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新型制香机。该制香机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及逻辑控制系统。所述的送竹系统采用依次连接的下竹片、顶竹轮,顶竹连杆、偏心轮及驱动电机构成的竹签自动分筛装置;由依次连接的夹竹器、花轮连接杆和花轮,花轮与驱动电机构成的夹竹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送竹系统通过偏心轮连杆机构、花轮连杆机构,推动夹竹钳的前后往返运动、升降抛竹运动及夹竹钳的开合动作,不但定位准确稳定、节能省电;且一步可完成三个动作,制香速度可提高40%,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新型制香机
本技术涉及制香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新型制香机。
技术介绍
目前制香行业是使用的制香机大都是半自动液压式制香机或气动式制香机。半自动液压式制香机由人工手动裹香,生产效率低,耗料多,劳动强度大。而气动制香机则利用压缩空气的推力,生产率较高,但需要配置空气压缩机、空气净化系统等装置,带来成本高、 体积大、噪音大、故障多保养难、使用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专利技术人经研究提供了一种由电机驱动的全自动制香机,并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45889. 1,该制香机虽然克服了半自动液压式制香机和气动制香机的大部分缺点,但由于采用电磁控制感应和限位装置, 在电流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感应和限位不准确、机械动作不到位、不协调等问题。例如间闸器和夹竹钳开合不到位、顶竹座和下竹片座的前后移动升降不到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专利技术人在原有的全自动制香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制香机,该制香机的送竹系统主要采用偏心轮杠杆连接机构和花轮杆连接机构,能稳定地控制竹签自动分筛、夹竹及送竹动作的准确性。本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及逻辑控制系统。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分别设有系统动作驱动装置和/或限位装置,上述两装置分别与逻辑控制系统连接,形成逻辑联动关系。特别的,本送竹系统包括竹签自动分筛装置和夹竹装置;竹签自动分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下竹片、顶竹轮,顶竹连杆、偏心轮及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旋动,偏心轮按偏心数据设定的频率和轨迹带动顶竹连杆、顶竹轮及下竹片完成顶竹、落下的竹签自动分筛动作。夹竹装置则包括依次连接的夹竹器、花轮连接杆和花轮,花轮与驱动电机连接。由驱动电机带动花轮按设定的运动轨迹推动花轮连接杆,推动夹竹钳的前后往返运动和升降抛竹运动,并由夹竹顶针控制夹竹钳的开合。上述动作的协调配合可由逻辑控制系统按预设的逻辑数据控制驱动电机的驱动动作来实现。所述的夹竹器包括设于上端的夹竹钳及依次设于夹竹钳下部的夹竹顶针及顶竹座,所述顶竹座与所述的花轮连接杆连接。所述出香系统设有用于感应竹签行程的间闸器,所述间闸器设于出香系统和制料裹香系统之间,包括间闸轨道和在间闸轨道上滑动的间闸片,所述间闸器通过曲杆、偏心轮与出香系统的驱动装置及逻辑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逻辑控制系统包括PLC芯片。所述逻辑控制系统与动作驱动装置和/或限位装置连接按预设的逻辑数据控制制香机各机械部件的协调动作。所述的动作驱动装置主要是指电机。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位置感应装置、限位接近开关或光电开关装置。所述的制料裹香系统包括制料机构及裹香机构,所述制料机构设有出料口 ;所述裹香机构设有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包括与所述出料口对应的线嘴、香支竹签入口及香支出口。所述的送竹系统和制料裹香系统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所述的出香系统还包括成品篮,成品篮设于间闸器后端,所述成品篮设有感应装置。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送竹系统通过偏心轮连杆机构、花轮连杆机构,推动夹竹钳的前后往返运动、升降抛竹运动及夹竹钳的开合动作,定位准确。不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电磁吸合方式,由于电流不稳定导致夹竹钳工作状态不稳定的缺陷,而且能通过杠杆准确控制夹竹钳的开合,顶竹座的前后伸缩,下竹片的上下升降,一步可完成三个动作,速度可提高40 %,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的间闸器通过杠杆、偏心轮与电机连接,按偏心轮的偏心数据设定的频率和轨迹进行运动,克服了电磁吸合方式,由于电流不稳定,导致间闸器开合不到位的缺点,且更省电。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逻辑控制系统)。附图2是图I送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I出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I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是在申请号201220045889. I号专利的基础上,主要针对间闸器及送竹系统进行改进所得,其他部分的结构可参考201220045889. I号专利文件记载的技术完成。其结构主要包括机架(在附图中省略机架)及依次连接的送竹系统、 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及逻辑控制系统。逻辑控制系统采用PLC芯片控制,使机械部件按预先设定的工作程序的逻辑数据关系进行协调工作,该部分用现有技术手段便可以做到, 在此省略逻辑控制系统部分示意图。如附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送竹系统包括由驱动电机I、偏心轮2、顶竹连杆3、 顶竹轮4、及下竹片5依次连接组成的竹签自动分筛装置;由驱动电机I花轮6、花轮连接杆7、夹竹器8依次连接构成的夹竹装置。夹竹器8包括设于上端的夹竹钳9及依次设于夹竹钳9下部的夹竹顶针10及顶竹座11,顶竹座11与花轮连接杆7连接。夹竹顶针10包括夹竹顶针中心轴12。夹竹顶针中心轴12为顶针提供高度的要求和活动范围的限制。夹竹顶针10控制夹竹钳的开合,当花轮6转动时,夹竹钳9在滑行轴上往返运动, 触动固定在夹竹顶针中心轴12上的夹竹顶针10,通过夹竹顶针10上的坡面来控制夹竹钳 9的开合时间和角度大小。如图3所示,所述出香系统设有用于感应竹签行程间闸器27,所述间闸器27设于出香系统和制料裹香系统之间,包括间闸轨道271和在间闸轨道上滑动的间闸片272,所述间闸器27通过连杆、偏心轮与出香系统的驱动装置主电机30及逻辑控制系统连接。间闸器27通过曲杆与主电机30连接,靠连接在主电机输送的频率,通过曲杆带动间闸片272的开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批量放入竹签后,驱动电机I启动,通过偏心轮2、带动顶竹连杆3将顶竹轮4顶起,使混杂的竹签顺序下落,随机分离出落入下竹片5符合要求的竹签13。顶竹轮顶起顶竹横片,此时触动夹竹顶针10将夹竹钳9打开并夹住落入钳口的竹签13。驱动电机I通过花轮6、花轮连接杆7驱动夹竹钳9向左平移,竹签13受力后穿过出竹口 14。送竹驱动电机15驱动送竹主转轮16为竹签加速,推动竹签13继续穿过中继出竹口 17及限位器21,触发送竹光电开关20,送竹光电开关20向逻辑控制系统电路发出信号,控制电路控制主电机30动作,将香料挤入三通25,此时竹签13已穿入三通25,香料受压后裹覆于竹签13之上,形成香支。成品香支被香料挤入三通25的力驱动,向左射出, 间闸器27的间闸片272打开,竹签13射出最后落入成品篮。成品香支射入成品篮后,间闸器27向逻辑控制系统电路发出信号,控制系统电路控制驱动电机I启动顶竹动作,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权利要求1.全自动制香机,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还包括逻辑控制系统,所述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分别设有系统动作驱动装置和限位装置, 上述两装置分别与逻辑控制系统连接,形成逻辑联动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竹系统还包括竹签自动分筛装置和夹竹装置;所述竹签自动分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下竹片、顶竹轮,顶竹连杆、偏心轮及驱动电机;所述夹竹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夹竹器、花轮连接杆和花轮,所述的花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制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香系统设有用于感应竹签行程的间闸器,所述间闸器设于出香系统和制料裹香系统之间,包括间闸轨道和在间闸轨道上滑动的间闸片,所述间闸器通过曲杆、偏心轮与出香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制香机,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还包括逻辑控制系统,所述送竹系统、制料裹香系统、出香系统分别设有系统动作驱动装置和限位装置,上述两装置分别与逻辑控制系统连接,形成逻辑联动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竹系统还包括竹签自动分筛装置和夹竹装置;所述竹签自动分筛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下竹片、顶竹轮,顶竹连杆、偏心轮及驱动电机;所述夹竹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夹竹器、花轮连接杆和花轮,所述的花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树仁,
申请(专利权)人:黎树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