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284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包括引线,电容芯子,电容芯子的两端设有喷焊层,引线焊接于喷焊层,电容芯子由两层金属化膜卷绕而成,金属化膜由有机薄膜和附着在有机薄膜的金属镀层构成,金属镀层包括铝镀层和附着在铝镀层上的锌加厚边,两层金属化膜为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第一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连续地附着在有机薄膜上,第二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设有分区间隔,第二金属化膜被间隔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形成正对面积,一个正对面积相当于一个电容,即每个工作区间形成一个正对面积,相当于有数个相同容量的电容并联构成,使电容质量稳定,线路损耗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容器
,特别涉及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之一,有重要而广泛的用途。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对电容器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低能耗就是对电容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损耗(DF)是衡量电容器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针,损耗愈大,发热愈严重,消耗电能就愈多。目前,电容器主要采用单一结构的金属化膜结构,得到的产品线路损耗大,电压质 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的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包括引线,电容芯子,电容芯子的两端设有喷焊层,所述引线焊接于所述喷焊层,所述电容芯子由两层金属化膜卷绕而成,所述金属化膜由有机薄膜和附着在有机薄膜上的金属镀层构成,所述金属镀层包括铝镀层和附着在铝镀层上的锌加厚边,所述两层金属化膜分别为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所述第一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连续地附着在有机薄膜上,所述第二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设有间隔,所述第二金属化膜被所述间隔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其中,所述铝镀层的方阻是3. 5-6. 5欧姆每方,所述锌加厚边的方阻是I. 5-2. 5欧姆每方。其中,所述有机薄膜为聚乙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其中,所述金属化膜的边缘设有绝缘安全边。其中,所述绝缘安全边的宽度为l_5mm。其中,所述间隔的宽度为O. 1-lmm。其中,所述引线为镀锡铜包钢线。其中,还包括环氧树脂外封层,所述电容芯子设置于所述环氧树脂外封层。其中,所述电容芯子与所述环氧树脂外封层之间设有环氧树脂内封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锌加厚边增大了金属镀层的截面积,使金属化膜材料本身阻抗降低,降低了产品损耗;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叠放一起再进行卷绕,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会形成正对面积,一个正对面积相当于一个电容,由于第二金属化膜被间隔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每个工作区间形成一个正对面积,相当于电容有数个相同容量的电容并联构成,使电容质量稳定,线路损耗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成品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容芯子喷焊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金属化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引线2—电容芯子21—有机薄膜22—金属镀层 221—招镀层222—锌加厚边23—绝缘安全边24—间隔3—喷焊层4 一环氧树脂外封层5 一环氧树脂内封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包括引线1,电容芯子2,电容芯子2的两端设有喷焊层3,引线I焊接于喷焊层3,电容芯子2由两层金属化膜卷绕而成,金属化膜由有机薄膜21和附着在有机薄膜21上的金属镀层22构成,金属镀层22包括铝镀层221和附着在铝镀层上的锌加厚边222,采用锌加厚边222增大了金属镀层22的截面积,使金属化膜材料本身阻抗降低,降低了产品损耗,两层金属化膜分别为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第一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22连续无间隔地附着在有机薄膜21上,第二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22设有间隔24,间隔24的宽度为O. 1-lmm,第二金属化膜被间隔24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叠放一起再进行卷绕,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会形成正对面积,一个正对面积相当于一个电容,由于第二金属化膜被间隔24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每个工作区间形成一个正对面积,相当于电容有数个相同容量的电容并联构成,使电容质量稳定,线路损耗降低。铝镀层221的方阻是3. 5-6. 5欧姆每方,锌加厚边222的方阻是I. 5-2. 5欧姆每方,相比传统的金属化膜镀铝方案,可降低传统铝镀,221与喷焊层3的接触电阻,所生产的电容芯子2损耗更低。有机薄膜21为聚乙酯薄膜或聚丙烯薄膜,当然有机薄膜21也可采用其它材料。金属化膜的边缘设有绝缘安全边23,绝缘安全边23是空白的聚丙烯薄膜,上面不镀金属镀层22,当金属化膜卷曲形成电容芯子2后能够有效防止相邻的两层金属镀层22接触造成短路,大大提高了电容的使用安全性。绝缘安全边23的宽度为1-5_,经过反复的实验测试,在这个宽度范围内,电容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效果最好。引线I为镀锡铜包钢线,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电容器自身的损耗,使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大大减少了电容器本身的发热量,从而提升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电容器还还包括环氧树脂外封层4,电容芯子2设置于环氧树脂外封层4,使得本技术的坚固性、密封性和阻燃效果较一般的电容器好。电容芯子2与环氧树脂外封层4之间设有环氧树脂内封层5,环氧树脂内封层5可使电容芯子2与环氧树脂外封层4的密封性更好。喷焊层3包括依次设置于电容芯子2端面的锌层和锡锌合金层,锡锌合金层的熔点低,可减轻喷焊时对电容芯子2端面的损害,也可以降低喷焊层3与电容芯子2端面之间的接触电阻,锌层的厚度为O. 15-0. 25mm,锡锌合金层的厚度为O. 1-0. 2mm,此时既能保证较小的接触电阻又能最大化地降低喷焊时对电容芯子2端面的损害。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性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包括引线,电容芯子,电容芯子的两端设有喷焊层,所述引线焊接于所述喷焊层,所述电容芯子由两层金属化膜卷绕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膜由有机薄膜和附着在有机薄膜上的金属镀层构成,所述金属镀层包括铝镀层和附着在铝镀层上的锌加厚边,所述两层金属化膜分别为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所述第一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连续地附着在有机薄膜上,所述第二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设有间隔,所述第二金属化膜被所述间隔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包括引线,电容芯子,电容芯子的两端设有喷焊层,所述引线焊接于所述喷焊层,所述电容芯子由两层金属化膜卷绕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化膜由有机薄膜和附着在有机薄膜上的金属镀层构成,所述金属镀层包括铝镀层和附着在铝镀层上的锌加厚边,所述两层金属化膜分别为第一金属化膜和第二金属化膜,所述第一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连续地附着在有机薄膜上,所述第二金属化膜的金属镀层设有间隔,所述第二金属化膜被所述间隔均匀地分为数个并联的工作区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镀层的方阻是3. 5-6. 5欧姆每方,所述锌加厚边的方阻是I. 5-2. 5欧姆每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镀铝锌加厚分区结构的电容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凯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