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使用旋转工作台高效地进行工件的定位和贴合且廉价而小型的贴合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在贴合一对工件(S1、S2)的贴合装置中,具有:对应多个位置间歇旋转的旋转工作台(1);在旋转工作台(1)上设置多个、保持工件(S1、S2)的保持装置(2);设置于保持装置(2)、对工件(S1)定位的定位部(300);通过对保持装置(2)中的工件(S2)施力、将其贴合于工件(S1)的推压装置(5)。驱动定位部(300)的驱动部(400)与旋转工作台(1)独立地且相对定位部(300)装脱自由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贴合例如液晶模块和覆盖面板这样的平板状的工件的技术进行改进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液晶面板通过层积液晶模块、保护其表面的保护片和操作用的触摸面板等构成。这些液晶模块、保护片和触摸面板等(以下称为工件)组装在液晶模块的框体中, 为了避免由保护面板或触摸面板的变形产生的与液晶玻璃的接触,在相互之间形成空间。但是,当在液晶模块、保护片、触摸面板等(以下称为工件)间进入空气的层时,由外光反射使显示面的视认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双面胶带或粘接剂等的粘贴材料进行贴合,以便形成埋入工件间的层。为此,在制造液晶面板时,针对至少一个工件,准备该粘贴材料,还需要进行贴合的贴合装置。另外,为了防止在贴合的工件间混入气泡等,理想的是在真空中进行贴合。因此,在贴合装置中还需要设置真空腔等。作为这样贴合工件的技术,例如提出了在专利文献广3所示的方案。专利文献I 以及2所记述的技术,是在真空中贴合工件的方法。专利文献3所记述的技术,是为了高效地进行贴合、由间歇旋转的旋转工作台使保持工件的装置移动并依次进行处理的技术。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17097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170975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第35951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为了使工件准确定位,理想的是设置在平面上可在正交方向(X-Y方向)以及旋转方向(Θ方向)位移的X-Y-Θ工作台。但是,当该X-Y-Θ工作台包含驱动它的驱动源等时,会成为大型设备。为此,当把X-Y-Θ工作台搭载于旋转工作台时,会牵涉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同时电源以及控制线的处理也变得复杂。进而,当包含驱动源等在内地把X-Y- Θ 工作台整体收纳在真空腔内、要保证密闭时,真空腔也会变大。这样大型化的结果会增加装置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可以使用旋转工作台高效地进行工件的定位和贴合、同时又廉价且小型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实现稳定工作、不会混入气泡或灰尘等、可进行高精度贴合的。解决课题的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贴合装置,其贴合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应于多个位置间歇旋转的旋转工作台,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置多个、保持一对工件的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持装置上、对一对工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通过对所述保持装置中的一对工件中的至少一个施力来贴合一对工件的推压装置;驱动所述定位部的驱动部设置成与所述旋转工作台独立且相对所述定位部装脱自由。在以上的本专利技术中,在旋转工作台旋转时,可以把保持装置从驱动部分离,使其随着旋转工作台的旋转而移动。为此,不必在旋转工作台上搭载驱动部,也不需要电源以及控制线。另外,由于可以搭载多台保持装置,所以可实现高速且高效的贴合。另外,由于可以只在一处设置驱动部,所以可廉价地构成。进而,由于可在定位后的保持装置上进行贴合, 所以可进行精度高的贴合。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至少一个位置装脱自由地设置有剥离装置,该剥离装置剥离贴附在至少一个工件上的双面胶带的剥离纸。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因为相对于旋转工作台装脱自由地设置剥离装置,所以可以更换例如粘接剂的涂敷装置那样用于准备粘贴材料的其它种类的装置,由此可对应多种产品O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至少一个位置有剥离装置,该剥离装置剥离贴附在至少一个工件上的双面胶带的剥离纸,所述剥离装置具有向剥离纸推压粘接带的剥离头,向所述剥离头供给粘接带的供给部,缠绕来自所述剥离头的粘接带的缠绕部,以从与所述剥离头中的所述粘接带的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由所述供给部供给所述粘接带的方式、改变粘接带的供给方向的改变部。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因为来自供给部的粘接带的供给方向与剥离头中的粘接带的长度方向不同,所以可缩小该长度方向的装置空间。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供给部到所述剥离头之间以及从所述剥离头到所述缠绕部之间设置有引导粘接带移动的引导部件,对应于剥离剥离纸的工件的位置,所述剥离头以及所述引导部件的配置不同的多个单元能够进行更换地构成。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能够由改变部在与剥离头中粘接带的长度方向不同的位置配置供给部。为此,供给部以及缠绕部可以保持原样地准备剥离头以及引导部件的配置不同的多个单元,通过对其进行更换,可对应针对不同位置的工件的剥离纸的剥离。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有分别检测一对工件中的方形的角部三点的检测装置,具有把构成方形的对角线的两端的两点的中点作为工件的重心进行计算的重心计算部,基于构成方形的边的两点计算工件的倾斜的倾斜计算部,基于所述重心以及所述倾斜计算所述定位部的控制量的定位运算部。另一方案是贴合装置的控制方法,其通过由计算机或电路控制贴合装置来贴合一对工件,该贴合装置具有对应于多个位置间歇旋转的旋转工作台,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置多个、保持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的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持装置上、对一对工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定位的定位部,通过对所述保持装置中的一对工件中的至少一个施力来贴合一对工件的推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或电路具有检测部、重心计算部、倾斜计算部和定位运算部,所述检测部检测一对工件中的方形的角部三点,所述重心计算部把构成方形的对角线两端的两点的中点作为工件的重心进行计算,所述倾斜计算部基于构成方形的边的两点计算工件的倾斜,所述定位运算部基于所述重心以及所述倾斜计算所述定位部的控制量。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因为可通过检测各个方形的三点来计算一对工件的重心和倾斜,确定定位量,所以可将处理负担抑制为最小限度,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工作台的至少一个位置设置检测一对工件的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具有对一个工件进行摄像的第一照相机,插入在一对工件之间、对另一个工件进行摄像的第二照相机,在所述第二照相机中的与所述第一照相机相向的面设置反射部。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即使在工件发生弯曲等时,来自第一照相机侧的照射光可由第二照相机的反射面反射,在第一照相机中进行受光,所以可切实地进行检测。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推压装置具有可与所述驱动部独立地收纳所述定位部中的保持工件的部分的真空腔。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由于用于进行真空贴合的真空腔收纳保持装置的定位部中的保持工件的部分,不收纳驱动部也可以,所以可达成小型化。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具有与真空源连通的通气路径,具有使一个工件真空吸附于所述定位部的吸附部,和把所述通气路径切换到真空源侧和真空腔侧的阀。在以上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减压真空腔而形成真空时通过切换阀,可以把用于真空吸附工件的通气路径设置成压力与真空腔内部相同,所以可防止工件脱落。另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具有设于所述真空腔内的真空计,存储电压值和用于计算与其对应的压力的多个多项近似式的存储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电压值以及多项近似式来选择与来自所述真空计的电压值对应的多项近似式的式选择部,基于所选择的多项近似式计算压力的压力运算部。另一方案是一种贴合装置的控制方法,其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贴合装置来贴合一对工件,该贴合装置具有对应于多个位置间歇旋转的旋转工作台,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置多个、保持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将构成显示装置的一对工件贴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具有:旋转工作台,该旋转工作台对应于多个位置进行间歇旋转,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在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置多个,保持一对工件,定位部,该定位部设置于所述保持装置,对一对工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工件进行定位,和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通过对所述保持装置中的一对工件中的至少一方的工件施力,贴合一对工件;所述推压装置具有真空腔,该真空腔能够收纳所述定位部中的保持工件的部分;所述贴合装置还具有:真空计,该真空计输出与所述真空腔内的压力对应的电压值,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电压值和用于计算与该电压值对应的压力值的多个多项近似式,式选择部,该式选择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电压值以及多项近似式,选择与来自所述真空计的电压值对应的多项近似式,和压力运算部,该压力运算部基于所选择的多项近似式计算压力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川义广,横田典之,井田琢也,
申请(专利权)人:芝浦机械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