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及具有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其中支腿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套设在活塞缸外并与活塞缸的第一端相对固定;以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活塞缸外并与活塞缸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支腿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连接结构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续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支腿装置很好地适应地面,提高支腿装置承载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及具有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其中支腿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套设在活塞缸外并与活塞缸的第一端相对固定;以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活塞缸外并与活塞缸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支腿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连接结构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续可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支腿装置很好地适应地面,提高支腿装置承载的可靠性。【专利说明】支腿装置及具有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腿装置及具有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及特种工程车辆领域,液压支腿是常见的支撑结构。液压支腿具有调整方便、操作简单、可自动控制等多种优点。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液压系统的“内泄”,往往会造成液压支腿的“软腿”现象,即液压支腿无法保持一个固定的长度,会逐渐缩短,进而影响到整车的平衡,造成安全隐患。而且,液压支腿基本不能承受侧向力,这样,在遇到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侧向力的场合,液压支腿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在液压油缸的外部加装支腿壳的方式。结合参见图1和图2,为现有的一种加装了支腿壳的支腿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支腿壳包括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I’与活塞缸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与活塞缸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当活塞缸3’伸缩时,驱动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在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上分别开设对应的定位孔6’,需要锁死活塞缸3’的伸出长度时,将第一壳体I’的定位孔6’和第二壳体2’的定位孔6’对齐,再穿设进定位销5’即可。工作过程中由定位销5’来承受活塞缸3’轴线方向和径向方向的载荷,减轻活塞缸3’的工作载荷。 这种定位孔与定位销配合锁死的结构,由于各个定位孔之间存在间隔,且间隔的大小是有统一标准的,所以活塞缸的伸出位置会受到定位孔位置的限制,基本上一辆工程机械在作业时,各个支腿的伸出长度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地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在所有支腿伸出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必然会有部分支腿无法与地面高度相适应,进而影响整机的平衡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支腿装置及具有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可以使支腿装置很好地适应地面,提高支腿装置承载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支腿装置,该支腿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套设在活塞缸外并与活塞缸的第一端相对固定;以及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活塞缸外并与活塞缸的第二端相对固定;支腿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且连接结构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续可调。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二壳体上;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连接部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连接;以及锁止部,锁止部用于在锁止状态下,使与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与连接部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连杆,连杆穿设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连杆相对于第一固定部可轴向运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杆具有外螺纹段,锁止部包括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连杆的外螺纹段螺纹配合,锁止状态下,第一螺母与第一固定部形成沿连杆的轴向的止挡配合。 进一步地,连杆相对于第二固定部可轴向运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锁止部还包括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连杆的外螺纹段螺纹配合,锁止状态下,第二螺母与第二固定部形成沿连杆的轴向的止挡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具有导向槽,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具有滑块,导向槽沿活塞缸的轴向延伸,滑块沿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在导向槽中。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套设在第二壳体外,导向槽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侧,滑块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外侧。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支腿装置的工程机械,支腿装置为上述的支腿装置。 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活塞杆两端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连接结构,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与该连接结构活动连接,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续可调;活塞缸伸出到任意行程时,都能够通过连接结构锁死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使两者之间无法相对运动,增加了支腿装置对于不同地面高度的适应性,同时沿活塞缸轴线方向的载荷基本上由连接结构承担,避免了由于活塞缸内泄造成的支腿装置不能很好承受载荷的问题,提高了支腿装置承载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支腿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左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支腿装置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B处放大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壳体;11、第一筒体;12、第一端盖;13、导向槽;2、第二壳体;21、第二筒体;22、第二端盖;23、滑块;3、活塞缸;31、第一端;32、第二端;4、连接结构;41、第一固定部;42、第二固定部;43、连杆;44、第一螺母;45、第二螺母;4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3至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结合参见图3,支腿装置包括活塞缸3、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连接结构4,其中活塞缸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随着活塞缸3的伸缩,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的距离相应进行调整,第一壳体I套设在活塞缸3外并与活塞缸3的第一端31相对固定,第二壳体2套设在活塞缸3外并与活塞缸3的第二端32相对固定,使活塞缸3的伸缩可以驱动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连接结构4连接在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之间,且连接结构4与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连接,当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时,这种调整过程是连续的。 由于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续可调,使得活塞缸3伸出到任意位置时都可以通过连接结构4将其机械锁死,活塞缸3的行程不受限制,支腿装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地面的高度,确保整机的平衡性以及安全性;同时,活塞缸3受到的轴向力转移到连接结构4上,有效解决了活塞缸3长时间工作时由于内泄造成的支腿装置不能很好支撑整车载荷的问题,提高了支腿装置承载的可靠性。 这里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分别指代活塞缸3的活塞杆外端部以及活塞缸3的缸底端,即如果将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腿装置,包括:活塞缸(3),所述活塞缸(3)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套设在所述活塞缸(3)外并与所述活塞缸(3)的所述第一端(31)相对固定;以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套设在所述活塞缸(3)外并与所述活塞缸(3)的所述第二端(32)相对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且所述连接结构(4)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连续可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慧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