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轴保护组件,斗轮轴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包括相互扣合以套设于斗轮轴的圆周的多个套体;第一密封单元,第一密封单元邻近保护套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设置,用于与第一透盖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单元,第二密封单元邻近保护套的第二端的内表面设置,用于与第二透盖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斗轮轴装置、保护套和工程机械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斗轮轴保护组件、斗轮轴装置、保护套和工程机械设备通过利用第一、第二密封单元使保护套和第一、第二透盖密封配合,从而使斗轮轴免受外来物质污染或侵蚀,可延长斗轮轴和支撑轴承的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型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斗轮轴保护组件、斗轮轴装置、保护套和工程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设有斗轮机构的工程机械设备常用在散状物料输送的场合。斗轮机构的斗轮轴是非常重要的传动部件。现有技术只对斗轮轴的支撑轴承进行了局部密封,斗轮轴大部分裸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由于斗轮轴上转动与支撑轴承上不转动的部分之间有O. 5-lmm左右的间隙,粉尘、雨水会从此间隙渗透进轴承中。请参阅图1,图I是现有技术一种斗轮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现有斗轮机构中的斗轮轴102 —般都裸露在矿区(料场)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斗轮轴102容易被矿石或粉尘污染或侵蚀,细小颗粒也容易灌进支撑轴承101里,严重影响斗轮轴102及其支撑轴承101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斗轮轴保护组件、斗轮轴装置、保护套和工程机械设备,使斗轮轴免受外来物质污染或侵蚀,从而延长斗轮轴和支撑轴承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斗轮轴保护组件,用于跨设于第一透盖和第二透盖上,进而密封斗轮轴,斗轮轴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套、第一密封单元以及第二密封单元,保护套包括相互扣合以套设于斗轮轴的圆周的多个套体;第一密封单元邻近保护套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设置,用于与第一透盖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单元邻近保护套的第二端的内表面设置,用于与第二透盖密封连接。其中,多个套体包括上套体和下套体。其中,第一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密封环体和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环体上设有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密封凹槽内;第二密封单元包括第二密封环体和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环体上设有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圈设于第二密封凹槽内。其中,第一密封环体包括第一上密封半环体和第一下密封半环体,第一上密封半环体和第一下密封半环体分别设于上套体和下套体内;第二密封环体包括第二上密封半环体和第二下密封半环体,第二上密封半环体和第二下密封半环体分别设于上套体和下套体内。其中,第一密封环体和第二密封环体均焊接于保护套内。其中,第一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密封圈和一体成型于保护套内表面的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密封槽内;第二密封单元包括第二密封圈和一体成型于保护套内表面的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圈设于第二密封槽内。其中,上套体和下套体的扣合处均延伸设有连接部,连接部上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连接件分别贯穿多个定位孔,使得上套体和下套体紧密扣合。其中,在上套体的连接部和下套体的连接部之间设有密封垫。其中,斗轮轴保护组件包括润滑物,润滑物用于设置于保护套和斗轮轴之间。其中,保护套呈圆形、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的封闭结构型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斗轮轴装置,斗轮轴装置包括斗轮轴;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用于支撑定位斗轮轴;第一透盖和第二透盖,分别设于第一支撑轴承和第二支撑轴承上;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斗轮轴保护组件,用于密封保护斗轮轴。 其中,第一透盖设有朝向保护套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密封单元与第一延伸部密封连接;第二透盖设有朝向保护套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密封单元与第二延伸部密封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斗轮轴的保护套,用于跨设于第一透盖和第二透盖上,进而密封斗轮轴,保护套包括相互扣合以套设于斗轮轴的圆周的多个套体,其中,保护套的第一端与第一透盖密封配合,保护套的第二端与第二透盖密封配合。其中,保护套的第一端通过端部胀紧联接或过盈联接与第一透盖密封配合,保护套的第二端通过端部胀紧联接或过盈联接与第二透盖密封配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机械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斗轮轴保护组件。本技术的斗轮轴保护组件、斗轮轴装置、保护套和工程机械设备通过利用第一、第二密封单元使保护套和第一、第二透盖密封配合,从而使斗轮轴免受外来物质污染或侵蚀,可延长斗轮轴和支撑轴承的寿命,而且该保护组件制造简单,装拆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一种斗轮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斗轮轴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保护套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保护套组件的侧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保护套组件Z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的保护套组件Y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保护套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保护套组件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斗轮轴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斗轮轴装置包括保护套组件、斗轮轴301、第一支撑轴承901、第二支撑轴承902以及第一透盖201和第二透盖202。其中,保护套组件包括保护套401、第一密封单元501以及第二密封单元502,具体结构将在下文中介绍。第一支撑轴承901和第二支撑轴承902用于支撑定位斗轮轴301 ;在第一支撑轴承901上设置有第一透盖201,第二支撑轴承902上设置有第二透盖202。第一透盖201设有朝向保护套401的第一端403 (此处“第一端”指阅读者面对纸面时,图2中所示的左端)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011,保护套401内的第一密封单元501与第一延伸部2011密封连接;第二透盖202设有朝向保护套401的第二端404 (此处“第二端”指阅读者面对纸面时,图2中所示的右端)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021,保护套401内的第二密封单元502与第二延伸部2021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轴承901和第二支撑轴承902可通过镶接或螺接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座内,在其他可替代的备选实施例中,可通过铆接的方式安装在轴承座内,使第一支撑轴承901和第二支撑轴承902能承受更大的传动动力,而斗轮轴301可以平稳地与 第一支撑轴承901和第二支撑轴承902配合,不会产生轴心位移。通过利用第一、第二密封单元使保护套401和第一、第二透盖密封配合,从而使斗轮轴301免受外来物质污染或侵蚀,能够延长斗轮轴301和支撑轴承的寿命,而且该保护套401组件制造简单,装拆方便。请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图3是本技术保护套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保护套组件的侧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保护套组件Z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的保护套组件Y区域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透盖和第二透盖上设置有斗轮轴保护组件,通过斗轮轴保护组件实现密封保护斗轮轴。斗轮轴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套401、第一密封单元501以及第二密封单元502,其中,第一密封单元501以及第二密封单元502设在保护套401内侧。保护套401包括相互扣合以套设于斗轮轴的圆周的多个套体;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套体包括上套体4011和下套体4012,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保护套401可设置成三部分或多部分,例如三部分保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斗轮轴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跨设于第一透盖和第二透盖上,进而密封斗轮轴,所述斗轮轴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相互扣合以套设于所述斗轮轴的圆周的多个套体;第一密封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单元邻近所述保护套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一透盖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单元,所述第二密封单元邻近所述保护套的第二端的内表面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二透盖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样,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