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ー种利用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多种感知技术(GPS、AIS、RFID、传感器和视频)和 通信技术,通过对内河船舶航行状态下的多态异构数据的聚合、重构和交互,实现船舶身份的自动识别和运行状态的感知的面向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船联网)的智能船载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的运输方式,也是典型的低碳运输方式;随着国家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独特优势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虽然近几年我国已经认识到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已加大了对内河航道的整治和建设カ度,各地方水运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船舶信息的感知领域仍旧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内河船舶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缺乏有效识别船舶身份的手段,导致难以辨别套牌和伪牌照的船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这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ニ)对于长三角等一些内河发达的水域,尽管海事管理部门已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向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的智能船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载终端包括:电源模块,负责电压的转换及电流稳定,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在外部电源断开时,负责给RFID模块供电,保证该模块与岸基设备和其他智能船载终端正常通信;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数据的感知与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经通信总线传送给主控模块进行处理;主控模块,负责数据处理和存储;通信模块,提供信息传输的媒介和交互的渠道;人机交互模块,负责对主控模块处理结果的显示,以便提醒用户,进行不同的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耀华,张成雷,董丽华,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