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银型椭圆头动触点伸缩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0082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银型椭圆头动触点伸缩模具,包括底模(6),模垫(5),其特征在于:底模与模垫之间设有一中空的模壳(1),模壳内套装有一弹簧(4),弹簧内套装有一后座(3),后座上端有一异形顶针(2),异形顶针上端配合套穿于模壳顶部的异形通孔。所说的异形顶针,其顶端内凹成圆弧形。所说的模壳顶部的异形通孔为椭圆形通孔。所说的异形顶针上端配合套穿于模壳顶部的异形通孔,其单边间隙为0.005~0.025mm。如果模壳成型腔边缘发生塌陷,可上磨床修平,同时等尺寸缩短后座长度,即可再次投入使用,以达到模具反复使用的目的。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完全达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银型椭圆头动触点伸缩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触点加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节银型椭圆头动触点伸缩模具。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统的银触点均采用圆脚,圆头设计(即用圆形的丝材经过底模和成型模之间产生的挤压力,按一定的比例膨胀成圆形的钉头)在配型上,均采用一动一静设计 (动触点为球面,静触点为平面),尺寸上多采用同一尺寸设计(即动、静触点之头部直径和头部厚度相同)。为点接触导电,所以存在着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较大的缺陷。如果将传统设计的动触点头部改为椭圆形,则点接触变成线接触,大幅提高接触面积,降低接触电阻, 但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产品头部成型上有了很大的难度。传统的成型是圆丝变圆头,只需顺圆心向边缘等比例膨胀就可以,但由圆形膨胀型变成椭圆形,型变比例不同就增加了制造难度,传统的成型模具,是利用电脉冲在模具的一端加工一个固定尺寸的成型模腔。传统工艺制作时,成型模模腔长的一侧边缘很容易塌陷,因为产品的头部是在模腔边缘塌陷后,就会使产品的头型成型不规则,甚至改变产品头部尺寸,所以模具成型腔边缘发生了塌陷,使整个成型模具将无法修复,使其报废,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银型椭圆头动触点伸缩模具,包括底模(6),?模垫(5),?其特征在于:?底模与模垫之间设有一中空的模壳(1),?模壳内套装有一弹簧(4),?弹簧内套装有一后座(3),?后座上端有一异形顶针(2),异形顶针上端配合套穿于模壳顶部的异形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飞龙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