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包括两高压输出端子,两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高压输出端子组的两高压输出端子相连。该笔式点火线圈能进一步减少点火线圈的输出能量损失,提高点火精度,并能够减小点火线圈的体积,降低点火线圈的重量和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点火用线圈,尤其涉及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
技术介绍
在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点火线圈是一种通过提供点火能量来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和燃油混合物的执行部件,其主要包括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将8-16V的低电压按设定频率通断使之产生20-40KV的输出电压并需要具备一定的输出能量,再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完成点火启动。传统的点火线圈为油性和干式两种;油性点火线圈,初、次级都浸泡在油中,以油为绝缘物质;干式点火线圈,绝缘物改为环氧树脂。现有的上述两种点火线圈都存在以下不足1、体积大,占用空间较大,并且安装较为麻烦;2、由于使用时需配合分电器和高压线,在能量传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能量损失,从而造成输出电压能达到要求,但输出能量不够,尤其对于四缸发动机,无法满足其能量要求;一般能量30mJ以下则可导致爆发力不够,燃油燃烧不够充分(燃油燃烧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冒黑烟、有异味等)。而传统笔式点火线圈,将火花塞和点火线圈“合二为一”,因而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从而减少了能量损失,具有输出能量集中,因此使得燃烧更加充分,更环保等特点。但是,对于多缸发动机,尤其是四缸发动机,目前的笔式点火线圈的点火效果不好。同时,由于目前的笔式点火线圈的铁芯材质的影响,使得其电感容量不够,因而会在笔式点火线圈壳体侧壁包覆铁皮,从而提高电感容量;但是这样就使得整个笔式线圈的体积和重量变大,不利于安装和使用,同时生产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能进一步减少点火线圈的输出能量损失,提高点火精度,并能够减小点火线圈的体积,降低点火线圈的重量和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包括两高压输出端子,两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高压输出端子组的两高压输出端子相连;所述铁芯为由若干硅钢片重叠设置并焊接而成的柱体。由于四缸发动机通常点火时通常分为两组进行点火,即每组两缸;本技术在壳体上设置两高压输出端子,使用时分别与用于对四缸发动机点火的两组火花塞相连,这3样就进一步减少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失,输出可达到50mJ以上,使点火更加精确。由于铁芯采用硅钢片,能够充分地保证电感容量,因而实际制作时不再需要在壳体侧壁进行包覆铁片,从而既减小了点火线圈的体积,又降低了点火线圈重量,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硅钢片为无取向硅钢片。无取向硅钢片作为一种成熟产品,在变压器中广泛被使用,不仅稳定、耐磨,磁感应强度高,并且成本低廉。进一步地,在铁芯、两初级线圈以及两次级线圈的表面均设有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作为一种绝缘材料被人们广泛使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感应电流或电压对铁芯、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整个笔式点火线圈体积小、重量轻,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2、整体结构简单,能进一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点火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局部剖开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I至图4, 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I和设于壳体I内的铁芯2、套在铁芯2外的初级线圈3、以及套在初级线圈3外的次级线圈4,所述铁芯2、初级线圈3和次级线圈4均为两组,在壳体I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5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5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该正极接线端子与输入电源的正极相连,两负极接线端子经开关装置后与输入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包括两高压输出端子6,两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高压输出端子组的两高压输出端子6相连;所述铁芯2为由若干硅钢片重叠设置并焊接而成的柱体。具体实施时,所述硅钢片为无取向硅钢片;无取向硅钢片作为一种成熟产品,在变压器中广泛被使用,不仅稳定、耐磨,磁感应强度高,并且成本低廉。在铁芯、两初级线圈以及两次级线圈的表面均设有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作为一种绝缘材料被人们广泛使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感应电流或电压对铁芯、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影响。由于四缸发动机通常点火时通常分为两组进行点火,即每组两缸;本技术在壳体上设置两高压输出端子,使用时分别与用于对四缸发动机点火的两组火花塞相连,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失,输出可达到50mJ以上,使点火更加精确。由于铁芯采用硅钢片,能够充分地保证电感容量,因而实际制作时不再需要在壳体侧壁进行包覆铁片,从而既减小了点火线圈的体积,又降低了点火线圈重量,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出端子组包括两高压输出端子,两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高压输出端子组的两高压输出端子相连;所述铁芯为由若干硅钢片重叠设置并焊接而成的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缸发动机用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套在铁芯外的初级线圈、以及套在初级线圈外的次级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为两组,在壳体上设有一电压输入端子组以及两高压输出端子组,所述电压输入端子组包括一正极接线端子和两负极接线端子,两初级线圈的一端与正极接线端子相连,两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一负极接线端子相连;所述高压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地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栋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