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83373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及其结构,其包含有本体、推进组件、夹爪,该推进组件安装在本体内且带动夹爪启闭,在夹爪、推进组件与本体的相应接触表面上设置滑层,该滑层采用低摩擦系数材料制作;这样,该夹头推进组件带动数夹爪时,摩擦损耗降低,而本体与数夹爪之间的干涉摩擦阻力也同步降低,致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爪夹持力可以完全施加于夹持工具上,不易受组件彼此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影响,进而提升夹头夹持力、避免产生工具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今的夹头结构多是运用在钻头、铣刀等等旋转工具的定位上, 一般常见的夹 头结构都是利用螺丝进给组件推动夹爪接离,并且达成夹掣旋转工具的效果,由于 前述夹头结构的优劣对工具加工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市场上开发出许多具有不同优 点的精密夹头,通过精密夹头设计辅助使用者稳定夹掣工具、增加定位正确性等优 点,因此,相关精密夹头的各种改良设计,对于现今旋转加工机具市场的重要性也 不言可喻。目前常见的一般现有技术如图l所呈现的精密工具夹头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本体 10、 一进给轴管ll、 一固定环12、 一推进组件13及若干夹爪14,该本体10由前套101、 后套102及导座103组合定位而成,前述组合在本体10内形成一轴线方向空间,且导 座103及前套101会于轴线方向空间前端形成供夹爪14位移的导引槽;该进给轴管ll 安装在轴线方向空间内,且被外露的固定环12带动,该进给轴管ll以内螺纹螺合推 进组件13的外螺纹,并且以推进组件13带动各夹爪14轴向位移,另外该推进组件13 可容许各夹爪14径向位移;前述各夹爪14向外轴向位移时会被本体10导引槽限制而 向中央逐渐径向靠近,并且利用各夹爪14保持工具旋转时的定位,但是,这种现有 产品会产生下列问题其一,由于各夹爪14的夹持力是由推进组件13传递而来,夹掣过程中会产生彼 此的径向磨擦力,此径向磨擦力会减损推进组件13的推力,而造成夹掣工具的力量 损失在彼此的径向磨擦力上,降低产品的最大夹掣力量;其二,各夹爪14进给时,同时会受到本体10导引槽限制,造成导座103及前套101 都会与各夹爪14产生斜面磨擦力,此斜面磨擦力同样会减损推进组件13的推力,而 造成夹掣工具的力量损失在彼此的斜面磨擦力上,降低产品的最大夹掣力量。前述产品的最大夹掣力量是夹头最关键的效果,若是夹持力不足以支持工具的加工负载,就会产生滑脱空转或工具卡死在加工件内的问题。为了突破前述困境,并让产品夹掣夹持力不易受到组件之间磨擦力的影响,本 专利技术人基于过去在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及其结构领域所累积的研发技术与经验,从 降低磨擦损失的角度下手,终于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受组件彼此之间的表面磨擦力影响,进而提 升夹头夹持力、避免产生工具滑脱的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及其结构;为达成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是在夹爪、推进组件与本体的 相应接触表面上设置滑层,该滑层采用低磨擦系数物质制作;前述滑层的制作方式 可以采用镀膜技术、披覆结合技术或治金结合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夹头夹持力提升结构是在该夹爪相应推进组件与本体的外表面设置一 滑层,该滑层采用低磨擦系数物质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夹头夹持力提升结构是在该推进组件与本体相应该夹爪的外表面设置 一滑层,该滑层采用低磨擦系数物质制作而成。通过该滑层降低夹头组件之间的磨擦损耗,而本体与数夹爪之间的干涉磨擦阻 力也同步降低,致使本专利技术的夹爪夹持力可以完全施加于夹持工具上,不易受组件 彼此之间的表面磨擦力影响,进而提升夹头夹持力、避免产生工具滑脱;其夹持力 可以较一般产品提升20% 30%。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方法于夹爪、推进组件与本体的相应接触表面上的滑层可 以使用铬、钛、类钻碳及二硫化钼组成的物质群中选择的一种低磨擦系数物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夹爪、推进组件与本体的相应接触表面上设置 采用低磨擦系数材料制作的滑层;这样,夹头推进组件带动夹爪时,磨擦损耗降低, 而本体与夹爪之间的干涉磨擦阻力也同步降低,致使本专利技术的夹爪夹持力可以完全施加于夹持工具上,不易受组件彼此之间的表面磨擦力影响,进而提升夹头夹持力、 避免产生工具滑脱。其夹持力可以较一般产品提升20% 30%。有关本案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它功效,现列举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案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其它优点,应当可 由此得到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l 现有结构组合剖视图。图2 本专利技术夹爪结构立体剖视图。图3 本专利技术结构组合剖视图。图4 本专利技术夹爪进给组合剖视图。图5 本专利技术推进组件加滑层实施例图。本体IO 前套IOI后套102 导座103进给轴管ll 固定环12推进组件13 夹爪14本体20 前套21开口211 后套22导座23 导引槽24 倾斜面241进给轴管30 内螺纹31固定环40 咬花41推进组件50 杆体51外螺纹511 导盘52 径向滑槽521夹爪60 倾斜推面61滑块62 滑层63推进组件70 杆体701 外螺纹702 夹爪71 轴管72 内螺纹721滑层7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 3及4,是提出本专利技术夹头夹持力提升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 本体20、 一进给轴管30、 一固定环40、 一推进组件50及若干夹爪60,其中该本体20,由前套21、后套22及导座23组合定位而成,该前套21与后套22为彼 此衔接固定的中空组件,并将导座23固定在前套21内,前述前套21与后套22组合在 本体20内形成一轴线方向空间,该前套21端部具有一开口211,而该导座23则配合于 前套21会相应开口211形成导引槽24,该导引槽24具有若干倾斜面241;该进给轴管30,相应该本体20的导座23被可旋转地枢装在该本体20轴线方向空 间的后端,且该进给轴管30—端外露,而在进给轴管30内壁制作有内螺纹31;该固定环40,固定套设于该进给轴管30外露端,该固定环40外缘制作有咬花41;该推进组件50,形状近似T字型的杆件,包含有一杆体51及一导盘52,该杆体 51制有外螺纹511,且推进组件50利用杆体51的外螺纹511螺合于该进给轴管30的内 螺纹31,该导盘52—体成形在该杆体51内侧端,且该导盘52表面相应该本体20的导 引槽24开设有若干L字型径向滑槽521,前述径向滑槽521配置呈放射状;该夹爪60,略呈三角块状,其相应该本体20的导引槽24的倾斜面241具有倾斜推 面61,且夹爪60下缘相应该推进组件50的导盘52的径向滑槽521制有L型滑块62,并 于夹爪60相应推进组件50与本体20的外表面设置一滑层63,该滑层63采用金黄色的 低磨擦系数金属钛质制作;前述结构及技术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结构、组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细节说明与实施 状况则请参见后段。本专利技术的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是在夹爪60、推进组件50与本体20的相应磨擦的 表面上设置滑层63,并非仅限于制作在夹爪60上,只要夹爪60、推进组件50与本体 20的相应磨擦的表面设置滑层63就是本专利技术权利范围的应用;前述方法的滑层63可以使用铬、钛、类钻碳及二硫化钼组成的物质群中选择的 一种低磨擦系数物质。前述滑层63的制作方式可以采用镀膜技术、披覆结合技术或治金结合技术。本专利技术发挥功效的实施运作说明如下当使用者将工具置入各夹爪60之间时,使用者以手旋转该固定环40,并且同步 带动该进给轴管30旋转,由于进给轴管30的内螺纹31螺合该推进组件50的杆体51的外螺纹511,因此进给轴管30旋转会令推进组件50延夹头轴向进给,此时,该夹爪60 同样朝夹头轴向进给,且推进组件50的放射状径向滑槽521容许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头夹持力提升方法,其特征是在夹头的夹爪、推进组件与本体的相应接触表面上设置滑层,该滑层采用低磨擦系数物质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原禾
申请(专利权)人:铨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