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面阵相机和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面阵相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面阵相机与LED光源面对面布置,并在面阵相机与LED光源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或者面阵相机与LED光源同向布置,并在面阵相机与LED光源的前方形成检测区域,所述面阵相机装有远心镜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采集生产线上流动织物的图像,检测精确度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检测设备,特别是一种检测织物物理性能的检测装置。技术背景织物密度、纬斜角等物理性能的检测是纺织品质量检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准确控制织物密度或线圈数,可保证织物的定形效果和缩率的稳定性。人眼测量存在劳动强度大、出错率高、效率低的问题,受主观因素影响,亟须改进。近年来市场上关于织物密度检测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利用激光扫描检测,激光扫描器产生光束,并由多角镜面轮反射,使得在被检织物的整个幅宽内(除布边外)产生一条条横向扫描光线,再配以计数传感器(一般采用滚轮)进行计数,通过相应算法计算密度。 但是激光扫描并不能很好体现每根纬纱的结构特征信息,且在滚轮计数时没有考虑到滚轮的外径,滚动过程中会出现的打滑现象,使织物密度的检测精确度不高。对流水线上的织物进行检测时还需考虑到运动中的织物会产生波动,虽可利用软件进行修正,但是过程复杂, 难度大,不能直接得出结果,仍有误差。二是利用光电检测织物密度,这也是最常见的检测织物密度方法。当每根纱或线圈经过传感器时,它的影像通过透镜投射到光电管中,接受到的光电信号与密度或针圈密度成比例关系,再用微处理器将其放大解析并转·化为数字信号,以数字化显示在屏幕上。根据不同织物选择透光或反射光。但是这种方法在检测时必须更换不同光源,不便于检测具有不同纹理结构的织物,特别是一些厚实的织物,检测精度低,织物密度检测设备的检测通用性不强。三是采用普通的CCD面阵相机的机器视觉密度检测,现有产品大部分用于检测静态织物,每次检测都需要调节好光源的亮度和相机的焦距以获得织物清晰的图像,操作麻烦,外界因素影响大易导致图像不清,使织物密度的检测精确度不高,不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部分产品对流动中的织物进行检测时,没有考虑到织物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波动会导致景深变化,取图不清,检测区域测得的图像尺寸改变等,使织物密度的检测结果与真实数值差异大,检测精确度不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37802. X,名称为“数码织物密度检测仪及测试方法”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数码织物密度检测仪,该仪器包括具有放大镜头、照明灯及摄像镜头的光学系统、横向传动机构及对焦机构。以上织物密度检测设备在使用时,光源和相机或摄像镜头对着平铺在平整台面上的织物(布匹)进行照射和照像,这种结构不便于检测具有不同纹理结构的织物,使织物密度检测设备的检测通用性不强;而且每次检测都需要调节好光源的亮度和相机的焦距以获得织物清晰的图像,而调节光源的亮度和相机的焦距均很麻烦, 外界因素影响大易导致图像不清,使织物密度的检测精确度不高;现有技术的织物密度检测设备只能采集平铺在平整台面上静止的织物图像,不能用来采集生产线上流动的织物图像,不能够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采集生产线上流动织物的图像,检测织物物理性能精确度高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面阵相机和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面阵相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面阵相机与LED光源面对面布置,并在面阵相机与LED光源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或者面阵相机与LED光源同向布置,并在面阵相机与LED光源的前方形成检测区域, 所述面阵相机装有远心镜头。所述机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光源支架和相机支架,所述光源支架左端通过第一上连接板及第一下连接板与左支架固定连接,右端通过第二上连接板及第二下连接板与右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相机支架左端通过第一上连接板及第一下连接板与左支架固定连接, 右端通过第二上连接板及第二下连接板与右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源支架的邻近面阵相机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透光罩,光源支架的远离面阵相机的一端固定有光源支架后盖,光源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光源支架端盖,所述LED光源位于由光源支架、第一透光罩、光源支架后盖及光源支架端盖围成的空腔内;所述面阵相机的邻近LED光源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透光罩,面阵相机的远离LED光源的一端固定有相机支架后盖,相机支架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相机支架端盖,所述面阵相机 的远心镜头固定在相机座上且位于由相机支架、第二透光罩、相机支架后盖及相机支架端盖围成的空腔内,所述面阵相机的远离镜头端穿出相机支架后盖且位于固定在相机支架后盖上的相机罩中。所述LED光源是红外光LED光源,所述面阵相机是感红外面阵相机。所述LED光源是可见光LED光源。还包括第一导布棍和第二导布棍,第一导布棍和第二导布棍均转动支撑在机架上,所述第一导布棍位于面阵相机和LED光源的上方,第二导布棍位于面阵相机和LED光源的下方。所述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的两端分别转动支撑在机架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面阵相机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面阵相机装有远心镜头,而远心镜头具有放大倍率恒定,畸变小的特点,因此,能够保证对被测织物(布匹)检测区域尺寸大小的一致性,远心镜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检测织物的面积是一致的,可以杜绝采用普通镜头时由于织物离相机镜头远近方向波动引起的检测区域尺寸变化(反映到相机成像图片为被测织物放大或缩小)造成检测织物密度的测量误差,所以本技术检测织物密度精确度高;再由于所述面阵相机与LED光源面对面布置, 并在面阵相机与LED光源之间形成检测区域;或者面阵相机与LED光源同向布置,并在面阵相机与LED光源的前方形成检测区域,因此,LED光源可以照射在被测织物上,面阵相机对被测织物照像,保证对检测具有不同纹理结构的织物的检测通用性;还由于所述第一导布棍位于面阵相机和LED光源的上方,第二导布棍位于面阵相机和LED光源的下方,因此,被测织物经过第一导布辊和第二导布辊的导向,可以平整地通过检测区域,确保了被测织物图像的稳定性,适合采集生产线上流动织物的图像。本技术也可以用于检测织物的纬斜角。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4图I是本技术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 构正视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图I的俯视图;图4是图I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 构正视图图6是图5的B向视图; 图7、8、9分别是本技术第三、四、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第一个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I、面阵相机7和LED光源 12,所述LED光源12安装在机架I上,所述面阵相机7安装在机架I上,所述面阵相机7与 LED光源12面对面布置,并在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之间形成检测区域16 ;所述面阵相机7装有远心镜头7-1。本实施例中,LED光源12在织物正面照射,易于面阵相机7反面成像提取特征,可保证对检测具有不同纹理结构的织物的检测通用性。本技术中的面阵相机7可以采用深圳市英泰立诚电子有限公司供应的型号为UI-5240CP-M-GL或 UI-1245LE-M-GL的相机。远心镜头7_1可以采用型号为 MML014-H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面阵相机(7)和LED光源(12),其特征在于:?a、所述LED光源(12)安装在机架(1)上,b、所述面阵相机(7)安装在机架(1)上,c、所述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面对面布置,并在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之间形成检测区域(16);或者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同向布置,并在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的前方形成检测区域(16),d、所述面阵相机(7)装有远心镜头(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机架(I)、面阵相机(7)和LED光源(12),其特征在于a、所述LED光源(12)安装在机架(I)上,b、所述面阵相机(7)安装在机架(I)上,C、所述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面对面布置,并在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 之间形成检测区域(16);或者面阵相机(7)与LED光源(12)同向布置,并在面阵相机(7)与 LED光源(12)的前方形成检测区域(16),d、所述面阵相机(7 )装有远心镜头(7-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包括左支架(1-1 )、右支架(1-2)、光源支架(11)和相机支架(10),所述光源支架(11)左端通过第一上连接板(5-1)及第一下连接板(5-2)与左支架(1-1)固定连接,右端通过第二上连接板(5-1)及第二下连接板(5-2)与右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相机支架(10)左端通过第一上连接板(5-1)及第一下连接板(5-2)与左支架(1-1)固定连接,右端通过第二上连接板(5-1)及第二下连接板(5-2)与右支架(1-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织物物理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支架(11)的邻近面阵相机(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透光罩(4-1),光源支架(11)的远离面阵相机(7)的一端固定有光源支架后盖(13),光源支架(1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光源支架端盖(14),所述LED光源(12)位于由光源支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华,朱剑东,徐剑守,肖凯,石亚嬉,
申请(专利权)人:顾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