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包括船载终端和控制平台,所述船载终端包括终端中央处理器和与终端中央处理连接的船舶状态采集装置、行政许可申请模块、触发模块、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终端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包括智能采集装置和人工录入装置;所述行政许可申请模块,用于读取船舶的固有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触发模块为一个触发按键,用于发出触发信号到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平台中央处理器和与平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行政许可审批模块和平台存储模块。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的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成本低、系统简单可靠,可获取内河船舶的静态、动态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河船舶的管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属于智能交通
技术介绍
水路运输以运量大、成本低、能耗低等优点,成为我国近年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部针对船舶监管提出了大量的AIS、VTS、LRIT等系统,然而此类系统对于内河船舶的安装覆盖率并不足。内河船舶自身具有体积小、数量大、监管困难等特点,具体为首先,内河船舶船型较小,交通运输部推出的设备成本较高,内河船舶采购和应用困难;其次,内河航道覆盖面积广、AIS基站的覆盖率很难满足内河船舶的发展需求;再次,内河船舶的数量巨大,船员素质有待提高,监管设施若无法与船员应用直接相关,很难推广。内河作为陆路与大江、大河、海洋运输的连接线,具备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内河船载终端的开发,必须与应用相结合。当前出现了大量的船载终端的研究,但并不能很好的与内河船舶的使用特点相结合,应用于内河不宜推广、内河船舶的需求不清晰。内河船舶运行状态 的行政许可的管理由于基础落后,与公路存在较大的差距,内河船舶的识别方法还不统一,不可能对每艘船都停船检查,因此出现严重的内河船舶监管漏洞。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许可的动态识别,降低现场管理工作量的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内河船舶上的船载终端和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平台,所述的船载终端和控制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通信,所述船载终端包括终端中央处理器和与终端中央处理连接的船舶状态采集装置、行政许可申请模块、触发模块、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终端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包括智能采集装置和人工录入装置,用于自动采集船舶的固有信息、位置信息、人员信息和状态信息;所述行政许可申请模块,用于读取船舶的固有信息和位置信息,生成固定格式的电子文档;所述触发模块为一个触发按键,用于发出触发信号到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和所述行政许可申请模块的信息,将信息存入存储模块,并接收所述触发模块的触发指令,发送行政许可申请信息;所述显示模块显示行政许可信息和行政许可申请的状态;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平台中央处理器和与平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行政许可审批模块和终端存储模块,所述终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行政许可审批的条件;所述行政许可审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船载终端发送的行政许可申请信息,并自动调取所述终端存储模块的行政许可审批条件,进行匹配,如果符合条件,则发送许可信息,如果不符合条件,则发送拒绝信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还包括与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定时器, 所述定时器在规定时间点发送信号到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发送船舶的固有信息和位置信息到所述控制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采集装置包括无线射频装置和GPS定位装置,所述无线射频装置用于采集船舶的固有信息;所述GPS定位装置负责采集船舶的位置信息;所述固有信息包括船舶标识、载货重量、货物类别和配员。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射频装置包括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包括16位固定字符, 其中,第fll位为船舶统一标识码,第12位为船舶总吨,第13位为货物类别,货物类别按标准码分类,第14位为配员总数,第15 16位为校验码。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采集装置还包括水位计。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采集装置还包括指纹仪。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录入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和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输入键盘和显示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功能选择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和状态单元,所述功能选择单元控制输入键盘输入数据的类别;所述逻辑单元结合所述功能选择单元选择的数据类别处理输入键盘输入的数据;所述存储单元存储逻辑单元处理完的数据;所述状态单元用于标识船舶的状态,所述船舶的状态分为出港和入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方法,按如下步骤进(1)平台存储模块存储行政审批的条件,条件包括船舶吨数、货物类别、配员数;(2)状态采集装置自动采集船舶的固有信息、位置信息、人员信息和状态信息,在触发按键发出触发指令时,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控制平台;(3)行政许可审批模块将接收的信息与平台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符合条件,则发送许可信息,如果不符合条件,则发送拒绝信息;(4)船载终端接收行政许可审批的结果并进行显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为,还包括定时发送信息步骤,通过定时器定时,在规定时间点发送船舶的固有信息和位置信息到所述控制平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 成本低、系统简单可靠,可获取内河船舶的静态、动态信息;可为船员提供准确信息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自动发送和人工发送相结合的方式,适用于内河船舶;部署费用低,后台监管形式灵活。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一种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内河船舶上的船载终端和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平台,所述的船载终端和控制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通信。所述船载终端包括终端中央处理器和与终端中央处理连接的船舶状态采集装置、 行政许可申请模块、触发模块、定时器、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终端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和所述行政许可申请模块的信息,将信息存入存储模块,并接收所述触发模块的触发指令,发送行政许可申请信息。所述终端中央处理为STM32微控制器系列,ARM Cortex M3内核的32位闪存微控制器。具体型号STM32F101R8,64M,程序空间 64KB,RAM10KB。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包括智能采集装置和人工录入装置,用于自动采集船舶的固有信息、位置信息、人员信息和状态信息。所述智能采集装置包括无线射频装置、GPS定位装置、水位计和指纹仪,所述无线射频装置用于采集船舶的固有信息;所述GPS定位装置负责采集船舶的位置信息;所述固有信息包括船舶标识、载货重量、货物类别和配员。所述无线射频装置包括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包括16位固定字符,其中,第 Γ11位为船舶统一标识码,第12位为船舶总吨,第13位为货物类别,货物类别按标准码分类,第14位为配员总数,第15 16位为校验码。其中,第12位船舶总吨的编码方式为I :100 总吨;2 200总吨,依次类推,和A 50总吨;B 150总吨,依次类推。货物类别的编码方式为1·危险货物Dangerous Cargo ;2.重大长件货物 Awkward & Length Cargo ;3.散装货物 Bulk Cargo ;4.液体货物 Liquid Cargo ;5.气味货物 Smelled Cargo ;6.食品货物 Food Cargo ;7.扬尘污染货物 Dusty and Dirty Cargo ;8.清洁货物 Clean Cargo ; 9.冷藏货物 Refrigerated Cargo ;A.易碎货物 Fragile Cargo ;B.贵重货物 Valuable Ca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河船舶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内河船舶上的船载终端和设置在地面上的控制平台,所述的船载终端和控制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通信,?所述船载终端包括终端中央处理器和与终端中央处理连接的船舶状态采集装置、行政许可申请模块、触发模块、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终端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包括智能采集装置和人工录入装置,用于自动采集船舶的固有信息、位置信息、人员信息和状态信息;所述行政许可申请模块,用于读取船舶的固有信息和位置信息,生成固定格式的电子文档;所述触发模块为一个触发按键,用于发出触发信号到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所述终端中央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状态采集装置和所述行政许可申请模块的信息,将信息存入存储模块,并接收所述触发模块的触发指令,发送行政许可申请信息;所述显示模块显示行政许可信息和行政许可申请的状态;所述控制平台包括平台中央处理器和与平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行政许可审批模块和平台存储模块,所述平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行政许可审批的条件;所述行政许可审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船载终端发送的行政许可申请信息,并自动调取所述终端存储模块的行政许可审批条件,进行匹配,如果符合条件,则发送许可信息,如果不符合条件,则发送拒绝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锦章,胡安兵,董学武,郭亚中,唐梦侠,杨根成,肖全,臧正保,刘轰,田建亮,明小梅,刘昊,杨正,江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新通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