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载车厢,特别是,但不仅限于运输陆上机械化设备或非机械化陆上设备的车厢,如公路汽车、挂车、集装箱半挂车和平车等。为减轻陆上交通负担,开发了可快速即位接收陆上机械化设备或非机械化设备或陆上货物的车厢。涉及各种从机械化陆上车辆和实用车辆上转移至挂车、集装箱、移动货箱和其它车辆或可移动运载工具或可在公路或高速公路上运输的运载工具上的陆上设备。在这些专用车厢中,一般都包含一个铁路承重结构,它可横向移动或旋转,在借助于外部工具或不借助于外部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完成装货或卸货,一般多用于陆上货物或设备的转装:车辆、挂车、半挂车或其它。还有一些车厢,借助于吊装工具从车厢的顶部装载货物,吊装工具提起陆上设备,将其吊至车厢上方,再通过垂直移动将其置于车厢之中。此外,还了解到一种被称为铁道高速公路的运输系统,通过此系统,机械陆上设备或由机械牵引的陆上设备在形成的轨道上行驶至其运输位置,再通过运输平台进入挂接的车厢。这些用于运输的车厢被称为轨道公路运输车厢,是典型的双态运输。本专利技术涉及所有的货运车厢,所述货运车厢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04 FR 10023741.一种由两个铁路车辆端部总成(3)和(4)和一个在所述端部总成(3)和(4)之间的用于至少承受普通运载货物或陆上运输负载的连接结构(2)组成的运输车厢,以铰接或可分开或不可分开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将所述连接结构(2)安装到所述铁路端部总成(3)和(4)上,可由与所述铁路车辆端部总成连接的纵向部件形成所述连接结构(2),连接结构支撑接受负载力的一个受力体(14),或者由一个承重负载载体或货物容器或一个或多个负载来形成所述连接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厢至少包括一个高度补偿接口(32),所述高度补偿接口(32)组成了其预定高度初始调节装置,在每次至少负载运输之前和在运输过程中可根据车厢空载负载的相关变量将前述连接结构(2)或受力体(14)调整至预定高度,使铁路车厢端部总成(3)和(4)之间的最低部分每处都处于接近铁路限界下限的下水平线上,而不超过该限界下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平线是考虑到铁路限界和车厢下部形状之后得到的可接受的最低水平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包括两个或四个高度补偿接口(32),连接结构(2)的各个端部至少有一个所述高度补偿接口(32)。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车厢端部总成(3)和(4)通过一个中间支撑、连接或联接装置以其两端来支撑连接结构(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由连接承重侧架(19)和(20)以及一个受力体(14)组成,所述受力体(14)由所述侧架(19)和(20)支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体(14)为口袋型,且通过其纵向边缘基于连接承重侧架(19)和(20)的上侧面。
7.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为负载载体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可为:机械化或非机械化陆上运输工具,包括一辆挂车、一辆半挂车或一个集装箱,一个可移动的货箱,一个可移动的承重平车。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通过一个传递牵引应力的结构进行加固。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通过一个不传递牵引应力的简单结构进行加固。
11.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两个或四个补偿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卢克·安德烈,塞巴斯蒂安·兰格,
申请(专利权)人:罗尔工业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