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截肢患者使用的假肢,具体是一种假肢踝关节,属于康复工程
技术介绍
踝关节作为人体下肢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较大的运动灵活性,需满足三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以适应各种步态的要求。这三个转动自由度分别描述为背屈-拓屈;内翻-外翻;脚底板前进线夹角。然而,针对大腿截肢患者来说,其假肢踝关节的自由度数多未必是件好事,因为大腿截肢患者失去了膝关节,对多自由度的踝关节不易控制,容易导致踝关节支撑不稳,从而使穿戴者跌倒。这也是目前市场上的假肢踝关节以无自由度的弹性储能脚为主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上述的三个自由度,应表现为具有较大刚度的被动自由度,能为上述三个自由度的运动提供回复力,以保证踝关节在不受外力或受到较小的外力时保持踝关节处于站立时的状态,使穿戴者容易控制,以此提高踝关节支撑身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对于踝关节来说,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即储能和缓冲。在步行周期的支撑相前期,地面对人身体的反作用力很大,踝关节应能缓冲该反作用力,保护膝关节,并在此过程中将能量储存起来;在支撑相的后期,另一条腿即将迈出的时候,将储存好的能量释放。由于人类在步行时,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肢踝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9),其一端与胫骨(1)可相对移动地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脚底板(5)上,用于胫骨(1)和脚底板(5)的连接;球铰(3,10),其包括球碗(3)和可在该球碗(3)内相对转动的球体(10),其中,该球体(10)固定设置在调节杆(9)中部,球碗(3)通过球铰支架(4)固定在脚底板(5)上;回复组件,其包括套装在胫骨(1)和球体(10)之间的调节杆(9)上的胫骨减震扭转弹簧(2),和固定在脚底板(5)上且套在所述调节杆(9)的下端的回复盘,踝关节的各向运动通过该组件提供回复力,实现踝关节自动回位。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