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惠民专利>正文

电磁体专用铁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23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级铁粉,具体为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国内无法生产高质量电磁体用铁粉的问题。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0℃~-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5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D3=5μm、D25=8μm、D50=28μm、D75=42μm、D97=45μm、S,S,A=0.12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的粉体材料,而后再对铁粉颗粒防氧化包覆。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钠米级铁粉,具体为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技术背景电磁体在计算机电磁体,火箭、导弹、无人飞机、鱼雷、深水炸弹、潜艇 的导航,微波通讯、巨阵雷达、磁力探伤等电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目 前,国内生产电磁体的企业,基本上是外资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而国内本土 企业也只能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电磁体产品,而生产电磁体的原料铁粉要求严格,目前,我国尚未有生产电磁体专用粉体的企业,特别是1000目(28u m)以上的粉体材料全部是国外进口。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481685记载了一种 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该专利申请记载了一种全新的零界颗粒 切割金属纳米粉体材料工艺,以铁粉为例,步骤包括,将铁粉置于一l(TC^+20 'C的零界加工温度状态下,然后对铁粉颗粒进行高速切割,每分钟控制在4000 6000次,然后对切割后的铁粉颗粒4000 6000转/分钟的高频研磨,再进行物 理还原,表面处理,即可得到产品,最后分级分选。能够加工出不同纳米级别 的铁粉,利用该方法生产出的特定颗粒直径的铁粉具有以往技术生产出的材料 不同的优异特性,该工艺生产出的各个不同级别的纳米铁粉特性有着明显的区 别,经过分级筛选和配比后可广泛用于不同行业或领域。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1620469公开了一种金属微、纳米颗粒包覆工艺,该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在 金属粉体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为lnm—3nm的高质量防氧化保护层,以下 称为"DQ包覆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国内无法生产高质量电磁体用铁粉的问 题而提供了 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制 备,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0°C -15"C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5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 D3=5 u m、 D25二8 u m、 D50=28 u m、 D75=42 u m、 D97=45 u m、 S, S, A=0. 12的颗粒 分布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 包覆。国外一般用环氧树脂进行包覆,导致磁通量下降。本专利技术技术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磁体专用铁粉,经过"日本米泽电线" 和"香港嘉隆电子""韩国FAB株式会社"的批量使用,证明技术优势明显超 过目前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电磁体专用粉。技术优势具体如下1、 Fe〉99。/o优于日本的Fe>98. 5%。 2、松装密度D(g/cm2)《2. 20-2. 36优 于日本的D(g/cm2)《2.53-2.66。 3、铁磁体压縮性能好,铁磁体脱模破碎率只 有O. 11%,远远小于日本的2. 3%,烧成縮小率《0.03小于日本的《0. 11。 4、流动 性V(s/50g) >42比日本的V(s/50g)》36高出6%.良好的流动性,导致产品压件 容易脱模,模具磨损低,产品压件变形小。5、 PSD颗粒发布集中,平均粒径接近, 显著改善了产品生坯和烧结强度。6、产品在烧结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气体(日 本和国外产品在烧结过程中和释放出环氧树脂的燃烧有害气体)。7、电磁性能 优良、稳定,导磁率Ho^25(H/m)高于日本和美国iio》22(H/m)。 8、压縮性 T(g/cm2) 80高于日本和俄罗斯T(g/cm2)》6. 5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481685所记载的"零界颗粒切割金属纳米粉体材料工艺"在-l(TC的情 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 (28um为例)D3=5um、 D25=8um、 D50=28um、 D75=42um、 D97=45um、 S,S ,A=0. 12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专利申请号2006101620469 所记载的"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包覆。对铁粉的分选可以选择"旋风分级工艺",该工艺主要利用铁粉颗粒的受 力表面积和铁粉颗粒在受力情况下的抛物曲线以及铁粉颗粒在旋风容器中的自 重下落速度、时间。利用人工风力和速度在一密闭容器中对直径不同的铁粉颗 粒进行有效的分级。纳米铁粉旋风式分级设备分为四级,每级配置4KW调速电机一台,同时配 置20KW负压电机一台。首先开动负压电机在分级设备的各级容器中形成负压状 态,而后分别开启l级——4级旋风分级器电机在各自密闭容器中形成轴流旋风。 将需要分级的铁粉限量吸入第一密闭容器,在轴流旋风中分选出颗粒直径最大 的铁粉颗粒,剩余铁粉颗粒进入第二密闭容器,在大于第一轴流旋风中分级出 所需铁粉颗粒,顺序二、三级进行逐级分级。这样可以同时得到四个颗粒区间 相对集中的铁粉产品。实施例2: —种电磁体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0481685所记载的"零界颗粒切割金属纳米粉体材料工艺"在-15。C的情 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28ura为例)D3=5iim、 D25=8um、 D50二28tim、 D75=42 u m、 D97=45tim、 S,S ,A=0. 12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专利申请号2006101620469 所记载的"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包覆。实施例3: —种电磁体专用铁粉,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专利申请号为 2006100481685所记载的"零界颗粒切割金属纳米粉体材料工艺"在-13'C的情 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25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28 ii m为例)D3=5 y m、 D25=8 ix m、 D50=28 P m、 D75=42 u m、 D97=45 u m、 S, S ,A=0. 12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专利申请号2006101620469 所记载的"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继续厚度为2nm 3nm的防氧化包覆。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0℃~-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5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D3=5μm、D25=8μm、D50=28μm、D75=42μm、D97=45μm、S,S,A=0.12的颗粒分布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厚度为2nm~3nm的防氧化包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体专用铁粉,其特征在于在-13'C的情况下, 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25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颗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级铁粉,具体为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国内无法生产高质量电磁体用铁粉的问题。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0℃~-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5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D3=5μm、D25=8μm、D50=28μm、D75=42μm、D97=45μ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体专用铁粉,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方法制备,利用金属纳米粉体零界颗粒切割生产工艺在-10℃~-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55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利用分选出D3=5μm、D25=8μm、D50=28μm、D75=42μm、D97=45μm、S,S,A=0.12的颗粒分布的粉体材料,而后再用“DQ包覆法”对铁粉颗粒厚度为2nm~3nm的防氧化包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惠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