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轮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04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集成轮毂单元,包括一与法兰一体成型的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套接于一同轴设置的大内圈的外表面,所述轴承外圈上固定设置有一ABS传感器;所述大内圈的外端部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设有一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ABS传感器的感应面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轮毂单元是集成整体式设计,具有信号功能和ABS功能,结构紧凑;不再装配磁性齿圈,减少了装配工艺,减轻了整体的质量,节约成本;脉冲发生器装配在大内圈的外端部与轴承外圈之间,没有裸露在集成轮毂单元的外部,能防止脉冲发生器被污染,防锈能力强,信号稳定,维护方便,防尘密封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ABS脉冲发生器的集成轮毂单元
技术介绍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作为汽车行车安全的重要保护系统不可或缺,传统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包括感应器,齿圈等部件,一般安装在轮毂轴承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的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传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是汽车制动系统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的组装工艺中,汽车用轮毂轴承单元是将相对独立的圆锥滚子轴承或球轴承部件用专用压机压入轮毂内孔,再将ABS齿圈压入轮毂端部而成,轴承的安装、涂油、ABS齿圈的安装及游隙的调整都是在制动器生产线上进行的,其特点是需施加预紧,安装过程复杂,需要填充润滑脂,使得装配过程繁琐,成本高,维修也带来许多不便。现有技术中,也有对轮毂轴承单元的不足进行了改良,如图I所示,一种二代轮毂单元,该轮毂单元结构将轮毂法兰11与轴承外圈12制成一体结构,使得体积变小,安装维护方便,安全性、防尘、密封效果得到提高,但ABS齿圈13仍需压入在法兰11外端面,在安装轴承时可能导致齿圈13轴向移动,齿面碰伤等,影响传感器14的脉冲信号,而且,齿圈13裸露在轴承外,易被污染,使检测信号失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轮毂单元,包括一与法兰一体成型的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套接于一同轴设置的大内圈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上固定设置有一ABS传感器;所述大内圈的外端部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设有一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ABS传感器的感应面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佳敏曹秀兰田永义李明孙传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