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它涉及汽车方向盘技术领域。第一直杆(8)的一端设置有盆齿(9),盆齿(9)与角齿(4)啮合,第一直杆(8)上设置有万向节(10),万向节(10)通过第二直杆(11)与大齿轮(12)连接,大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3)啮合,第二小齿轮(13)与第三直杆(14)连接,第三直杆(14)上设置有第四轴承(15),第四轴承(15)通过第二固定架(17)与第五轴承(16)连接,第五轴承(16)设置在第二直杆(11)上。它能使驾驶员前面的空间更大,安全系数更高,视线更为广阔,打方向耗费的时间更少更快,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造成方向盘挤伤驾驶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方向盘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
技术介绍
方向盘是汽车、轮船、飞机等操纵行驶方向的轮状装置,最初的汽车是用舵来控制驾驶的,舵不能说不好,但是它会把汽车行驶中产生的剧烈振动传导给驾驶者,增加其控制方向的难度,当发动机被改为安装在车头部位之后,由于重量的增加,驾驶员根本没有办法再用车舵来驾驶汽车了,方向盘这种新设计便应运而生,它在驾驶员与车轮之间引入的齿轮系统操作灵活,很好地隔绝了来自道路的剧烈振动,当前汽车的方向盘都是采用前面安装式,由于离驾驶员距离近,在事故碰撞后很容易造成驾驶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它能使驾驶员前面的空间更大,安全系数更高,视线更为广阔,打方向耗费的时间更少更快,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造成方向盘挤伤驾驶员的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第一轴承I、第一小齿轮2、齿板3、角齿4、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第三轴承7、第一直杆8、盆齿9、万向节10、第二直杆11、大齿轮12、第二小齿轮13、第三直杆14、第四轴承15、第五轴承16、第二固定架17组成;第一小齿轮2内设置有第一轴承1,第一小齿轮2的后侧设置有齿板3,齿板3固定在座椅的左侧,且齿板3与第一小齿轮2哨合,第一小齿轮2的下端设置有角齿4,角齿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的一端与第二轴承5连接,第一固定架6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承7连接,第三轴承7设置在第一直杆8上,第一直杆8的一端设置有盆齿9,盆齿9与角齿4啮合,第一直杆8上设置有万向节10,万向节10通过第二直杆11与大齿轮12连接,大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3啮合,第二小齿轮13与第三直杆14连接,第三直杆14上设置有第四轴承15,第四轴承15通过第二固定架17与第五轴承16连接,第五轴承16设置在第二直杆11上。所述的齿板3的正面设置有凹凸齿3-1,齿板3的背面设置有两块挡块3-2,两块挡块3-2之间设置有小滚轮3-3,齿板3的背面上端设置有直杆3-4,直杆3_4的中下部设置有球头3-5,球头3-5外设置有球头外壳3-6,两块挡块3-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架3_8,支架3-8固定在驾驶员座椅的左侧。所述的齿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槽3-7,槽3-7分别夹住了支架3_8的两端,保证了齿板3能轻松前后滑动,且支架3-8与球头外壳3-6固定在一起。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在驾驶员座椅左侧装有一块齿板3,齿板3上的直杆3-4前后摆动而齿板3前后滑动,齿板3前后滑动齿板3正面的凹凸齿3-1驱动紧贴着的第一小齿轮2,第一小齿轮2下端的角齿4随第一小齿轮2同方向转动,角齿4驱动盆齿9改变方向转动,盆齿9连接第一直杆8至万向节10和第二直杆11,大齿轮12驱动第二小齿轮13,连接第三直杆14至驱动方向机转动。本技术能使驾驶员前面的空间更大,安全系数更高,视线更为广阔,打方向耗费的时间更少更快,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造成方向盘挤伤驾驶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齿板的背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第一轴承I、第一小齿轮2、齿板3、角齿4、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第三轴承7、第一直杆8、盆齿9、万向节10、第二直杆11、大齿轮12、第二小齿轮13、第三直杆14、第四轴承15、第五轴承16、第二固定架17组成;第一小齿轮2内设置有第一轴承1,第一小齿轮2的后侧设置有齿板3,齿板3固定在座椅的左侧,且齿板3与第一小齿轮2哨合,第一小齿轮2的下端设置有角齿4,角齿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的一端与第二轴承5连接,第一固定架6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承7连接,第三轴承7设置在第一直杆8上,第一直杆8的一端设置有盆齿9,盆齿9与角齿4啮合,第一直杆8上设置有万向节10,万向节10通过第二直杆11与大齿轮12连接,大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3啮合,第二小齿轮13与第三直杆14连接,第三直杆14上设置有第四轴承15,第四轴承15通过第二固定架17与第五轴承16连接,第五轴承16设置在第二直杆11上。所述的齿板3的正面设置有凹凸齿3-1,齿板3的背面设置有两块挡块3-2,两块挡块3-2之间设置有小滚轮3-3,齿板3的背面上端设置有直杆3-4,直杆3_4的中下部设置有球头3-5,球头3-5外设置有球头外壳3-6,两块挡块3-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架3_8,支架3-8固定在驾驶员座椅的左侧。所述的齿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槽3-7,槽3-7分别夹住了支架3_8的两端,保证了齿板3能轻松前后滑动,且支架3-8与球头外壳3-6固定在一起。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首先在驾驶员座椅左侧装有一块齿板3,齿板3上的直杆3-4前后摆动而齿板3前后滑动,齿板3前后滑动齿板3正面的凹凸齿3-1驱动紧贴着的第一小齿轮2,第一小齿轮2下端的角齿4随第一小齿轮2同方向转动,角齿4驱动盆齿9改变方向转动,盆齿9连接第一直杆8至万向节10和第二直杆11,大齿轮12驱动第二小齿轮13,连接第三直杆14至驱动方向机转动。本具体实施方式能使驾驶员前面的空间更大,安全系数更高,视线更为广阔,打方向耗费的时间更少更快,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造成方向盘挤伤驾驶员的问题。权利要求1.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轴承(I)、第一小齿轮(2)、齿板(3)、角齿(4)、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第三轴承(7)、第一直杆(8)、盆齿(9)、万向节(10)、第二直杆(11)、大齿轮(12)、第二小齿轮(13)、第三直杆(14)、第四轴承(15)、第五轴承(16)、第二固定架(17)组成;第一小齿轮(2)内设置有第一轴承(1),第一小齿轮(2)的后侧设置有齿板(3),齿板(3)固定在座椅的左侧,且齿板(3)与第一小齿轮(2)啮合, 第一小齿轮(2)的下端设置有角齿(4),角齿(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的一端与第二轴承(5)连接,第一固定架(6)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承(7)连接,第三轴承(X)设置在第一直杆(8)上,第一直杆(8)的一端设置有盆齿(9),盆齿(9)与角齿(4)啮合,第一直杆⑶上设置有万向节(10),万向节(10)通过第二直杆(11)与大齿轮(12)连接,大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3)啮合,第二小齿轮(13)与第三直杆(14)连接,第三直杆(14)上设置有第四轴承(15),第四轴承(15)通过第二固定架(17)与第五轴承(16)连接,第五轴承(16)设置在第二直杆(11)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板(3)的正面设置有凹凸齿(3-1),齿板(3)的背面设置有两块挡块(3-2),两块挡块(3-2)之间设置有小滚轮(3-3),齿板(3)的背面上端设置有直杆(3-4),直杆(3-4)的中下部设置有球头(3-5),球头(3-5)外设置有球头外壳(3-6),两块挡块(3-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支架(3-8),支架(3-8)固定在驾驶员座椅的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板(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动挡汽车前后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轴承(1)、第一小齿轮(2)、齿板(3)、角齿(4)、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第三轴承(7)、第一直杆(8)、盆齿(9)、万向节(10)、第二直杆(11)、大齿轮(12)、第二小齿轮(13)、第三直杆(14)、第四轴承(15)、第五轴承(16)、第二固定架(17)组成;第一小齿轮(2)内设置有第一轴承(1),第一小齿轮(2)的后侧设置有齿板(3),齿板(3)固定在座椅的左侧,且齿板(3)与第一小齿轮(2)啮合,第一小齿轮(2)的下端设置有角齿(4),角齿(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轴承(5),第一固定架(6)的一端与第二轴承(5)连接,第一固定架(6)的另一端与第三轴承(7)连接,第三轴承(7)设置在第一直杆(8)上,第一直杆(8)的一端设置有盆齿(9),盆齿(9)与角齿(4)啮合,第一直杆(8)上设置有万向节(10),万向节(10)通过第二直杆(11)与大齿轮(12)连接,大齿轮(12)与第二小齿轮(13)啮合,第二小齿轮(13)与第三直杆(14)连接,第三直杆(14)上设置有第四轴承(15),第四轴承(15)通过第二固定架(17)与第五轴承(16)连接,第五轴承(16)设置在第二直杆(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元练,
申请(专利权)人:彭元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