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50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回转式线夹以及固定式线夹,所述回转式线夹包括外线夹、安装在外线夹内的内线夹以及嵌入内线夹的握紧橡胶,所述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那么在握紧橡胶将导线握紧后,在导线表面覆冰或者表面覆冰融化的时候,可通过转动机构,导线在可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从而改变导线的迎风面,这样不断覆冰、不断扭转的结果,使得导线形成较为均匀的覆冰,形状趋于圆形,很难形成不均匀的形状,以致削弱了作用在导线上的空气动力载荷,使整个分裂导线不易发生舞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专用的导线间隔防护装置,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特高压输电工程中保持多根子导线距离、减少导线之间电抗不平衡以及防止舞动的导线间隔棒。
技术介绍
我国复原辽阔,我国水力资源及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不多,因此电源结构以燃煤火电(609Γ70%)及水电(25%左右)为主。水利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水电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必行之路。开发水电必须与“西电东送”相结合,发展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在已探明的I万亿吨储量中73%集中在晋、陕、蒙、宁、贵五省(区),在这些矿区将建设一部分大容量火电厂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这也需要建设一批 中长距离大容量送电工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北、中、南三大输电通道,但是随着输送电量的增加,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建设更多远距离高压高速输电走廊,解决能源输送。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不断开展,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情况,研究抑制输电线路舞动的装置,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导线间隔棒是保持多根子导线间距,维持导线平衡和电抗平衡的重要电力器材,也是防止导线在舞动状态中受损伤的重要金具。一般认为,输电线路舞动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三要素”,即“导线表面不均匀覆冰”、“合适的风激励”和“易舞的线路结构参数”。其中“不均匀覆冰”是线路舞动的主要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外部条件。由此,若能阻止导线产生不均匀覆冰,或有效降低导线覆冰的不均匀程度,则利于防止舞动。目前我国架空输电线路所用的大部分导线间隔棒线夹为与子导线固定握持的阻尼型线夹。这种间隔棒在抑制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种间隔棒不利于导线的均匀覆冰。尤其对分裂导线而言,在子导线产生偏心覆冰后,由于间隔棒线夹握力的存在,导线很难产生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这样,偏心覆冰将愈发严重,形成扇形、新月形、D形等形状的不均匀覆冰,不均匀覆冰对风激励形成正反馈,使得系统能量积聚,最终失稳导致舞动,这也正是分裂导线相对于单导线更易舞动的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其能通过回转式线夹内的外线夹与内线夹的相对转动,可使导线上的覆冰均匀,防止导线出现舞动的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铰接在框架上的回转式线夹以及固定在框架上的固定式线夹,所述回转式线夹包括外线夹、安装在外线夹内的内线夹以及嵌入内线夹的握紧橡胶,所述外线夹包括外线夹本体以及一端与外线夹本体铰接的外线夹压盖,所述内线夹包括两个内线夹本体,所述内线夹本体扣合后形成内线夹,所述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内线夹外表面的转动轴套以及与转动轴套相匹配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安装在外线夹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轴套包括第一固定轴套以及第二固定轴套,所述第一固定轴套安装固定在外线夹本体上,所述第二固定轴套安装固定在外线夹压盖上O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线夹本体的末端还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镶嵌在外线夹本体末端的若干个阻尼橡胶以及设置在外线夹本体末端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设置在框架上的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处于同一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为正四边形或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那么在握紧橡胶将导线握紧后,在导线表面覆冰或者表面覆冰融化的时候,可通过转动机构,导线在可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从而改变导线的迎风面,这样不断覆冰、不断扭转的结果,使得导线形成较为均匀的覆冰,形状趋于圆形,很难形成不均匀的形状,以致削弱了作用在导线上的空气动力载荷,使整个分裂导线不易发生舞动。本技术可适用于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中。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回转式线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在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中的应用。参照图I 图2,包括正N边形的框架1,N为偶数(N为4、6、8等等),铰接在框架I上的N / 2个回转式线夹2,以及固定在框架I上的N / 2个固定式线夹3,即为两分裂、四分裂、六分裂的导线间隔棒,回转式线夹2与固定式线夹3相邻安装或隔位安装在框架I上。相邻安装指的是,回转式线夹2全部安装在框架的一侧,固定式线夹3全部安装在框架I的另一侧;隔位安装指的是回转式线夹2与固定式线夹梅花间隔式安装在框架I上。所述回转式线夹3包括外线夹4、安装在外线夹4内的内线夹5以及嵌入内线夹5的握紧橡胶6,所述外线夹4包括外线夹本体7以及一端与外线夹本体7铰接的外线夹压盖8,所述内线夹5包括两个内线夹本体9,所述内线夹本体9扣合后形成内线夹5,所述外线夹4与内线夹5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通过在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那么在握紧橡胶6将导线握紧后,在导线表面覆冰或者表面覆冰融化的时候,可通过转动机构,导线在可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从而改变导线的迎风面,这样不断覆冰、不断扭转的结果,使得导线形成较为均匀的覆冰,形状趋于圆形,很难形成不均匀的形状,以致削弱了作用在导线上的空气动力载荷,使整个分裂导线不易发生舞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内线夹5外表面的转动轴套10以及与转动轴套10相匹配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安装在外线夹上。通过转动轴套10预计固定轴套间的相对转动,可使内线夹5以及安装在内线夹5内的导线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从而防止导线不均匀覆冰,使这个分裂导线不易发生舞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轴套包括第一固定轴套11以及第二固定轴套12,所述第一固定轴套11安装固定在外线夹本体7上,所述第二固定轴套12安装固定在外线夹压盖8上,便于安装固定轴套的加工、安装以及更换。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线夹本体7的末端还安装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镶嵌在外线夹本体末端的若干个阻尼橡胶13以及设置在外线夹本体末端的限位凸台14,阻尼橡胶13可限制回转式2的摆动范围,所述限位凸台14与设置在框架I上的第一凸台15以及第二凸台16处于同一平面,限位凸台14与第一凸台15以及第二凸台16的相互作用也限制回转式线夹2摆动的范围,实现双重限位的作用。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 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1)、铰接在框架(1)上的回转式线夹(2)以及固定在框架(1)上的固定式线夹(3),所述回转式线夹(3)包括外线夹(4)、安装在外线夹(4)内的内线夹(5)以及嵌入内线夹(5)的握紧橡胶(6),所述外线夹(4)包括外线夹本体(7)以及一端与外线夹本体(7)铰接的外线夹压盖(8),所述内线夹(5)包括两个内线夹本体(9),所述内线夹本体(9)扣合后形成内线夹(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夹(4)与内线夹(5)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I)、铰接在框架(I)上的回转式线夹(2)以及固定在框架(I)上的固定式线夹(3),所述回转式线夹(3)包括外线夹(4)、安装在外线夹(4)内的内线夹(5)以及嵌入内线夹(5)的握紧橡胶(6),所述外线夹(4)包括外线夹本体(7)以及一端与外线夹本体(7)铰接的外线夹压盖(8),所述内线夹(5)包括两个内线夹本体(9),所述内线夹本体(9)扣合后形成内线夹(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夹(4)与内线夹(5)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内线夹(5)外表面的转动轴套(10)以及与转动轴套(10)相匹配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松林冯颖周政敏张勇刘艳明万中华廖兴毛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