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下半部向左水平延伸一下凸柱,该本体的上半部向左水平延伸一上凸柱,该上凸柱和下凸柱之间设有一曲线面,该曲线面和下凸柱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凸柱的端面向左延伸设一第三凸柱。由于该第三凸柱,其在门框本体的下端面上会产生一凹槽,藉此,可通过一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将门框装饰板固定在该门框本体的凹槽中。无需绳子和钉子,美观,且操作方便。另外,由于成型刀的凹槽和下凸柱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圆弧过渡,这使得对应产生的门框的凸柱的前端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边缘处为圆弧过渡,附近的油漆不会产生收缩而集中在一起的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门板的组装结构,具体地涉及ー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木质大门为了美观,往往采用外围的门框和中间的门芯装饰板结合的方式組合。參见图3,现有的成型刀5’的结构包括一本体50,该本体50的下半部向左水平延伸ー下凸柱51,该下凸柱51的端面511为平的;该本体50的上半部向左水平延伸一上凸柱52,该上凸柱52的前端521比下凸柱51的前端511相对于本体50向左延伸更长的距离。上凸柱52和下凸柱51之间设有一曲线面53,该曲线面53和下凸柱5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ー凹槽54。參见图I和图2,该成型刀5’加工出来的门框结构I’如下其包括一本体10,该本体10的中部向右延伸设ー凸柱11,该凸柱11的前端面111为ー平面,上表面为一曲线面112,下表面也为一平面。该凸柱11的上方本体有一上端面12,下方有一下端面13。使用吋,将门芯板3的一端抵靠于凸柱11下表面以及下端面13之间的位置,然后再用一软性绳2贴靠于门芯装饰板3的下表面和下端面13之间,之后用钉子4将绳索固定在下端面13之间,则该门芯装饰板3的端部被固定于凸柱11和绳索4之间,完成组装。此种组装方式存在如下的缺点由于需要借助钉子固定绳子,钉子的末端露在外面,不美观,且下端面13与门芯装饰板3之间的空间小,钉钉子在操作上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中部向右延伸设ー凸柱,该凸柱的前端面为一平面,上表面为一曲线面,下表面也为一平面;该凸柱的上方本体有一上端面,下方有一下端面;其中,在该下端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道凹槽;一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其形状和门框本体的下端面相配合,T脚插入凹槽中;以及ー门芯装饰板,其端部卡接于门框凸柱下表面和T形条的上表面之间。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凸柱的前端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光滑过渡。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滑过渡为圆弧过渡。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圆弧直径为O. 5_3mm。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其包括ー门框,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中部向右延伸设ー凸柱,该凸柱的前端面为一平面,上表面为一曲线面,下表面也为一平面;该凸柱的上方本体有一上端面,下方有一下端面;其中,在该下端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道凹槽;一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其形状和门框本体的下端3面相配合,T脚插入凹槽中;以及ー门芯装饰板,其端部卡接于门框凸柱下表面和T形条的上表面之间。由于可通过ー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将门框装饰板固定在该门框本体的凹槽中。所以无需绳子和钉子,美观,且操作方便。另外,门框的凸柱的前端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边缘处为圆弧过渡,附近的油漆不会产生收缩而集中在一起的现象。附图说明 图I为现有技术的门框主体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门框主体的局部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成型刀主体局部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成型刀局部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框和T形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參照图4,成型刀5包括一本体50,该本体50的下半部 向左水平延伸一下凸柱51,该下凸柱51的端面511为平的;该本体50的上半部向左水平延伸一上凸柱52,该上凸柱52的前端521比下凸柱51的前端511相对于本体50向左延伸更长的距离。上凸柱52和下凸柱51之间设有一曲线面53,该曲线面53和下凸柱5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ー凹槽54。以上结构和
技术介绍
的相同,所不同的是,本技术的成型刀5在所述的下凸柱51的端面向左延伸设ー第三凸柱55。该第三凸柱设于下凸柱51的端面的中间。另外,在下凸柱51和凹槽54之间的夹角处,为圆弧过渡541,该圆弧的半径为I. 5mm。參见图5和图6,该成型刀5加工出来的门框结构I如下其包括一本体10,该本体10的中部向右延伸设ー凸柱11,该凸柱11的前端面111为ー平面,上表面为一曲线面112,下表面也为一平面。该凸柱11的上方本体有一上端面12,下方有一下端面13。以上结构和
技术介绍
的相同,所不同的是,在下端面13的中间部分,被横向地加エ出一道凹槽14,且凸柱11的前端面111和下底面之间的夹角113为圆弧过渡。组装吋,将门芯装饰板3的一端抵靠于凸柱11下表面以及下端面13之间的位置,再将ー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插入凹槽14中,即可将门芯装饰板3的端部固定在凸柱11的下表面和T形条6之间。无需绳子和钉子,美观,且操作方便。另外,由于凸柱11的前端面111和下底面之间的夹角113为圆弧过渡,附近的油漆不会产生收缩而集中在一起的现象。上述仅为本技术的ー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ー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门框,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中部向右延伸设ー凸柱,该凸柱的前端面为ー平面,上表面为一曲线面,下表面也为一平面;该凸柱的上方本体有一上端面,下方有一下端面;其中,在该下端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道凹槽; 一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其形状和门框本体的下端面相配合,T脚插入凹槽中;以及 ー门芯装饰板,其端部卡接于门框凸柱下表面和T形条的上表面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凸柱的前端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光滑过渡。3.如权利要求圆弧过渡。4.如权利要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下半部向左水平延伸一下凸柱,该本体的上半部向左水平延伸一上凸柱,该上凸柱和下凸柱之间设有一曲线面,该曲线面和下凸柱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凸柱的端面向左延伸设一第三凸柱。由于该第三凸柱,其在门框本体的下端面上会产生一凹槽,藉此,可通过一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将门框装饰板固定在该门框本体的凹槽中。无需绳子和钉子,美观,且操作方便。另外,由于成型刀的凹槽和下凸柱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圆弧过渡,这使得对应产生的门框的凸柱的前端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边缘处为圆弧过渡,附近的油漆不会产生收缩而集中在一起的现象。文档编号E06B3/72GK202718570SQ201220425148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河鲁 申请人:厦门金宝莱整体家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门板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门框,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中部向右延伸设一凸柱,该凸柱的前端面为一平面,上表面为一曲线面,下表面也为一平面;该凸柱的上方本体有一上端面,下方有一下端面;其中,在该下端面的中间部分,设有一道凹槽;一横截面为T形的T型条,其形状和门框本体的下端面相配合,T脚插入凹槽中;以及一门芯装饰板,其端部卡接于门框凸柱下表面和T形条的上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河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宝莱整体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