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45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包括芯棒和设置在芯棒两端的耳槽线夹,所述芯棒周壁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大伞裙和小伞裙,并且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以相互间隔交错的方式分布,所述耳槽线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并且在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的接合面上形成置线槽,所述置线槽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阻尼橡胶套,所述阻尼橡胶套以所述接合面为分界面形成两个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上的阻尼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阻尼橡胶垫配合形成阻尼橡胶套的技术方案,使得间隔棒在进行夹紧导线使之形成柔性抱紧结构的同时,线夹的夹紧效果也更加稳固可靠,缓减了扭矩对橡胶套的疲劳损坏,并进而延长了间隔棒的整体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的架空连接金具,尤其涉及一种保持导线相间距离、抑制导线舞动的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
技术介绍
纵所周知,间隔棒是用于限制导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保持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的工具,而实际使用中,由于各线路安装方式的不同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将导致相间导线做不同的运动,使得整个装置受力比较复杂且不均匀,接触性能不佳,尤其是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的橡胶套,在线路相对运动时,容易产生扭矩,进而产生应力的疲劳破坏,极大的影响了间隔棒的使用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固可靠、接触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单导向复合相间间隔棒,包括芯棒和设置在芯棒两端的耳槽线夹,所述芯棒周壁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大伞裙和小伞裙,并且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以相互间隔交错的方式分布,所述耳槽线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并且在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的接合面上形成置线槽,所述置线槽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阻尼橡胶套,所述阻尼橡胶套以所述接合面为分界面形成两个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上的阻尼橡胶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改进,由于采用了两个阻尼橡胶垫配合形成阻尼橡胶套的技术方案,使得间隔棒在进行夹紧导线使之形成柔性抱紧结构的同时,线夹的夹紧效果也更加稳固可靠,并且缓减了一体式阻尼橡胶套在使用中所产生的扭矩对其本身的疲劳损坏,并进而延长了间隔棒的整体使用寿命。优选的,为使得阻尼橡胶垫与置线槽的配合更为紧凑可靠,所述阻尼橡胶垫在所述置线槽的两端边沿位置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卡接凸缘。优选的,所述耳槽线夹上用于固定安装的螺栓的螺杆上设置有防退销。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槽线夹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夹底座的主视图。图5是图4俯视图。图6是图5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夹压盖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阻尼橡胶垫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图I中可知,所述间隔棒包括芯棒I和设置在芯棒I两端的耳槽线夹2,所述芯棒I周壁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大伞裙10和小伞裙11,并且所述大伞裙10和小伞裙11以相互间隔交错的方式分布,结合图2至图10可知,所述耳槽线夹2包括通过螺栓20固定安装的线夹底座21和线夹压盖22,并且在线夹底座21和线夹压盖22的接合面23上形成置线槽24,所述置线槽24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阻尼橡胶套,所述阻尼橡胶套以所述接合面23为分界面形成两个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夹底座21和线夹压盖22上的阻尼橡胶垫25。结合图2、图3、图9和图10还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橡胶垫25在所述置线槽24的两端边沿位置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卡接凸缘250。图2、图3中,所述耳槽线夹2上用于固定安装的螺栓20的螺杆上设置有防退销200。权利要求1.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包括芯棒和设置在芯棒两端的耳槽线夹,所述芯棒周壁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大伞裙和小伞裙,并且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以相互间隔交错的方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槽线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并且在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的接合面上形成置线槽,所述置线槽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阻尼橡胶套,所述阻尼橡胶套以所述接合面为分界面形成两个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上的阻尼橡胶垫。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橡胶垫在所述置线槽的两端边沿位置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卡接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槽线夹上用于固定安装的螺栓的螺杆上设置有防退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包括芯棒和设置在芯棒两端的耳槽线夹,所述芯棒周壁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大伞裙和小伞裙,并且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以相互间隔交错的方式分布,所述耳槽线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并且在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的接合面上形成置线槽,所述置线槽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阻尼橡胶套,所述阻尼橡胶套以所述接合面为分界面形成两个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上的阻尼橡胶垫。本技术通过两个阻尼橡胶垫配合形成阻尼橡胶套的技术方案,使得间隔棒在进行夹紧导线使之形成柔性抱紧结构的同时,线夹的夹紧效果也更加稳固可靠,缓减了扭矩对橡胶套的疲劳损坏,并进而延长了间隔棒的整体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2G7/12GK202678895SQ20122037453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陈星存, 叶丽云, 李尧东 申请人:上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导线复合相间间隔棒,包括芯棒和设置在芯棒两端的耳槽线夹,所述芯棒周壁上径向延伸设置有大伞裙和小伞裙,并且所述大伞裙和小伞裙以相互间隔交错的方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槽线夹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并且在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的接合面上形成置线槽,所述置线槽内壁上贴合设置有阻尼橡胶套,所述阻尼橡胶套以所述接合面为分界面形成两个分别贴合在所述线夹底座和线夹压盖上的阻尼橡胶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存叶丽云李尧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