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258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该连接结构包括面板及支撑面板的框架,面板及框架通过若干个卡持件固定卡持,该卡持件包括压持部及由压持部一侧延伸形成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固定连接框架侧表面设有的对应的连接件。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在省去使用前框的前提下,也能够将一体机液晶模块的液晶面板与框架固定,降低运输出货的风险且能够避免液晶面板受到损伤,简化了液晶模块的整体组装构造的同时降低了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支撑该液晶面板的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电脑及电视机等已经进入了一体化的时代,即通常所见的一体机。图I所示为现有的一种一体机的液晶模块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模块900包括前框901、液晶面板902、胶框903及背光模块904,胶框903可固定于背光模块904上,并可承载液面板902,前框901可固定液晶面板902于背光模块904上。 现有一体机的组装通常在电视机厂完成,但随着成本的降低,无前框液晶模块的其他部件共用已成为各电视机厂商的降低费用的选择,这就需求液晶模块生产商提供无前框的液晶模块出货至各电视机厂商。如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液晶面板缺少了前框的固定与保护,运输出货会有极大的风险,因此其运输出货也成为亟须待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省去前框,简化了液晶模块的整体组装构造,同时降低了组装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包括面板及支撑面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及所述框架通过若干个卡持件固定卡持,所述卡持件包括压持部及由所述压持部一侧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压持部固定压持所述嵌于框架中的面板,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框架侧面对应的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卡口,所述框架侧面的连接件对应包括固定孔、卡钩,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卡口与所述卡钩对应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还包括定位孔,所述框架侧面的连接件还包括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定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压持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成一预设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角度为75度 90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的卡持件,用于固定卡持面板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包括压持部及由所述压持部一侧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压持部固定压持所述嵌于框架中的面板,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框架侧面对应的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卡口,所述框架侧面的连接件对应包括固定孔、卡钩,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卡口与所述卡钩对应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还包括定位孔,所述框架侧面的连接件还包括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定位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压持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成一预设角度。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角度为75度 90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在省去使用前框的前提下,也能够将一体机液晶模块的液晶面板与框架固定,降低运输出货的风险且能够避免液晶面板受到损伤,简化了液晶模块的整体组装构造,同时降低了组装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的一种一体机的液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和胶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持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框侧表面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及其卡持件应用于液晶显示领域,在本实施例中,面板采用为液晶面板,框架采用为胶框。请参照图4,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卡持件40用于卡持固定图2所示的液晶面板21和胶框22,其中,卡持件40由压持部41及压持部41 一侧延伸而成的连接部42,压持部41用于固定压持液晶面板21,连接部42用于固定连接胶框22侧面的连接件。卡持件40的材质可为电镀锌钢板(SECC)或热浸锌钢板(SGCC)等金属材料,也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聚碳酸酯(PC)等塑料材料,卡持件40所用材料保证将液晶面板21与胶框22固定卡持好的同时要避免压持于液晶面板21上的压持部41将液晶面板21划损。压持部41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421、第二延伸部422,第一延伸部421与第二延伸部422构成连接部42,第一延伸部421与压持部41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延伸部422与第一延伸部421成一角度设置,使得第一延伸部421与第二延伸部422能更好的连接固定胶框22侧面的连接件。在第一延伸部421上设有一通孔423,第二延伸部422设有一卡口 424,优选为方孔。第一延伸部421上还设有一定位孔425,优选为圆孔。另外,为了方便安装并同时达到固定连接的效果,第二延伸部422与第一延伸部421所成的预设角度在75度 90度之间为宜,在本实施例中,该角度优选为90度。请参照图5,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框侧表面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胶框22的侧表面的连接件由固定孔221、卡钩222及定位柱223组成。固定孔221优选为螺丝孔,其孔口表面与胶框22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图3所示的紧固件225优选为螺丝,紧固件225穿设通过如图4所示的通孔423并进入固定孔221,将二者螺锁固定;卡钩222设于胶框22的侧表面上,是一个带有斜面的凸起,图4所示的卡持件40的第二延伸部422下沿在向下安装时与该凸起的斜面接触并向外顶起,直到最终该凸起完全卡在卡口 424中;定位柱223所在方向垂直于胶框22的上表面,其高度略高于胶框22的上表面,以便能够对应套接于图4所示的卡持件40的定位孔425中,在固定时将卡持件40精准地定位于胶框22的侧表面的连接件处,方便其安装固定。请参照图2,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面板和胶框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结构20应用于液晶显示器(IXD)领域,该连接结构20包含液晶面板21、胶框22 ;胶框22可固定背光模块(未示出),并可承载液晶面板21。在本实施例中,胶框22是一矩形外框座,其围绕定义形成一内部空间以供组装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由背光源、导光板、扩散板及反射板等组成,其用于向液晶面板21提供照射光源。胶框22可支撑承载液晶面板21,胶框22具有四个侧表面,胶框22的四个侧表面具有 若干个图5所示的连接件。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准备一背光模块、一液晶面板21、一胶框22及若干个图4所示的卡持件40,胶框22的侧表面具有若干个图5所示的连接件。首先,胶框22先固定其背光模块,然后将液晶面板21嵌于胶框22上,而后将若干个卡持件40对应卡持胶框22的侧表面的若干个连接件。请参照图3,图3所示为卡持件40与胶框22侧表面连接件固定连接的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将卡持件40的定位孔425、卡口 424与胶框22侧表面的连接件的定位柱223、卡钩222对应固定连接,图4所示的卡持件40的通孔423与图5所示的胶框22侧表面的连接件的固定孔221对应重叠放置,由紧固件225穿设通过通孔423并进入固定孔221,将二者螺锁固定。如此,使用若干个卡持件40将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包括面板及支撑面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及所述框架通过若干个卡持件固定卡持,所述卡持件包括压持部及由所述压持部一侧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压持部固定压持所述嵌于框架中的面板,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框架侧面对应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与框架的连接结构,包括面板及支撑面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及所述框架通过若干个卡持件固定卡持,所述卡持件包括压持部及由所述压持部一侧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压持部固定压持所述嵌于框架中的面板,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框架侧面对应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卡口,所述框架侧面的连接件对应包括固定孔、卡钩,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卡口与所述卡钩对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还包括定位孔,所述框架侧面的连接件还包括对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定位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压持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成一预设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锋萧宇均郭仪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