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大窖底泥表面积、提高窖底生香味能力的固态酿造泥窖,其包括窖壁、窖底,窖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泥堆,泥堆的高度为50~100cm,泥堆与窖壁、泥堆之间的间距均为50~100cm,泥堆可以是与其中一面窖壁平行的泥堤或在窖底上规则间隔排列的泥台,优选所述泥台、泥堤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通过在泥窖底部构造泥堆,增加了窖底泥的面积,提高了窖底生香味的能力,增加了酿酒糟醅与底泥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糟醅中的香味成分含量,提高优质酒的质量。同时,也利用了窖底独特的优越环境,有利于培养大量的优质窖底泥,提高窖泥的质量,对白酒生产企业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酿造泥窖
本技术属于酿酒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白酒生产企业使用的一种固态酿造泥口 O
技术介绍
窖池是白酒固态酿造的主要发酵容器,主要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处于地面以下,类似泥坑状。浓香型白酒酿造窖池为泥窖,窖池的窖壁及窖底皆为泥质构成。在窖池内,窖底是重要的优质酒生产区域,所产酒质香味成分丰富,己酸乙酯等成分含量较高。这是由于窖底具有良好的酿酒产香环境,窖底内严格厌氧,泥质湿润,且长期与富含各种有机酸组分及营养组分的黄水接触,这些环境因素使得窖泥质量表现上佳,窖底泥内驯化出产香味性能较高的优良酿酒微生物群。因此,窖底也就成为了优质白酒生产的重要场所,并且窖底面积越大越有利于产香味,单位糟醅与窖底泥接触的面积越大,糟醅内香味成分越丰富。然而,现有窖池通常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窖池底部为平面状。这种窖池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窖底泥表面积较小,单位糟醅与窖底泥接触的面积小,一方面导致窖底环境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窖底泥表面积小产香能力有限,且糟醅从窖底吸收的香味成分也较有限。因此,充分利用窖底部优良的酿酒环境,扩大窖底泥表面积,是提高窖底产香能力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平面窖底产香能力受限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增大害底泥表面积、提闻害底生香味能力的固态酿造泥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固态酿造泥窖,包括窖壁、窖底,窖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泥堆,泥堆的高度为50 100cm。所设置的泥堆一方面增加了窖底部泥表面积,增加了窖底部单位糟醅与泥的接触面积,从而可提高糟醅香味成分含量;另一方面,泥堆不可排布过密,以保证底部表面泥与足够单位糟醅量接触,便于泥面从糟醅中吸收足够营养成分,促进泥中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产生香味成分。泥堆不宜设置过高,过高则丧失了处于窖底的优势条件,反而起不到提高糟醅香味成分含量的作用。泥堆的形状可以是用窖泥能够堆出的任意形状,例如,所述泥堆可以是与其中一面窖壁平行的泥堤,当然泥堤也可以不与窖壁平行甚至泥堤为曲线或折线形走向的泥堤, 做成规则的直条状与窖壁平行的泥堤主要是使其发酵后的糟醅取出方便。所述泥堤的厚度为20 50cm。所述泥堤与窖壁之间的间距以及泥堤之间的间距均为50 100cm。所述泥堤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优选所述泥堆为泥台。所述泥台在窖底上规则间隔排列,泥台与窖壁之间的间距以及泥台之间的间距均为 50 100cm。所述泥台为立方体。所述泥台的长度、宽度均彡5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泥窖底部构造泥堆,增加了窖底泥的面积,提高了窖底生香味的能力,增加了酿酒糟醅与底泥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糟醅中的香味成分含量,提高优质酒的质量。同时,也利用了窖底独特的优越环境,有利于培养大量的优质窖底泥,提高窖泥的质量,对白酒生产企业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泥窖的主视图(泥堤)。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泥窖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泥台)。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中标记为,I-窖壁,2-泥堆,3-窖底,11-其中一面窖壁,21-泥堤,22-泥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对比试验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的固态酿造泥窖包括窖壁I、窖底3,窖底3上设置有多条间隔设置的泥堤21,各泥堤21与其中一面窖壁11平行,泥堆2的高度为50 100cm, 泥堤21的厚度为20 50cm,泥堤21与窖壁I之间的间距以及泥堤21之间的间距均为 50 100cm。泥堤21的尺寸主要考虑到要有利于窖泥与酿酒糟醅的相互良性作用,尺寸过大可能导致酿酒糟醅中的营养成分不能浸润到泥堤内中心部位的窖泥,从而这部分窖泥无法变成具有丰富有益微生物的“熟泥”,起不到提高糟醅中香味成分含量的作用。由于所述窖泥通常具有较高的湿度,考虑到成型因素,优选所述泥堤2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这是在窖泥不垮塌的情形下,考虑到酿酒糟醅中营养成分的极限浸润深度下, 能够相对于其它横截面形状而言使其窖底部具有最大表面积增幅的横截面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固态酿造泥窖包括窖壁I、窖底3,窖底3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泥台22,泥台22的长度、宽度均< 50cm,泥台22在窖底3上规则间隔排列,泥台22与窖壁I之间的间距以及泥台22之间的间距均为50 100cm。泥台22的尺寸也是根据前述“窖泥与酿酒糟醅的相互良性作用”因素决定的。采用泥台22作为泥堆显然较采用泥堤的方案更为优越,原因有二,其一,泥台22不会阻隔有效作用成分在整个窖底部的相互传递与平衡,而泥堤则将窖底部隔绝成了相对分立的几个部分,不利于有效作用成分在整个窖底部的相互传递与平衡;其二,与泥堤形式相比,泥台结构多了两个能够与酿酒糟醅接触的侧面,进一步增加了窖底部单位酿酒糟醅与底泥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提高窖底生香味能力。同样的,为尽可能地增加窖底部酿酒糟醅与底泥的接触面积,所述泥台22最好为立方体。对比试验如图I和图2所示,以一个泥窖窖池为例阐述本技术固态酿造泥窖,该泥窖窖底3长400cm、宽300cm,泥堆2采用泥堤21,泥堤21按平行于较窄的其中一面窖壁11来建造。其实施例I :泥堤长300cm、高100cm,厚50cm,泥堤与两侧窖壁及泥堤之间的间距均为100cm,在窖底平行设置2个长方体泥堤。其实施例2 :泥堤长300cm、高50cm、厚20cm,泥堤与两侧窖壁及泥堤之间的间距均为50cm,在窖底平行设置5个长方体泥堤。以相同结构、相同质量的固态酿造泥窖作为对比,泥窖的窖底长400cm、宽300cm, 泥窖的高度与前述的实施例2和实施例I相同,但窖底面为平面。向实施例I、实施例2和作为对比例的酿酒泥窖分别装填入相同质量的酿酒糟醅, 采用相同酿酒工艺,发酵60天,取窖底糟醅进行蒸馏取酒,以常规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酒中的香味成分含量,结果如下表I所示。表I泥窖底部糟醅所产酒中香味成分含量单位g/L权利要求1.固态酿造泥窖,包括窖壁(I)、窖底(3),其特征是窖底(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泥堆(2),泥堆(2)的高度为50 100cm。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堆(2)为与其中一面窖壁(11)平行的泥堤(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堤(21)厚20 50c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堤(21)与窖壁(I)之间的间距以及泥堤(21)之间的间距均为50 100c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堤(2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堆(2)为泥台(2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台(22)在窖底(3)上规则间隔排列,泥台(22)与窖壁(I)之间的间距以及泥台(22)之间的间距均为50 IOOcm0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台(22)为立方体。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酿造泥窖,其特征是所述泥台(22)的长度、宽度均 ^ 50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大窖底泥表面积、提高窖底生香味能力的固态酿造泥窖,其包括窖壁、窖底,窖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泥堆,泥堆的高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固态酿造泥窖,包括窖壁(1)、窖底(3),其特征是:窖底(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泥堆(2),泥堆(2)的高度为50~10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刚,杨平,马蓉,敖宗华,涂飞勇,任剑波,冯华芳,孔翔,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