分别与模具外部的注塑机相连通,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与所述模具型腔(4)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其只需要具有一套模具,结合一台注塑机使用,即可快捷完成显示器支撑框架等厚肉产品的注塑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家用电器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人们经常使用计算机来了解外面的信息以及进行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目前的计算机显示器,为了生产显示器的支撑框架(stand bar),由于该支撑框架为厚肉产品(即在局部部位较厚的厚肉制品),生产工艺要求较高,通常需要两套模具。并通过两条注塑机配合使用,再进行两次注塑后才可以获得显示器的支撑框架。因此,目前显示器的支撑框架生产工序所需设备较多,大大增加了生产厂家的设备采购成本,加大了·资金投入,进而提高了显示器支撑框架的生产成本。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模具,其只需要具有一套模具,结合一台注塑机使用,即可高效快捷的完成显示器支撑框架等厚肉产品的注塑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其只需要具有一套模具,结合一台注塑机使用,即可高效快捷的完成显示器支撑框架等厚肉产品的注塑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厂家对显示器支撑框架等厚肉产品的生产成本投入,从而降低显示器等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因此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包括有中空的模具框架1,所述模具框架I顶部设置有一个滚轮轴承2,所述滚轮轴承2顶部与一台驱动设备相连接,所述滚轮轴承2的底部与一个模具型腔4相连接; 所述模具框架I的左侧横向固定设置有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分别与模具外部的注塑机相连通,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与所述模具型腔4相连通。其中,所述滚轮轴承2顶部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上设置有一根旋转定位轴3,所述旋转定位轴3顶部与所述驱动设备的驱动轴相连接。其中,所述驱动设备为气缸、电动机或者油压机。其中,所述模具型腔4的左半部分为第一腔体41,所述模具型腔4的右半部分为第二腔体42,所述第一腔体41和第二腔体42之间具有垂直设置的隔板。其中,所述模具框架I的左侧横向固定设置有两根短热流道管5和一根长热流道管6,所述长热流道管6位于所述两根短热流道管5的中间位置,所述短热流道管5的右端和长热流道管6的右端与所述模具型腔4左侧相连通,所述短热流道管5的左端和长热流道管6的左端分别与模具外部的注塑机的喷嘴相连通。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其只需要具有一套模具,结合一台注塑机使用,即可高效快捷的完成显示器支撑框架等厚肉产品的注塑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厂家对显示器支撑框架等厚肉产品的生产成本投入,从而降低显示器等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因此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中模具型腔的结构简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的左视 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模具框架,2为滚轮轴承,3为旋转定位轴,4为模具型腔,5为短热流道管,6 为长短热流道管,7为定位环,41为第一腔体,42为第二腔体,43为齿轮,44为横杆,45为导向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I、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有中空的、矩形模具框架I,所述模具框架I顶部设置有一个滚轮轴承2,所述滚轮轴承2顶部具有中心孔,该中心孔上设置有一根旋转定位轴3,所述旋转定位轴3顶部与一台驱动设备(例如一台气缸、电动机或者油压机)的驱动轴相连接,因此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所述旋转定位轴3和滚轮轴承2可以进行水平横向旋转。参见图I、图2,所述滚轮轴承2的底部与一个模具型腔4相连接,所述模具型腔4是用于通过注塑形成最终产品成品的部件,所述模具型腔4的左半部分为第一腔体41,所述模具型腔4的右半部分为第二腔体42,所述第一腔体41和第二腔体42之间具有垂直设置的隔板,该隔板使得所述第一腔体41和第二腔体42的空间相隔离。需要说明的是,模具型腔又叫凹模,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工作零件。在本专利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滚轮轴承2和旋转定位轴3可以进行水平横向旋转,而模具型腔4固定在所述滚轮轴承2底部,因此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所述模具型腔4可以跟着所述旋转定位轴3和滚轮轴承2进行水平横向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模具框架I的左侧横向固定设置有两根短热流道管5和一根长热流道管6,所述长热流道管6位于所述两根短热流道管5的中间位置,所述短热流道管5的右端和长热流道管6的右端与所述模具型腔4左侧相连通,所述短热流道管5的左端和长热流道管6的左端分别与模具外部的注塑机的喷嘴相连通,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由注塑机喷嘴喷出树脂,然后树脂通过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进入到所述模具型腔4中,从而树脂可以在所述模具型腔4中经过注塑、保压、冷却等工序后,形成最后成品形态的产品。具体实现上,参见图1,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通过定位环7固定在所述模具框架I的左侧。对于如图I、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模具,为了生产出产品,其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首先,将模具型腔4处于合模状态,所述模具型腔4左边的第一腔体41与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相连通。此时,鉴于注塑机喷嘴与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相连接,可以由注塑机喷嘴喷出树脂进入到所述短热流道管5中(此时注塑机喷嘴不对长热流道管6喷出树脂),通过短热流道管5进入到所述模具型腔4左边的第一腔体41中,直到将所述第一腔体41用树脂填充完毕,完成注塑工序(即第一注塑); 接着,所述第一腔体41内的树脂经过保压、冷却工序后,注塑机打开 模具,在开模状态下,通过气缸等驱动设备的驱动,所述旋转定位轴3和滚轮轴承2带动所述模具型腔4水平横向旋转180度,使得第二腔体42在旋转后位于原来第一腔体41所在的位置(即位于模具型腔4的左侧),并且第二腔体42中具有原来第一腔体41注塑形成的半成品; 然后,将所述模具型腔4进行合模,在合模后,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的右端与位于模具型腔4左侧的第二腔体42相连通,那么接着启动注塑机,注塑机喷嘴喷出的树脂将通过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注入到第二腔体42中,对第二腔体42中的半成品继续进行注塑工序(即第二次注塑); 接着继续对第二腔体42中的半成品进行保压、冷却等工序,在将模具型腔4开模后,从第二腔体42中即可取出完成的、成品状态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一件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大致具有六个阶段合模、注塑、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产品。由以上本专利技术模具生产成品的过程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生产过程将产品分为两部分进行注塑,经过两次注塑工序,因此在冷却工序时容易冷却注塑的产品,减少冷却时间,并且分为两次注塑工序,可以有效的减少只有一次注塑工序时带来的产品外观收缩问题,增强最终成品的外观美感。为了更好的对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型腔4进行开模和合模工序,参见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注塑厚肉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空的模具框架(1),所述模具框架(1)顶部设置有一个滚轮轴承(2),所述滚轮轴承(2)顶部与一台驱动设备相连接,所述滚轮轴承(2)的底部与一个模具型腔(4)相连接;所述模具框架(1)的左侧横向固定设置有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分别与模具外部的注塑机相连通,所述短热流道管(5)和长热流道管(6)与所述模具型腔(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柱镕朴正吉李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