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8309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包括两高压输出端子,两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高压输出端子组的两高压输出端子相连。该笔式点火线圈能进一步减少点火线圈的输出能量损失,提高点火精度,并能够减小点火线圈的体积,降低点火线圈的重量和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点火用线圈,尤其涉及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是一种通过提供点火能量来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和燃油混合物的执行部件,其主要包括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将8-16V的低电压按设定频率通断使之产生20-40KV的输出电压并需要具备一定的输出能量,再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完成点火启动。传统的点火线圈为油性和干式两种;油性点火线圈,初、次级都浸泡在油中,以油为绝缘物质;干式点火线圈,绝缘物改为环氧树脂。现有的上述两种点火线圈都存在以下不足1、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大,并且安装较为麻烦;2、由于使用时需配合分电器和高压线,在能量传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能量损失,从而造成输出电压能达到要求,但输出能量不够,尤其对于四缸发动机,无法满足其能量要求;一般能量30mJ以下则可导致爆发力不够,燃油燃烧不够充分(燃油燃烧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冒黑烟、有异味等)。而传统笔式点火线圈,将火花塞和点火线圈“合二为一”,因而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从而减少了能量损失,具有输出能量集中,因此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更环保等特点。但是,对于多缸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包括两高压输出端子,两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高压输出端子组的两高压输出端子相连;所述铁芯为由若干硅钢片重叠设置并焊接而成的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地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栋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