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290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铜粉的合成方法。具体采用铜的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高温条件下进行热分解反应制备纳米铜粉。纳米铜粉的制备比较困难,现有工业化的电解法、雾化法等均不能制备出纳米级别的铜粉,目前实验室的合成方法中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成功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制备纳米级的铜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高温热分解法只能制备氧化物的问题,并且在不需要另外加入其他还原剂或者保护剂的条件下就能制备纳米级铜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存在难以除去的杂质离子的问题,保证了纳米级铜粉的高纯度,并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产物收率高、产物的粒径可调控、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优点,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纳米铜粉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Feyneman早在1959年就曾预言“如果我们对物体在微小规模上的排列能够加以某种控制的话,我们就能使物体具有较多的异乎寻常的特性,就会看到材料的性能产生丰富的变化。”纳米材料是指特征尺寸在纳米级(通常指I-IOOnm)的极小颗粒组成的固体材料。从广义上讲,纳米材料是指三维尺寸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通常分为零 维材料(纳米微粒),一维材料(直径为纳米量级的纤维),二维材料(厚度为纳米量级的薄膜与多层膜),以及基于上述低维材料所构成的固体。从狭义上讲,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微粒及由它构成的纳米固体(体材料与微粒膜)。纳米材料的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属于交叉学科,是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纳米铜粉呈红褐色,由于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中心数目多、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因此应用非常广泛,是冶金和石油化工行业中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在高分子聚合物的氢化和脱氢反应中纳米铜粉具有极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纳米铜粉是一氧化碳转变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催化剂,将在环保工业中发挥很大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称量铜的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成铜溶液;2)将步骤1)制成的铜溶液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中,搅拌加热、反应;3)将经步骤2)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冷却,然后加入清洗剂洗涤并离心,倒掉上层液体,放入烘箱烘干即得纳米铜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暴宁钟高凌邱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