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风志专利>正文

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855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造纸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脱墨机壳体内的集墨槽,所述脱墨机壳体两侧设有油墨收集槽,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均连通所述脱墨机壳体的脱墨区,所述脱墨区内设有若干用于将油墨导入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的油墨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脱墨效果好,保证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墨机
,尤其涉及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废纸处理技术中,把回收后的废纸,经过破碎、疏解、并加入药剂,使废纸中的印刷与纤维脱离,形成未脱墨的纸浆悬浮液,即灰浆。然后采用浮选エ艺对废纸浆进行脱墨,以提闻纸楽·的白度。以上浮选过程中,在脱墨机内的底部上设有曝气装置,利用曝气装置产生的气泡对废纸浆进行脱墨,气泡吸附油墨颗粒后就会上升至脱墨机中的集墨装置中,然后从其上的排墨ロ中排出油墨颗粒,实现脱墨,此种方式脱墨效果不理想,设备中易产生死角,脱墨不彻底,导致油墨附着在集墨装置的内壁上,容易堵塞集墨装置,脱墨效率低,导致设备运行不平稳,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壳体内集墨装置收集到的油墨颗粒排出不彻底,易产生死角,导致设备使用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脱墨机壳体内的集墨槽,所述脱墨机壳体两侧设有油墨收集槽,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均连通所述脱墨机壳体的脱墨区,所述脱墨区内设有若干用于将油墨导入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的油墨刮板。作为进一歩地改进,所述油墨刮板呈人字型结构,所述油墨刮板的ー边向所述集墨槽延伸,所述油墨刮板的另ー边向所述油墨收集槽延伸。作为进一歩地改进,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均设有用于冲洗附着于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壁上的油墨的清洗装置。作为进一歩地改进,所述脱墨机壳体上设有观察ロ,所述观察ロ与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位置相对应。作为进一歩地改进,所述脱墨机壳体上还设有油墨清理ロ。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脱墨机壳体两侧设置了油墨收集槽,则可将脱墨机壳体死角内的油墨离子,存入到油墨收集槽内,从而解决了仅设有集墨槽,容易造成脱墨不彻底的问题,増加了脱墨的效果,且集墨槽与油墨收集槽之间设有若干油墨刮板,该油墨刮板用于将油墨离子导入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中,増加了油墨离子进入上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的几率,进ー步地提高了脱墨效果。由于油墨刮板呈人字型结构,该油墨刮板的ー边向上述集墨槽延伸,上述油墨刮板的另ー边向上述油墨收集槽延伸,该油墨刮板采用最合适的人字型结构,且与油墨收集槽和集墨槽之间具有最佳的导入夹角,可以保证完全的油墨离子进入到油墨收集槽和集墨3槽,从而解决了集墨槽脱墨时,易产生死角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脱墨效果。由于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上均设有清洗内壁的清洗装置,则可以通过人工定期进行清洗,从而保证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的清洁度,使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容纳更多的油墨离子,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使用更加的方便。由于脱墨机壳体上设有观察ロ以及清理ロ,利用观察ロ和清洗ロ,实时检查设备的情况,快速的维护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其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图I中集墨装置与收集油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脱墨机壳体,2、进液ロ,3、出液ロ,4、排墨ロ,5、油墨刮板,6、曝气装置,7、冲液管,8、进气管,9、出气孔,10、挡流板,11、液位箱,12、集墨槽,13、鼓风机,14、油墨收集槽,15、出渣ロ,16、脱墨区,17、清洗ロ。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脱墨机壳体I内的集墨槽12,该脱墨机壳体I两侧设有油墨收集槽14,上述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均连通所述脱墨机壳体I的脱墨区,所述脱墨区内设有若干由于将油墨导入所述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内的油墨刮板5。上述油墨刮板5呈人字型结构,该油墨刮板5的ー边向上述集墨槽12延伸,上述油墨刮板5的另ー边向上述油墨收集槽14延伸。上述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内均设有用于冲洗附着于所述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内壁上的油墨的清洗装置。上述脱墨机壳体I上设有观察ロ,该观察ロ与上述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位置相对应。上述脱墨机壳体I上还设有油墨清理ロ。上述清理装置,也可以通过人工定期进行清理,保证脱墨机壳体I内的清洁度,从而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在使用吋,脱墨机壳体I底部上设有的曝气装置6与进气管8连接,该进气管8由鼓风机12送气,上述进气管8的出液ロ 3与液位箱11连接,液位箱11的作用是保持脱墨机壳体I 一定的液位,保证油墨离子能够进入集墨槽12与油墨收集槽14中,灰浆经过脱墨机壳体I内的曝气装置6中的出气孔9中产生的气泡,进行吸附脱墨,气泡吸附的油墨颗粒会随气泡一起上升,进入到集墨装置的集墨槽12中,该集墨槽12的两侧上设有油墨刮板5,该油墨刮板5对应的脱墨机壳体I的外侧面上分別设有油墨收集槽14,该油墨收集槽14与脱墨机壳体I内的脱墨区16的最高液面相连通,且上述油墨刮板5的底面位于该脱墨区16的油墨层中,该油墨刮板5的一边向油墨收集槽14内延伸,另一边向集墨槽412内延伸,这样随气泡上浮的油墨颗粒就会通过油墨刮板5导入进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内,很好的将油墨颗粒汇集到集墨槽12中和油墨收集槽14内,上述油墨收集槽14中的油墨颗粒会从其上的出渣ロ 15中排出,上述集墨槽12中的油墨颗粒会从其上排墨ロ 4中排出,保证了脱墨机壳体I中的油墨颗粒能够被完全排出壳体外,不留死角,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可靠性。 另外,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上分别设有清洗ロ 17,利用此清洗ロ 17可以方便的清洗集墨槽12和油墨收集槽14的内壁,方便使用,保证了收集槽内部的干净度。此外,脱墨机壳体I上设有观察ロ以及油墨清理ロ,可以方便随时监控脱墨机壳体内的干净程度,然后通过油墨清理ロ及时的维护设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设有的油墨收集槽,解决了脱墨机壳体内,油墨颗粒遗留,给设备内造成死角的问题,通过对油墨刮板形状的改变,大大提闻了油墨颗粒进入收集油墨槽以及集墨槽中的几率,保证了油墨颗粒被排出的可能性,同吋,设有的清洗及清理装置,进ー步地保证了设备运行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脱墨机壳体内的集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墨机壳体两侧设有油墨收集槽,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均连通所述脱墨机壳体的脱墨区,所述脱墨区内设有若干用于将油墨导入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的油墨刮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刮板呈人字型结构,所述油墨刮板的ー边向所述集墨槽延伸,所述油墨刮板的另ー边向所述油墨收集槽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均设有用于冲洗附着于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壁上的油墨的清洗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墨机壳体上设有观察ロ,所述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脱墨机油墨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脱墨机壳体内的集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墨机壳体两侧设有油墨收集槽,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均连通所述脱墨机壳体的脱墨区,所述脱墨区内设有若干用于将油墨导入所述集墨槽和油墨收集槽内的油墨刮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风志
申请(专利权)人:李风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