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压端模组,其安装于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机架上用于对排线进行端子压着作业,包括有送端装置、压端装置、分线装置和凸轮组件,该送端装置和分线装置均由该凸轮组件带动驱动;藉此,过利用送端装置进行自动输送端子,利用分线装置将排线上划开的线材逐一独立分开并夹紧定位,送端装置和分线装置均由该凸轮组件带动驱动,并配合利用压端装置将端子铆接于独立分开夹紧定位的线材上,如此,整个送端、分线及压端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从而提高了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并且整个设备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减轻负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压端模组
本技术涉及排线端子组装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压端模组。
技术介绍
排线为连接线的一种,其由多根细线材粘合在一起,目前,排线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数码设备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中,排线的两端压合有端子,以用于排线与排线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这样既方便电子设备的装配,又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内部线路板或电子设备之间信号传输、连接的可靠性。目前排线压端子过程的分线、压端子要分开由两套设备来完成,即同一设备无法实现对排线端子既可分线又可压端子,因此只能先利用人工或半自动的剥皮分线机将排线剥皮分线后,再利用已沿用了十多年的冲床式手动排线压端子机手工逐根线材地压端子,上述传统的排线压端子是手工操作,依赖于操作工人的熟练度及疲劳度,不仅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高,且操作员工要连续高度集中眼力重复同一动作,易眼睛疲劳,这已经不符合现代产业的要求;特别是现在劳动力稀缺,招工难, 工人工资不断上涨,更是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压端模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传统手工或半自动方式进行排线端子压着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压端模组,其安装于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机架上用于对排线进行端子压着作业,包括有凸轮组件、用于输送端子的送端装置、用于将排线上划开的线材逐一独立分开并夹紧定位的分线装置以及用于将端子铆接于独立分开夹紧定位的线材上压端装置,该送端装置和分线装置均由该凸轮组件带动驱动;该送端装置包括有送端槽、推杆以及设置于推杆上用于推动端子前进的送端爪, 该送端爪位于送端槽的上方,该推杆由前述凸轮组件带动;该压端装置包括有压端底座、压端上刀、压端下刀以及促使压端上刀与压端下刀闭合完成端子压着的驱动机构,该压端底座与前述送端槽的输出端连通,该压端下刀设置于压端底座上,该压端上刀位于压端下刀的上方;该分线装置设置于压端底座的前侧,其包括有彼此配合将线材分开的上、下分线爪以及彼此配合将分开之线材夹住的左、右顶线片,该上、下分线爪位于左、右顶线片的前侧,该上、下分线爪及左、右顶线片均由前述凸轮组件带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轮组件通过摆杆、调节螺杆和送端滑块配合带动推杆移动,该摆杆的一端抵靠于凸轮组件上,该摆杆的另一端与调节螺杆的一端枢接,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送端滑块连接,该推杆安装于送端滑块上,该推杆的尾端与摆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并且,该送端槽的上方设置有送端挡片,当推杆处于退回状态下时,该送端爪抵靠于该送端挡片的表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变频马达、偏心轴、压端滑块及两关节轴承;该变频马达固定于一支座上,该变频马达通过一减速器带动偏心轴转动,一关节轴承与偏心轴连接,另一关节轴承与压端滑块连接,两关节轴承之间连接有调节螺杆,以及,该支座上竖向设置有导杆,该压端滑块沿导杆上下移动,前述压端上刀安装于压端滑块上随压端滑块上下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端滑块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端子从料带分离出来的错位块,该错位块位于压端上刀的前侧,该错位块随压端上刀下压而作用于端子上将端子与料带强行错位分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用于输出端子的放料组件,该放料组件包括有检测滚轮、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放料漏斗、端子盘和主动轮,该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端子盘转动,该放料漏斗位于端子盘的下方,该检测滚轮设置于送端槽的输入口外并位于放料漏斗的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用于将端子料带切断的切废料机构,该切废料机构设置于压端底座的输出端外,该切废料机构包括有切刀和带动切刀上下活动的气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通过利用送端装置进行自动输送端子,利用分线装置将排线上划开的线材逐一独立分开并夹紧定位,送端装置和分线装置均由该凸轮组件带动驱动,并配合利用压端装置将端子铆接于独立分开夹紧定位的线材上,如此,整个送端、分线及压端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从而提高了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并且整个设备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减轻负担。二、通过于送端槽的上方设置有送端挡片,当推杆处于退回状态下时,该送端爪抵靠于该送端挡片的表面上,以保证下次送端爪前进时卡于端子边缘的方形孔中,利于提高送端作业的连续性及准确性。三、通过于压端上刀的前侧设置有错位块,利用错位块随压端上刀下压而作用于端子上将端子与料带强行错位分开,无需另外采用刀具进行切割,结构简单,简化了作业工序,利于提闻作业效率。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安装于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上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送端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示意图;图5是图4另一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分线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6另一状态意图;图8是图6的再一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压端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压端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正面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1、机架102、排线103、端子104、方形孔10、送端装置11、送端槽12、推杆13、送端爪14、摆杆15、调节螺杆16、送端滑块17、弹簧18、送端挡片19、放料组件191、检测滚轮192、支架193、放料漏斗194、端子盘195、主动轮196、皮带20、压端装置21、压端底座22、压端上刀23、压端下刀24、第五驱动机构241、变频马达242、偏心轴243、压端滑块244、关节轴承245、减速器246、调节螺杆25、支座26、导杆27、错位块30、分线装置31、上分线爪32、下分线爪33、左顶线片34、右顶线片40、凸轮组件50、切废料机构51、切刀52、气缸。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安装于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机架101上用于对排线102进行端子103压着作业, 包括有送端装置10、压端装置20、分线装置30和凸轮组件40 ;该分线装置30用于将排线 102上划开的线材逐一独立分开并夹紧定位,该送端装置10和分线装置30均由该凸轮组件 40带动驱动,该压端装置20用于将端子103铆接于独立分开夹紧定位的线材上,该凸轮组件40位于机架I之平台的下方。具体而说,该送端装置10用于输送端子103,如图3至图5所示,该送端装置10包括有送端槽11、推杆12以及设置于推杆12上用于推动端子103前进的送端爪13,该送端爪13位于送端槽11的上方,该推杆12由前述凸轮组件40带动沿送端槽11前进或后退, 当该送端爪13随推杆12前进时,该送端爪13卡于端子103边缘的方形孔104中推动端子 103前进完成送端子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压端模组,其安装于多功能全自动排线端子压着机的机架上用于对排线进行端子压着作业,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凸轮组件、用于输送端子的送端装置、用于将排线上划开的线材逐一独立分开并夹紧定位的分线装置以及用于将端子铆接于独立分开夹紧定位的线材上压端装置,该送端装置和分线装置均由该凸轮组件带动驱动;该送端装置包括有送端槽、推杆以及设置于推杆上用于推动端子前进的送端爪,该送端爪位于送端槽的上方,该推杆由前述凸轮组件带动;该压端装置包括有压端底座、压端上刀、压端下刀以及促使压端上刀与压端下刀闭合完成端子压着的驱动机构,该压端底座与前述送端槽的输出端连通,该压端下刀设置于压端底座上,该压端上刀位于压端下刀的上方;该分线装置设置于压端底座的前侧,其包括有彼此配合将线材分开的上、下分线爪以及彼此配合将分开之线材夹住的左、右顶线片,该上、下分线爪位于左、右顶线片的前侧,该上、下分线爪及左、右顶线片均由前述凸轮组件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生,杜昌发,林应听,
申请(专利权)人:林应听,杜昌发,黄寿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