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213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是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涉及一种低压大电流直流电动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主要是解决已有电机的电枢线圈由于电磁线线规及截面大,分片工装机械强度差,每次只能对1个线圈元件进行分片,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个两侧壁上设有两个销孔的凹槽形支座,两个“L”形下分片器和两个“L”形上分片器分别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支座上的两个销孔中,两个下分片器之间和两个上分片器之间均设有垫圈,两个下分片器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下层边的形状相匹配,两个上分片器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上层边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片工装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一次能对2个线圈元件进行分片,效率高、且适合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作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机的电枢线圈时,由于使用的电磁线截面大,当电磁线太厚时,绕组元件线头必须在线头的厚薄过度部分弯折分片变形,会导致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困难。传统的办法是将线圈的多个绕组元件组合好,采用厚度均匀的分片工装一次分片,由于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用电磁线截面积大,且在线头部分还存在厚薄过度,需要的分片压力大,其缺点是①线头分片成形不规则,影响后续的电枢嵌线工序;②由于分片工装太薄,机械强度差,分片工装容易变形或折断;如果对线圈的每个元件单独分片敲形,则生产效率低下,且线圈元件易变形,线圈形状不规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工装形状稳定,使用寿命长,线圈线头成形规则,嵌线方便的直流电机电枢线头分片工装。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包括一个两侧壁上设有两个销孔的凹槽形支座,两个“L”形下分片器和两个“L”形上分片器分别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支座上的两个销孔中,两个下分片器之间和两个上分片器之间均设有垫圈,两个下分片器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下层边的形状相匹配,两个上分片器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上层边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两个下分片器和两个上分片器在支座上的水平截面形状及尺寸与电枢线圈各线头之间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下分片器与上分片器之间设有盖板,盖板呈一个菜刀形,刀柄的一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支座上,菜刀形盖板的刀柄与在一直线上的刀背向下固定在下分片器的下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垫圈的厚度与线圈元件线头的厚度相匹配。本技术采用加厚的分片工装,每2个线圈元件为一组,进行分片敲形后组合,流水线作业,因此效率高;本技术根据线头的外形布置及尺寸要求设计专用的分片工装,保证加工出来的电枢线圈线头外形合适,形状规则,便于电枢线圈下线;将分片工装加厚,工装自身机械强度高,延长了工装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下分片器9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下分片器10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上分片器11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上分片器12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线圈下层边的元件的分片敲形示意图。图12是线圈上层边的元件的分片敲形示意图。图13是整个线圈分片敲形完成后线头的位置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7、8、9、10所示,本技术由固定在支座5上的两个下分片器9、10和两个上分片器11、12组成,支座5呈一个凹槽形,在支座5的两个侧壁对应位置上分别设有两个通孔;两个下分片器9、10呈一个“L”形,两个下分片器9、10的一端上设有通孔,通过固定销6将两个下分片器9、10依次固定在支座5的槽中,两个下分片器9、10之间加装有垫圈7,垫圈7的厚度与待加工的线圈元件线头的厚度相对应,两个下分片器9、10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下层边线头的形状相匹配,两个下分片器9、10的非固定端的厚度与线圈下层边线头的位置及间距相匹配;两个上分片器11、12也是一个“L”形,两个上分片器11、12通过固定销6依次固定在支座5上的另一个通孔上,两个上分片器11、12之间加装有垫圈7,垫圈7的厚度与线圈元件线头的厚度相匹配;在上、下分片器之间设有一个盖板8,盖板8呈一个菜刀形,刀柄的一端通过其中的一个固定销6固定在支座5上,菜刀形盖板8的刀柄和与其在一线上的刀背向下,固定在下分片器9、10的底部,盖板8与下分片器10之间加装有垫圈7,垫圈7的厚度与线圈元件线头的厚度相匹配;上分片器11、12和下分片器9、10在支座5上的水平截面形状与电枢线圈的形状相匹配。如图11、12、13、14所示,使用本技术对电枢线圈敲形时,首先对电枢线圈的I、3元件进行分片敲形,将一固定销(6)穿过支座5两侧靠左边的销孔内,依次穿过下分片器9、垫圈7、下分片器10、垫圈7、盖板8,将下分片器9、垫圈7、下分片器10、垫圈7、盖板8等零件固定在支座5中间的凹槽内。线圈下层边13的1、3元件边分别交错放置于下分片器9、10间,对下层元件边1、3进行分片敲形,使下分片器9、10分别与各线头及垫圈贴紧,形成线圈下层边13的两个线头1、3,盖上盖板8 ;将另一固定销6穿过支座5两侧靠右边的销孔内,依次穿过上分片器11、垫圈7、上分片器12,将上分片器11、垫圈7、上分片器12等零件固定在支座5中间的凹槽内。线圈上层边14的1、3元件边分别交错放置于上分片器II、12间,对上层元件边1、3进行分片敲形,使上分片器分别与各线头及垫圈贴紧,形成线圈上层边14的两个线头1、3。线圈的1、3元件边分片敲形完成后,将1、3元件边分片敲形用的各分片器取下,准备进行线圈的2、4元件边的分片敲形,线圈的2、4元件边的敲形与线圈1、3元件边的敲形顺序相同。分片敲形后的线圈上、下层各元件边线头布置排列如图13、14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两侧壁上设有两个销孔的凹槽形支座(5),两个“L”形下分片器(9、10)和两个“L”形上分片器(11、12)分别通过固定销(6)固定在支座(5)上的两个销孔中,两个下分片器(9、10)之间和两个上分片器(11、12)之间均设有垫圈(7),两个下分片器(9、10)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下层边的形状相匹配,两个上分片器(11、12)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上层边的形状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下分片器(9、10)和两个上分片器(11、12)在支座(5)上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及尺寸与电枢线圈各线头之间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分片器(9、10)与上分片器(11、12)之间设有盖板(8),盖板(8)呈一个菜刀形,刀柄的一端通过固定销(6 )固定在支座(5 )上,菜刀形盖板(8 )的刀柄与在一直线上的刀背向下固定在下分片器(9、10)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垫圈(7)的厚度与线圈元件线头的厚度相匹配。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名称是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涉及一种低压大电流直流电动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主要是解决已有电机的电枢线圈由于电磁线线规及截面大,分片工装机械强度差,每次只能对1个线圈元件进行分片,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一个两侧壁上设有两个销孔的凹槽形支座,两个“L”形下分片器和两个“L”形上分片器分别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支座上的两个销孔中,两个下分片器之间和两个上分片器之间均设有垫圈,两个下分片器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下层边的形状相匹配,两个上分片器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上层边的形状相匹配。本技术的分片工装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一次能对2个线圈元件进行分片,效率高、且适合大批量生产。文档编号H02K15/04GK202721576SQ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线头分片工装,其特征是:包括一个两侧壁上设有两个销孔的凹槽形支座(5),两个“L”形下分片器(9、10)和两个“L”形上分片器(11、12)分别通过固定销(6)固定在支座(5)上的两个销孔中,两个下分片器(9、10)之间和两个上分片器(11、12)之间均设有垫圈(7),两个下分片器(9、10)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下层边的形状相匹配,两个上分片器(11、12)的非固定端的形状与线圈上层边的形状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何方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南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