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浓配罐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称取处方量的氯化钠、葡萄糖酸钠、醋酸钠、氯化钾和氯化镁置于配液罐中,搅拌溶解,加入0.1%(g/ml)的针用活性炭,静置吸附15分钟,滤过除炭至稀配罐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搅拌均匀,用0.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7.6之间,中间体检测合格后经0.45μm和0.22μm滤器精滤,灯检至无可见异物,按每袋500ml分装,121℃热压灭菌15分钟,灯检合格后印字,包装,入库。由该方法制备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每1000ml含氯化钠5.26g、葡萄糖酸钠5.02g、醋酸钠3.68g、氯化钾0.37g、氯化镁0.30g;pH值为6.8-7.4。组合物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重金属完全符合注射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制剂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
技术介绍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如肝硬化、糖尿病、肺心病、烧烫伤及手术后等,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医源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目前临床常用的补充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药物有生理盐水、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及5%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溶液和醋酸林格液等。其中生理盐水中钠离子浓度在血浆正常范围内,而氯离子浓度则明显高于血浆正常范围,大量补充时可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而林格液是在生理盐水基础上增加了 Ca2+和K+等电解质,同样其氯离子浓度高于血浆正常范围,并能引起碳酸氢盐丢失,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乳酸钠林格液更接近于细胞外液的组成。但由于乳酸代谢较慢,主要在肝脏代谢, 因此输液量较大及肝脏功能障碍时可能会导致乳酸蓄积而引起酸中毒。另外,手术侵袭等无氧代谢使乳酸生成量增加,而手术持续时间长,乳酸钠林格液输液量多时,乳酸代谢延长可导致蓄积。5 %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和5 %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溶液,这两种制剂中的电解质含量分别与生理盐水和乳酸钠林格液相同,只是增加了 5%的葡萄糖。葡萄糖可提供热量,但是如果快速输入大量含糖电解质溶液,可能导致血糖明显升高。醋酸代谢比乳酸速度快,肝脏以外的肾脏、肌肉等器官均可代谢,即使体外循环时也极少蓄积。因此用醋酸钠代替乳酸钠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醋酸林格液),目前已在多个国家上市,而且已经有替代乳酸钠林格液的趋势。CN201010169531. 5中公开了一种复方电解质药物组合物注射液,该溶液按重量份计由如下组分制成氯化钠(5. 26份)、葡萄糖酸钠(5. 02份)、醋酸钠(3. 68份)、氯化钾(O. 37份)、氯化镁(O. 3份)以及注射用水(1000份),该注射液的pH为4. 0-8. 0,优选5.5-7. 4。该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为(I)先将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溶于总体积80%的注射用水中,再加入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镁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2)补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 用PH值调节剂调节溶液pH为4. 0-8. O,优选为5. 5-7. 4 ;加热药液至80°C,再加入药液总体积O. 1-0. 5% (g/ml)的针用炭,搅拌吸附30min,用O. 45 μ m的微孔滤膜过滤脱炭,再用O.3μπι的微孔滤膜精滤;(3)装袋,封口 ;(4)灭菌121°C热压灭菌15-30min。然而,与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制备方法一样,该方法并没有精准的控制电解质注射液的PH范围。人体静脉血的pH范围为7. 35-7. 45,当血液pH过低或过高时均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较好的控制电解质注射液的PH值是改善注射液安全性和提高其有效性的关键。此外,该制备方法在有效去除有机杂质、热原和色素等杂质及提闻广品稳定性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浓配罐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称取处方量的氯化钠、 葡萄糖酸钠、醋酸钠、氯化钾和氯化镁置于配液罐中,搅拌溶解,加入O. 1% (g/ml)的针用活性炭,静置吸附15分钟,滤过除炭至稀配罐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搅拌均匀,用O.l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7. 0-7. 6之间,中间体通过检测溶液的pH和钠、钾、镁、葡萄糖酸根、醋酸根及总氯的含量合格后,经O. 45 μ m和O. 22 μ m滤器精滤,灯检至无可见异物,按每袋500ml分装,121°C热压灭菌15分钟,灯检合格后印字,包装,入库;其中所述处方量为每IOOO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含有氯化钠(NaCl) 5. 26g、葡萄糖酸钠(C6H11 · NaO7) 5. 02g、 醋酸钠(C2H3NaO2 · 3H20) 3. 68g、氯化钾(KCl)O. 37g、氯化镁(MgCl2 · 6H20) O. 30g,以及余量 (能够将注射液补足为IOOOml的量)的注射用水。令人惊奇的是,申请人发现在制备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过程中,灭菌和滤膜过滤步骤会对产品的PH值产生影响,如果在制备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过程中不考虑这些影响将会对产品PH的精准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制备中的灭菌步骤会降低产品体系的pH,此外滤膜过滤步骤同样会降低产品体系的pH。因此经多方验证和反复研究发现,当采用O. lmol/L氢氧化钠调节 pH至7. 0-7. 6、优选7. 2-7. 6、更优选7. 4-7. 6后,在经O. 45 μ m和O. 22 μ m滤器的精滤步骤和121°C热压灭菌15分钟的灭菌步骤后,所获得产品的pH范围能精确控制在6. 8-7. 4、优选7. 0-7. 4、更优选7. 2-7. 4的最佳范围内。 上述产品的pH范围不仅与人体静脉血的pH范围相吻合,还发现在该pH范围下产品的稳定性被大大提高,与其它PH范围产品相比。稳定性延长24个月以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可用做水、电解质的补充源和碱化剂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其中每IOOO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中含有氯化钠(NaCl) 5. 26g、葡萄糖酸钠(C6H11 · NaO7) 5. 02g、醋酸钠(C2H3NaO2 · 3H20) 3. 68g、氯化钾(KCl)O. 37g、氯化镁 (MgCl2 ·6Η20)0. 30g,以及余量(能够将注射液补足为IOOOml的量)的注射用水,该注射液的 pH 为 6. 8-7.4。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制备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I、与现有的制备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制备方法的pH值控制更加精准,pH控制在6. 8-7. 4、优选7. 0-7. 4、更优选7. 2-7. 4的最佳范围内。而现有技术中各制备方法的产品PH通常控制在4. 0-8. O的范围内,该范围过于宽泛,无法充分保证电解质注射液产品用药的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采用O. 45μπι和O. 22μπι的滤膜进行精滤,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其它孔径如O. 45 μ m和O. 30 μ m的滤膜相比,其可更有效的除去重金属、细胞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等不希望存在于最终产品中的物质,能够确保最终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千万分之三、可见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含量控制稳定且符合国家要求,无菌检测呈阴性。3、本专利技术方法在浓配罐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称取处方量的氯化钠、葡萄糖酸钠、醋酸钠、氯化钾和氯化镁置配液罐中,搅拌溶解。由于各组分均易溶于水,所以无需分开进行溶解,这种一次加料的方法使得在工业生产中省工省时,而溶解效果并未因此而受到不利影响。4、由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产品的稳定性得到大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浓配罐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称取处方量的氯化钠、葡萄糖酸钠、醋酸钠、氯化钾和氯化镁置于配液罐中,搅拌溶解,加入0.1%(g/ml)的针用活性炭,静置吸附15分钟,滤过除炭至稀配罐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搅拌均匀,用0.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7.6之间,中间体检测合格后,经0.45μm和0.22μm滤器精滤,灯检至无可见异物,按每袋500ml分装,121℃热压灭菌15分钟,灯检合格后印字、包装、入库,其中所述处方量为每1000ml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中含有氯化钠5.26g、葡萄糖酸钠5.02g、醋酸钠3.68g、氯化钾0.37g、氯化镁0.3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浓配罐中加入处方量50%的注射用水,称取处方量的氯化钠、葡萄糖酸钠、醋酸钠、氯化钾和氯化镁置于配液罐中,搅拌溶解,加入O. I % (g/ml)的针用活性炭,静置吸附15分钟,滤过除炭至稀配罐中,补加注射用水至近全量,搅拌均匀,用O. lmol/L氢氧化钠调节pH至7. 0-7. 6之间,中间体检测合格后,经O. 45 μ m和O. 22 μ m滤器精滤,灯检至无可见异物,按每袋500ml 分装,121°C热压灭菌15分钟,灯检合格后印字、包装、入库,其中所述处方量为每IOOOml 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组合物中含有氯化钠5. 26g、葡萄糖酸钠5. 02g、醋酸钠3. 68g、氯化钾O.37g、氯化镁 O. 30g。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美荣,刘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康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