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惠民专利>正文

隐形涂料专用纳米铁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332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隐形涂料专用纳米铁粉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金属粉体材料来作为隐形技术材料隐身效果差的问题。在5℃~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4600次~5100次的情况下将原料加工成粉体颗粒形状为球体的专用隐形技术的纳米铁粉,再分别分选出D3=21nm,D25=42.1nm,D50=80nm,D75=113.2nm,D97=137.3nm的颗粒分布较的粉体材料,而后再“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3nm的防氧化包覆。本方法制成的纳米铁粉具有成本低、吸波效果好、遮障伪装手段具有伪装频谱宽,操作快捷,相对其它伪装手段价廉经济等突出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隐形涂料专用纳米铁 粉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未来信息化战争是陆、海、空、天、电(磁)五位一体的联合作战,电磁 环境将贯穿战争全过程,随着信息化装备日益更新,复杂电磁环境与战术训练 融合加快,导致了纳米隐形材料在国内外隐形技术的研究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纳米隐形材料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是每一个国家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当今世 界的信息化战争中,武器平台的高度信息化和电子化,使飞机、坦克、舰艇等所 处的作战环境日益复杂。它们除受地面或空中的火力威胁和电子干扰外,其一举 一动还处于雷达、红外、激光等探测器的严密监视之下,使其生存能力和战斗 力面临极大的挑战。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在这些武器装备表面涂覆一层特殊物质 将雷达等探测器所发出的电磁波吸收,使探测器丧失发现目标的功能,以达到 "隐形"的目的。隐形技术实质上是要降低突防目标的雷达、红外、声学和光学的特征,使敌 方各种探测系统难于发现、探测和跟踪目标,从而保证目标在突防中的生存能 力。现代侦察与监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与之相对抗的伪装、隐形技术成为现代 战争的必需,伪装体系特别是伪装网是对抗侦察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涂料专用纳米铁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5℃-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4600次-5100次的情况下将原料加工成粉体颗粒形状为球体的专用隐形技术的纳米铁粉,再分别分选出D3=21nm D25=42.1nm D50=80nm D75=113.2nm D97=137.3nm的颗粒分布较的粉体材料,而后再“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3nm的防氧化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惠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