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均蔚专利>正文

往复式挤压成型方法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85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往复式挤压成型以改善合金材料的方法,其是将欲加工的合金素材加热至软化温度,于加工装置中交互施以不同方向压力,以搓揉合金素材,使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后,于一成型机构中直接成型。本案有关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其大致包括一挤压容器、一挤压装置与一成型机构,挤压容器可供容置欲加工的合金素材,挤压装置可供对于欲加工的合金素材施予不同方向的压力,成型机构可使经搓揉改善材质后的合金素材直接成型。(*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合金材料直接成型的方法及其加工装置,特别是有关于可以同时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质同时又可以直接成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亦有关于方法所使用的加工装置。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提升材料的性质,包括(1)传统冶金制程的改善,(2)快速凝固制程的开发,(3)机械合金制成的开发。然而这些研究却遭遇到许多技术上瓶颈。在传统冶金制程方面,由于对材料性质的提升以趋近极限,因此常花费大量成本,却只能对性质作小幅改善,例如,提升合金纯度或是施予热机处理等方式。在快速凝固制程方面,由于经快速凝固产生的粉未或薄带,无法直接运用,必须结合粉未冶金制程,制成块状材料,使其具有结构上的用途。然而在粉未冶金制程中,伴随许多繁复步骤,以及粉未表面氧化、污染等问题而降低材料的性质。因此在粉未冶金的缺点,成为发展快速凝固材料的瓶颈。在机械合金制程方面,同样也必须结合粉未冶金的制程,才能制成块状材料,因此在粉未冶金制程中的缺点,亦成为发展机械合金材料的瓶颈。为了免除粉未冶金的制程,于是有三种直接制造快速凝固材料的方法被开发,包括(1)喷雾沉积法,(2)气相蒸镀法,(3)片状层积法。所谓喷雾沉积法即是利用高压气体将金属熔汤雾化沉积而成块状材料,气相蒸镀法是利用电子枪将金属熔汤加热气化,层层蒸镀而成块状材料,片状层积法是引用槌钴法技术,将金属熔汤液滴淬冷成薄片,而层层叠积成块状材料。以上三种方法虽可直接制造快速凝固块状材料,但必须精确控制制程因素,否则极易生成孔洞,至整个制程失败。本案专利技术人为解决前述问题,曾经提出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第82100065号“改善合金材料性质的方法及装置与其产品”,并经核准专利技术专利权第71320号。该专利技术专利权第71320号所公开的技术,这几年来经实际应用,证实可以大幅的改善了合金材料性质。本案专利技术人并不以此为满足,本于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不断研究改进,希望除了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质外,能够进一步的改善操作步骤,例如直接成型。经过不断试验,终于又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挤压成型方法,其是可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质同时又可以直接成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其可以提供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质且可以直接成型,整个加工步骤连贯作业,快速方便,又可以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质”的加工步骤,第二个部分为“直接成型”的加工步骤。本专利技术一种往复式挤压成型方法,其是将欲加工的合金素材置于一加工装置内,将该合金素材加热至软化温度,于该加工装置中交互施以不同方向压力于该合金素材,并使该合金素材通过至少一相对狭小的通道,以搓揉该合金素材,直至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装置结合有一成型机构,该经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可以经由该成型机构而直接成型。其中该欲加工的合金素材是为合金铸碇。其中该欲加工的合金素材是为以合金局主的薄片粉未或纤维堆叠而成。其中该合金是由快速凝固、机械合金或化学制程所制备。本专利技术一种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挤压容器,可供容置欲加工的合金素材,其具有一第一端、一容置室与一第二端;一挤压装置,可供对于欲加工的合金素材施予不同方向的压力,该挤压装置具有一第一挤制推杆与一第二挤制推杆;以及一成型机构,可供用于合金素材的成型,其是结合于该挤压容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其中该挤压容器是由一左挤筒与一右挤筒所构成。其中该左挤筒与右挤筒之间夹设有一双向挤模,该双向挤模具有至少一相对狭小的窄道。其中该成型机构是为一具有一第一开口的成型模具。其中该成型模具是由一第一模具与一第二模具所构成,该第一开口是位于该第一模具,该第一模具的第一开口可以与该挤压容器的容置室相通。其中该成型机构是为一具有一第一开口、一通道与一第二开口的成型模具。其中该成型模具的第一开口可以与该挤压容器的容置室相通,该成型模具的通道是为弯曲状。关于合金的加热装置是为习知的技艺,为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所了解,于此不再赘述。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将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目的、特征及其他功效与优点具体介绍,相信定能从中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专利权第71320号的往复式挤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加工装置,请参阅图2,主要包括一挤压容器10、一挤压装置20与一成型机构30。挤压容器10是由一左挤筒11与一右挤筒12所构成。挤压容器10的第一端13与第二端14之间形成有一容置室15。欲加工的合金素材40可以放置在挤压容器10的容置室15。挤压装置20具有一第一挤制推杆21与一第二挤制推杆22。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挤压容器10的左挤筒11与右挤筒12之间夹设有一双向挤模50,该双向挤模50具有一相对狭小的窄道51,挤压装置20的第一挤制推杆21与第二挤制推杆22,可以对于欲加工的合金素材40反方向施予不同的压力,合金素材40通过双向挤模50的狭小窄道51,相当于被搓揉,如此不断重复,直至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成型机构30结合于该挤压容器10的第一端13与第二端14之间,其是提供对于合金素材40的成型。成型机构30的安装,是将图1所示的双向挤模50取下,而将成型机构30换装上去如图2所示,亦即以成型机构30取代双向挤模50。请参阅图2,该成型机构30是由一第一模具31与一第二模具32所构成的成型模具,第一模具31具有一第一开口33可以与该挤压容器10的容置室15相通,软化后的合金素材40可以被挤入成型机构30之中,顺利的完成成型。请参阅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合金素材40被搓揉直至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后,将成型机构30直接附加在双向挤模50的一侧,同样的,软化后的合金素材40可以被挤入成型机构30之中,顺利的完成成型。请参阅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合金素材40被搓揉直至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后,将双向挤模50取下,将成型机构安装上去。该成型机构30是为一具有一第一开口33、一通道34与一第二开口35的成型模具。成型机构30的第一开口33可以与该挤压容器10的容置室15相通,为方便合金被挤出成型,该通道可以安排为弯曲状,如此,合金可以由挤压容器10的一侧被挤出成型。孔模36可以更换,以利改变成型的形状,导轮60具引导输送及加工整型挤出件的功能。请参阅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合金素材40被搓揉直至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后,将成型机构30直接附加在双向挤模50的一侧,同样的,软化后的合金素材40可以被挤入成型机构30之中,顺利的完成成型。成型机构30与前述图4的内容大致相同,可参考之。本专利技术的往复式挤压成型方法,请再参阅图1及图2,将欲加工的合金素材40置于挤压容器10内,将该合金素材40加热至软化温度,于该挤压容器10中交互以不同施压力于该合金素材40,并使该合金素材40通过双向挤模5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式挤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欲加工的合金素材置于一加工装置内,将该合金素材加热至软化温度,于该加工装置中交互施以不同方向压力于该合金素材,并使该合金素材通过至少一相对狭小的通道,以搓揉该合金素材,直至形成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该加工装置结合有一成型机构,该经微细结构细化且均匀分布的合金可以经由该成型机构而直接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均蔚
申请(专利权)人:叶均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