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该吊框包括:吊杆架、料框和前翻限位部件、后翻限位部件,所述吊杆架上具有连接部,所述料框两侧通过连接轴固定至所述吊杆架,所述料框绕连接轴旋转;所述前翻限位部件和后翻限位部件设置在料框外壁上,以分别将料框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吊框在装卸料和整个运输过程中发生过度旋转,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装置,尤其是指发动机缸体铸件生产中运输所使用的吊框。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缸体铸件的砂型铸造生广过程中,烧注完的砂型经过带砂脱箱后,闻温铸件需冷却并运输到清理工部,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地面鳞板冷却、输送和空中积放输送悬链冷却、输送。特别的,当生产线没有足够的地面空间安装鳞板时,空中输送悬链输送成为更好的选择。由于发动机缸体形状复杂,现有空中输送悬链运输所用的吊框在装卸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过度旋转而将物料掉出的问题,非常不安全,容易出事故,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能防止料框过度旋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其包括吊杆架、料框和前翻限位部件、后翻限位部件,所述吊杆架上具有连接部,用于将吊框连接在运输悬链上;所述料框两侧通过连接轴固定至所述吊杆架,所述料框绕连接轴旋转;所述前翻限位部件和后翻限位部件设置在料框外壁上,以分别将料框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其中,所述前翻限位部件能防止料框过度正向旋转,所述后翻限位部件能防止料框过度反向旋转,使所述吊框在装卸过程和运输过程中更为安全。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缸体铸件吊框还包括卸料柄,设置于料框的尾端。这样,在卸料时,卸料装置不需要直接顶起料框尾端进行卸料,而是顶起卸料柄进行卸料,这种卸料方式使着力点更为准确,力臂更长,用较小的力度即可进行卸料,对卸料装置的要求不会过高。进一步的,所述卸料柄的末端还套有一个圆形管。通过所述圆形管能减少卸料过程中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使卸料过程更为简单快捷,提高了卸料工作的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一连接孔,可以将料框直接挂在输送悬链上。由于该吊框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架构上增加限位部件和卸料柄即可,制造和使用成本都很低廉,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的正面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的后翻限位部件工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的前翻限位部件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I-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其包括吊杆架4、料框6和前翻限位部件2、后翻限位部件7,所述吊杆架4上具有连接部5,所述料框6的两侧通过连接轴I固定至所述吊杆架4,所述料框6绕连接轴I旋转;所述前翻限位部件2和后翻限位部件7设置在料框6的外壁上,以分别将料框6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其中,所述吊框通过连接部5连接在运输悬链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I为两个圆轴,一端分别固定在吊杆架4的两个臂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料框6的两侧,所述料框6能围绕其旋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此处连接轴I还可以为其他的连接装置,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此处仅为示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翻限位部件2和后翻限位部件7为限位块,其将料框6的旋转限定在一定角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前翻限位部件2和后翻限位部件7还可以是限位柱或者限位槽等具有限位作用的部件。如图5所示,当所述吊框装料后,重心在料框6后部,料框6会反向旋转,旋转到一定程度时。后翻限位部件7被吊杆架4卡住阻拦,使所述料框6不能继续反向旋转,从而将料框6的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如图6所示,当所述吊框卸料时,料框6会正向旋转,旋转到一定程度时,前翻限位部件2被吊杆架4卡住阻拦,使所述料框6不能继续正向旋转,从而将料框6的正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当所述吊框运输时,可能会发生加速减速或者停止的状况,所述料框6可能会由于惯性发生旋转,此时所述前翻限位部件2和所述后翻限位部件7能将所述料框6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防止过度旋转。综上所述,所述前翻限位部件2和所述后翻限位部件7能将所述料框6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防止过度旋转,使所述吊框在装卸过程和运输过程中更为安全。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缸体铸件吊框还包括卸料柄3,设置于料框6的尾端。其中,卸料时,卸料装置不需要顶起所述料框6后端进行卸料,而是直接顶起所述卸料柄3进行卸料,这种卸料方式使着力点更为准确,力臂更长,用较小的力度即可进行卸料,对卸料装置的要求不会过高。近一步的,所述卸料柄3的末端还套有一个圆形管8。卸料过程中,所述料框6除旋转外还会产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卸料柄3上套的圆形钢管8的能够使滑动变为滚动,减少了卸料过程中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使卸料过程更为简单快捷,提高了卸料工作的效率。优选的,所述连接部5为一连接孔,可以将所述吊框直接挂在输送悬链上。并且,由于该吊框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架构上增加前翻限位部件2,后翻限位部件7和卸料柄3即可,制造和使用成本都很低廉,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和实用性。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架、料框和前翻限位部件、后翻限位部件,所述吊杆架上具有连接部,所述料框两侧通过连接轴固定至所述吊杆架,所述料框绕连接轴旋转;所述前翻限位部件和后翻限位部件设置在料框外壁上,以分别将料框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体铸件的运输吊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架、料框和前翻限位部件、后翻限位部件,所述吊杆架上具有连接部,所述料框两侧通过连接轴固定至所述吊杆架,所述料框绕连接轴旋转;所述前翻限位部件和后翻限位部件设置在料框外壁上,以分别将料框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限定在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诚云,王跃,朱奇林,刘旭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