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探测器,尤其是一种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的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属于红外探测器的
技术介绍
Herschel在19世纪初发现了红外福射,随着时代进步,红外技术在红外制导、红外成像以及预警等军事领域,以及在红外报警、红外测温以及检测等民用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也推动了作为红外装置心脏的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红外探测技术主要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又称光子红外探测器,其虽然探测性能较好,但是必须使用特殊而昂贵的冷却设备,尺寸大,难以小型化,制造成本和功耗高,主要应用于军事。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又称为热红外探测器,由于其探测红外原理不同主要分为热电堆型、热释电型以及热敏电阻型三类,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热电堆红外探测器是最早发展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其工作原理基于Seebeck效应。传统热电堆红外探测器结构主要有以下缺点1、尺寸偏大为了提高响应率,将连接红外吸收区与硅基底的热电偶对的长度加长,造成器件面积增大,使其阵列化出现一定困难;2、占空因子较低为了提高冷热端温差,一些吸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兼容的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包括承载衬底(3);其特征是:所述承载衬底(3)上设有隔离支撑层(27),所述隔离支撑层(27)上方对应隔离槽(17)的两侧设置对称分布的热电堆,所述热电堆通过隔离槽(17)相隔离,且所述隔离槽(17)两侧的热电堆电连接成一体;所述热电堆上覆盖有第四介质层(18),第四介质层(18)上设有红外吸收层(1),红外吸收层(1)通过热传导支撑柱(20)支撑在第四介质层(18)上,红外吸收层(1)通过热传导支撑柱(20)与热电堆间形成绝热腔(8),所述绝热腔(8)与隔离槽(17)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蕾,王玮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