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刚专利>正文

高效提取浓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101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提取浓缩机,包括进液管道、输液泵、流量计、预热器、加热器、分离器、输汽管道、提取罐、冷凝冷却装置、回流管道、进料口、排气口、活动压盖、窥视镜、加热管道、过滤器、出液口、储液罐、储液罐、活动门、气动开关底门、液压泵;提取罐罐壁由保温材料构成,四周分布若干视镜,提取罐上部有加料口、排气口,内部有通过液压控制活动压盖,活动压盖上有供投料使用的活动门,活动压盖通过液压泵控制压力;提取罐底部侧面有内通蒸汽的加热管贯穿提取罐,加热管四周均匀分布若干筛孔,底部侧面有气动开关底门,打开时可推出药渣;底面有过滤器,过滤器为过滤面积较大的扁式结构,过滤器直接穿过提取罐底部,再通过管道连接到同一个出液口上,出液口前端为软管,连接主输液管,管道依次连接进液管道、输液泵、预热器、加热器、气液分离器,预热器和加热器可以是管式或板式的加热器;提取罐的排气口上依次连接温控器、冷凝冷却装置、储液罐,储液罐底部有管道与主输液管相连,冷凝冷却装置的出液口有管道连回提取罐上部,冷凝冷却装置前端有管道与分离器的输汽管相连;上述分离器排气口连接的输汽管道与贯穿提取罐的加热管相连,分离器底部连接储液罐,储液罐有管道连接回主输液管,分离器还有管道与提取罐侧上部相连。(*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取和浓缩联用设备,具体是一种提供外部加热并可同时完成提取浓缩的设备,适用于食品、医药行业。 
技术介绍
:提取、浓缩工艺是中药制剂制备的关键环节,制剂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性质变化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环节。中药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系,一味中药中包含了多种性质各异的成分,复方制剂在单味药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药物要有效,就必须保证性质各异的成分稳定的提取出来。药提取过程中,各种饮片在加热过程中吸水不断膨胀、互相碰撞、细胞破裂、渗透作用等促使其内容物逐渐暴露于提取溶剂中,浓缩是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蒸发大部分溶剂而达到减少溶剂量,减少药物服用量的目的。中药饮片中的热敏性成分、易氧化成分及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成分在长时间加热作用、氧气环境下不断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络合等复杂反应,逐渐变性而丧失了治疗疾病的作用,反应剧烈的,甚至还会产生毒性成分,对人体的生命带来危害。因此,药物提取、浓缩环节中的温度、时间、环境(氧气)等成为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等,这些提取技术主要是根据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分类。煎煮法是在不断加热条件下使饮片在正常压力下的沸腾溶剂中进行提取的方法,能够提取出饮片中的大量物质:有效物质和无效物质,因其无法控制提取温度,容易“产生”毒性物质,造成中药制剂“黑、大、粗”的现象。渗漉法能够提供饮片粉末在室温下进行动态提取的环境,适合于热敏性物质的提取,但是其提取周期长,溶剂使用量大,生产成本高。浸渍法是指根据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温度而进行浸泡提取,能够防止有效成分的受热变性或者挥发,但是浸渍提取法是静态提取,其提取效率低,溶剂使用量大,耗时长,在后续的处理中耗能高。 在现行生产的浓缩工艺中,常采用单效浓缩、膜浓缩、多效浓缩等,具有浓缩时间长,药液受热不均匀,加热温度无法控制,回收的溶剂无法重复利用,耗能高,稳定性不强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结合提取、浓缩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将提取、浓缩合一的循环设备,该设备不仅能够节省溶剂量,还可同时进行提取、浓缩,更能够缩短浓缩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高效提取浓缩机进液管道(1)、输液泵(2)、流量计(3)、预热器(4)、加热器(5)、分离器(6)、输汽管道(7)、提取罐(8)、冷凝冷却装置(9)、回流管道(10)、进料口(11)、排气口(12)、活动压盖(13)、窥视镜(14)、加热管道(15)、过滤器(16)、出液口(17)、储液罐(18)、储液罐(19)、管道(20)、管道(21)、管道(22)、活动门(23)、气动开关底门(24)、液压泵(25)。提取罐罐壁由保温材料构成,四周分布若干视镜,提取罐上部有加料口、排气口,内部有通过液压控制活动压盖,活动压盖上有供投料使用的活动门,活动压盖通过液压泵控制压力;提取罐底部侧面有内通蒸汽的加热管贯穿提取罐,加热管四周均匀分布若干筛孔,底部侧面有气动开关底门,打开时可推出药渣;底面有过滤器,过滤器优选为过滤面积较大的扁式结构,过滤器直接穿过提取罐底部,再通过管道连接到同一个出液口上,出液口前端为软管,连接主输液管,管道依次连接进液管道、输液泵、预热器、加热器、气液分离器,预热器和加热器可以是管式或板式的加热器;提取罐的排气口上依次连接温控器、冷凝冷却装置、储液罐,储液罐底部有管道与主输液管相连,冷凝冷却装置的出液口有管道连回提取罐上部,冷凝冷却装置前端有管道与分离器的输汽管相连;上述分离器排气口连接的输汽管道与贯穿提取罐的加热管相连,分离器底部连接储液罐,储液罐有管道连接回主输液管,分离器还有管道与提取罐侧上部相连。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1)实现动态提取,提高了提取率。通过外置板式加热器循环加热的动态提取,确保了溶媒受热的充分性和均一性,在加速有效成分溶出的基础上,保证了其稳定性;同时,活动压盖将因比重较小而上浮与溶媒表面的药材下压至溶液中,保证了提取的完全性; (2)集提取浓缩于一体,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溶剂用量,降低了能耗。本技术在提取的过程中同时浓缩,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使得药液始终保持 高温,减少了能量损耗,降低整个过程的能耗;同时设备利用分离器的热蒸汽对提取过程供能,也对节约能源起到积极作用; (3)本技术是一种能耗低、无污染、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清洗、维修,提取、浓缩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提取-浓缩器,可替代传统的煎煮提取、减压提取、浸渍提取,具有同时完成提取浓缩、节约蒸汽、回流动态、双套过滤、药渣分离、容量增大、溶剂回收、时间缩短、成本降低等效果。 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外加热式提取浓缩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中,进液管道1、输液泵2、流量计3、预热器4、加热器5、气液分离器6、输汽管道7、提取罐8、冷凝冷却装置9、管道10、进料口11、排气口12、活动压盖13、视镜14、加热管道15、过滤器16、出液口17、储液罐18、储液罐19、管道20、管道21、管道22、活动门23、气动开关底门24、液压泵25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下面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进行具体描述。打开活动门23,将药材从进料口11加入到提取罐8中,加料结束后关闭活动门23,溶剂在输液泵2的作用下从进液管道1经预热器4、加热器5加热后通过分离器6、管道20进入到提取罐8中,活动压盖13在液压泵25的作用下将所有药材浸没于溶剂中,当溶剂加至所需量时,液体经过滤器16过滤后,从出液口17经预热器4、加热器5、分离器6、管道20回到提取罐8中进行循环加热提取;冷凝冷却装置9用于回收挥发的溶剂,溶剂可进入到储液罐18中,也可通过管道10送回提取罐8中,冷凝冷却装置9还可用于收集挥发油;提取完成后,提取液被输送到储液罐19中,活动压盖13再次在液压泵25的作用下下压,挤出药材中残留的液体;储液罐19中的液体在下一次提取时开始浓缩,提取液在输液泵2的作用下,经预热器4、加热器5加热后进入分离器6,然后经管道21回到储液罐19,进行循环浓缩,带热液体在分离器中产生的蒸汽则通过输汽管道7进入加热管道15中供提取加热,必要时也可经管道22进入冷凝冷却装置9进行回收;如此循环提取、浓缩至整个过程完成时,打开气动开关底门24,将药渣推出提取罐。此外,进液管道上有流量计3控制加液量,提取罐8上有窥视镜14观察内部情况。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 本技术。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提取浓缩机,包括进液管道(1)、输液泵(2)、流量计(3)、预热器(4)、加热器(5)、分离器(6)、输汽管道(7)、提取罐(8)、冷凝冷却装置(9)、回流管道(10)、进料口(11)、排气口(12)、活动压盖(13)、窥视镜(14)、加热管道(15)、过滤器(16)、出液口(17)、储液罐(18)、储液罐(19)、管道(20)、管道(21)、管道(22)、活动门(23)、气动开关底门(24)、液压泵(25),提取罐罐壁由保温材料构成,四周分布若干视镜,提取罐上部有加料口、排气口,内部有通过液压控制的活动压盖,活动压盖上有供投料使用的活动门,活动压盖通过液压泵控制压力,底面有过滤器,过滤器为过滤面积较大的扁式结构,过滤器直接穿过提取罐底部,再通过管道连接到同一个出液口上,出液口前端为软管,连接主输液管,管道依次连接进液管道、输液泵、预热器、加热器、气液分离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提取浓缩机,包括进液管道(1)、输液泵(2)、流量计(3)、预热器(4)、加热器(5)、分离器(6)、输汽管道(7)、提取罐(8)、冷凝冷却装置(9)、回流管道(10)、进料口(11)、排气口(12)、活动压盖(13)、窥视镜(14)、加热管道(15)、过滤器(16)、出液口(17)、储液罐(18)、储液罐(19)、管道(20)、管道(21)、管道(22)、活动门(23)、气动开关底门(24)、液压泵(25),提取罐罐壁由保温材料构成,四周分布若干视镜,提取罐上部有加料口、排气口,内部有通过液压控制的活动压盖,活动压盖上有供投料使用的活动门,活动压盖通过液压泵控制压力,底面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刘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