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聚糖纳米银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291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聚糖纳米银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将质量百分比为0.001%~10%的聚葡萄糖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0.01~100g/L的银氨溶液以1:1000~1:1的体积混合,在10~90℃下充分搅拌,得到平均粒径为1~100nm的纳米银胶体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所采用的聚葡萄糖对人体安全性高,制备的纳米银胶体溶液稳定性好,纳米银粒径小,抗菌效果优异,与纤维素纤维亲和性好,可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皮肤和粘膜消毒,载银抗菌纤维或含银粘胶纤维的制备,含银抗菌胶体的制备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银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纳米银是一种粒径为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表面活性,高导电率,广泛应用于催化剂材料、防静电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材料等。同时纳米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抗菌领域。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量的几千倍,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纳米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制备工艺简单可靠,但加工机 械设备往往较昂贵。常见物理法有激光烧蚀法、蒸发冷凝法、机械球磨法等;化学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光还原法、微波辅助还原法、电化学法、超声波化学法、微乳液法等方法。化学法制备的纳米银对设备要求较低,但往往存在粒径不均、稳定性差、保护剂昂贵或毒性较高、银离子还原不彻底等诸多问题。因此还原剂和保护剂的选用成为制备纳米银的关键。现有制备纳米银胶体溶液的技术存在着产物的粒径不均、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对于抗菌纺织品及医疗卫生用品,保护剂对人体生物相容性差、成本较高或对酸碱耐受性差,限制了纳米银胶体溶液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得到的产物对人体安全、性能稳定的纳米银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纳米银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百分比为O. 001% 10%的聚葡萄糖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O. 01 100g/L的银氨溶液按体积比I :1000 I :1混合,在10 90°C的温度条件下搅拌300 60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I IOOnm的多聚糖纳米银胶体溶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葡萄糖由葡萄糖、山梨酸、柠檬酸热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00 100000,包括1,6-糖甘键。所述的聚葡萄糖包括改性或接枝的聚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的改性聚葡萄糖为酮基化聚葡萄糖、醛基化聚葡萄糖、氨基化聚葡萄糖;所述的接枝聚葡萄糖为赖氨酸接枝聚葡萄糖、谷氨酸接枝聚葡萄糖、天门冬氨酸接枝聚葡萄糖。所述的银氨溶液为硝酸银与氨基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或硫酸银与氨基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所述的氨基化合物为氨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 I、聚葡萄糖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可用以糖尿病的治疗。所述改性/接枝聚葡萄糖与聚葡萄糖化学性质相似,因而其应用安全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2、聚葡萄糖包括改性/聚葡萄糖同时具有还原剂与稳定剂的作用,纳米银胶体溶液不需额外添加还原剂,制备工艺简单;改性接枝聚葡萄糖还原性强于聚葡萄糖,制备的纳米银粒径略小于聚葡萄糖。3、所制备的纳米银胶体溶液成本低,工艺简单,稳定性好,纳米银粒径均匀,抗菌效率高,可应用与纺织、医疗卫生等领域中。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纳米银溶液的紫外光谱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纳米银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分布 图3和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纳米银颗粒的SEM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及其所述步骤进行配制 实施例I: 1、取O.20g聚葡萄糖溶解于IOOml去离子水中,得到重量百分比浓度为O. 20%的聚葡萄糖水溶液;聚葡萄糖由葡萄糖、山梨酸或柠檬酸热聚合生成,主要为1,6-糖甘键,其分子量为1000 100000 ; 2、配置7.87g/L的硝酸银溶液,滴加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氨水溶液,直至沉淀消失,得到质量分数为7. 87g/L的银氨溶液; 3、将O.20%的聚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7. 87g/L的银氨溶液以4: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在70°C搅拌6h,获得粒径为5 60nm的纳米银胶体溶液。参见附图1,它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纳米银溶液的紫外光谱图;由图可知,在波长为408nm处出现了单质银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溶液中有纳米银生成。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纳米银溶液中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分布图;由图可知,纳米银粒径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图3和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纳米银颗粒的SEM图,其中,图3为放大倍数3万倍,图4为放大倍数7万倍。由图3和图4可知,得到的纳米银为标准球形,且粒径均匀。实施例2: 1、取O.15g氨基化聚葡萄糖溶解于IOOml去离子水中,得到O. 15%的氨基化聚葡萄糖水溶液; 2、配置7.87g/L的硝酸银溶液,滴加10%的氨水溶液,直至沉淀消失,得到质量分数为7. 87g/L的银氨溶液; 3、将O.15%的氨基化聚葡萄糖和质量分数为7. 87g/L的银氨溶液以4: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在70°C搅拌6h,获得粒径为5 50nm的纳米银胶体溶液。实施例3 1、取O.17g酮基化聚葡萄糖溶解于IOOml去离子水中,得到O. 17%的酮基化聚葡萄糖水溶液; 2、配置7.87g/L的硝酸银溶液,滴加10%的氨水溶液,直至沉淀消失,得到质量分数为7.87g/L的银氨溶液;3、将O. 17%的酮基化聚葡萄糖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7. 87g/L的银氨溶液以4: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在70°C搅拌6h,获得粒径为5 50nm的纳米银胶体溶液。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将质量百分比为0.001% 10%的聚葡萄糖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O. 01 100g/L的银氨溶液按体积I :1000 I :1混合,在10 90°C下搅拌300 60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I IOOnm的多聚糖纳米银胶体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葡萄糖由葡萄糖、山梨酸、柠檬酸热聚合生成,分子量为1000 100000,包括1,6-糖甘键。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葡萄糖包括改性或接枝的聚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聚葡萄糖为酮基化聚葡萄糖、醛基化聚葡萄糖、氨基化聚葡萄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聚葡萄糖为赖氨酸接枝聚葡萄糖、谷氨酸接枝聚葡萄糖、天门冬氨酸接枝聚葡萄糖。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氨溶液为硝酸银与氨基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或硫酸银与氨基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化合物为氨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将质量百分比为0.001%~10%的聚葡萄糖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0.01~100g/L的银氨溶液以11000~11的体积混合,在10~90℃下充分搅拌,得到平均粒径为1~100nm的纳米银胶体溶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所采用的聚葡萄糖对人体安全性高,制备的纳米银胶体溶液稳定性好,纳米银粒径小,抗菌效果优异,与纤维素纤维亲和性好,可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皮肤和粘膜消毒,载银抗菌纤维或含银粘胶纤维的制备,含银抗菌胶体的制备等。文档编号B22F9/24GK102941353SQ20121051209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宇岳, 徐思峻, 林红 申请人:苏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聚糖纳米银胶体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百分比为0.001%~10%的聚葡萄糖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0.01~100g/L的银氨溶液按体积1:1000~1:1混合,在10~90℃下搅拌300~600min,得到平均粒径为1~100nm的多聚糖纳米银胶体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岳徐思峻林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