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50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回转式线夹以及固定式线夹,所述回转式线夹包括外线夹、安装在外线夹内的内线夹以及嵌入内线夹的握紧橡胶,所述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线夹与内线夹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那么在握紧橡胶将导线握紧后,在导线表面覆冰或者表面覆冰融化的时候,可通过转动机构,导线在可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从而改变导线的迎风面,这样不断覆冰、不断扭转的结果,使得导线形成较为均匀的覆冰,形状趋于圆形,很难形成不均匀的形状,以致削弱了作用在导线上的空气动力载荷,使整个分裂导线不易发生舞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专用的导线间隔防护装置,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特高压输电工程中保持多根子导线距离、减少导线之间电抗不平衡以及防止舞动的导线间隔棒。
技术介绍
我国复原辽阔,我国水力资源及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不多,因此电源结构以燃煤火电(609Γ70%)及水电(25%左右)为主。水利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水电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必行之路。开发水电必须与“西电东送”相结合,发展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均衡,在已探明的I万亿吨储量中73%集中在晋、陕、蒙、宁、贵五省(区),在这些矿区将建设一部分大容量火电厂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这也需要建设一批 中长距离大容量送电工程。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北、中、南三大输电通道,但是随着输送电量的增加,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建设更多远距离高压高速输电走廊,解决能源输送。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不断开展,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情况,研究抑制输电线路舞动的装置,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导线间隔棒是保持多根子导线间距,维持导线平衡和电抗平衡的重要电力器材,也是防止导线在舞动状态中受损伤的重要金具。一般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1)、铰接在框架(1)上的回转式线夹(2)以及固定在框架(1)上的固定式线夹(3),所述回转式线夹(3)包括外线夹(4)、安装在外线夹(4)内的内线夹(5)以及嵌入内线夹(5)的握紧橡胶(6),所述外线夹(4)包括外线夹本体(7)以及一端与外线夹本体(7)铰接的外线夹压盖(8),所述内线夹(5)包括两个内线夹本体(9),所述内线夹本体(9)扣合后形成内线夹(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夹(4)与内线夹(5)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包括正多边形的框架(I)、铰接在框架(I)上的回转式线夹(2)以及固定在框架(I)上的固定式线夹(3),所述回转式线夹(3)包括外线夹(4)、安装在外线夹(4)内的内线夹(5)以及嵌入内线夹(5)的握紧橡胶(6),所述外线夹(4)包括外线夹本体(7)以及一端与外线夹本体(7)铰接的外线夹压盖(8),所述内线夹(5)包括两个内线夹本体(9),所述内线夹本体(9)扣合后形成内线夹(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夹(4)与内线夹(5)之间安装有转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转式分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内线夹(5)外表面的转动轴套(10)以及与转动轴套(10)相匹配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松林冯颖周政敏张勇刘艳明万中华廖兴毛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