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电发生器,尤其是一种柔性热电发生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热电发生器的
技术介绍
由于便携式电子产品日益增长的微型化趋势,推动了小型化电源的研究和发展。热电发生器作为一种自给自足的能源,它根据Seebeck效应能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在适合的温度下能保持实际上的无限的有效寿命,这使其作为一种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热电发生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热源、热沉和热电堆。热电堆是由一系列串联的能够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热电对组成(图示2)。热电对由不同类型的N/P型热电材料组成,当 其两端,即热源端和热沉端,出现温度梯度时,其两端可产生电势差,如图示I中所示。热电器件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基于Seebeck效应。Seebeck效应是德国物理学家Seebeck发现的一种热电现象。当在金属导体或者半导体结构上加上温度差Λ T时,会伴随产生电压AU。并且开路电压线性地正比于温差「IAUciK —- 'Δ7其中,as称作Seebeck系数,也可称为热电功率。如果热电偶的两种构成材料的Seebeck系数分别为a b,则热电偶的Seebeck系数定义为a db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热电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柔性衬底(100)及位于第一柔性衬底(100)下方的第二柔性衬底(101),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0)与第二柔性衬底(101)间设置若干交替分布的N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1)及P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2),所述N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1)通过第一柔性衬底(100)上的第一导电连接层(201)及第二柔性衬底(101)上的第二导电连接层(202)与P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2)串联后电连接,以在第一柔性衬底(100)与第二柔性衬底(101)间形成包括若干热电对的热电材料体,所述热电材料体通过柔性绝缘绝热灌封材料体(104)封装在第一柔性衬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热电发生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柔性衬底(100)及位于第一柔性衬底(100)下方的第二柔性衬底(101),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0)与第二柔性衬底(101)间设置若干交替分布的N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1)及P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2),所述N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1)通过第一柔性衬底(100 )上的第一导电连接层(201)及第二柔性衬底(101)上的第二导电连接层(202)与P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2)串联后电连接,以在第一柔性衬底(100)与第二柔性衬底(101)间形成包括若干热电对的热电材料体,所述热电材料体通过柔性绝缘绝热灌封材料体(104)封装在第一柔性衬底(100)及第二柔性衬底(101)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热电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01)上设有与热电材料体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102)及第二连接电极(103),所述第一连接电极(102)及第二连接电极(103)位于第一柔性衬底(100)及柔性绝缘绝热灌封材料体(104)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热电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0)上设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一柔性衬底(100 )的通孔(401),所述通孔(401)位于N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1)和/或P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2)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热电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01)上设有若干贯通所述第二柔性衬底(101)的通孔(401),所述通孔(401)位于N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1)和/或P型热电材料颗粒体(302)的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柔性热电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通孔(401)内填充有绝缘导热灌封材料体(501)。6.一种柔性热电发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柔性热电发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所需的第一柔性衬底(100)及第二柔性衬底(101); (b)、在第一柔性衬底(100)所需的表面上设置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曹二林,陈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